最新网址:www.bquge.cn

第一章庄稼汉善心解铁夹,白狐狸报恩献龙骨

彰德府北郊洹水岸边,也就是马巡抚一行发现天龙骨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小屯,全村五六百口人,主要以农耕为主;由于距城较近,也有少部分经商买办的营生。村里有个李寡妇,丈夫死的早,留下个儿子相依为命。这李寡妇人勤手快,不善言谈,靠着给本村张财主家打长工洗衣做饭把儿子抚养长大。儿子名叫根生,身体健壮,长了一身蛮力,小时候给财主家放牛,长大了给财主家耕地,踏实肯干,颇得财主喜欢。这一天傍晚,这孩子干完农活正准备收工回家,忽然听到附近传来什么动物痛苦的叫声,他循着声音走过去,见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狐狸在地上呻吟,它的一条后腿被猎人下的铁夹子套住,鲜血直流,痛苦不堪。根生见状,急忙上前解救,他用锄头把别住铁夹子,硬是让那小狐狸的腿安全地退出来。这时他才发现,不远处一只白狐狸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看到小狐狸被解救出来,那老狐狸急忙来到跟前,看着根生把整个身体趴在地下,好像是要感谢的意思。根生顾不上考虑许多,挥挥手,那老狐狸便带着小狐狸走了。根生看看天色已晚,便独自回家了。

那个时候,彰德府发现龙骨的事情已经慢慢传开,特别是知道龙骨可治百病,一时间,有众多商人蜂拥而至,其中不乏医药商人和古董商人。他们云集洹河两岸,坐地起价,有少数老百姓见有利可图,纷纷拿起铁锹、镢头挖地三尺寻找龙骨,均是一无所获。而唯有小屯村、大司空村附近,有人挖出了龙骨,引得众多外乡人也来此寻宝,甚至引起纠纷,打架斗殴,破坏了土地,为此,有人告到官府。官府下令,从今以后任何人不得挖地寻宝,若有偶尔拾到者,也要上交充公。此令一出,那些远道而来的寻宝者不得不原路返回,洹河两岸又恢复了平静。

再说这李寡妇,眼见儿子一天天长大,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怎奈家境贫寒,没有那家姑娘能给看得上,不免心灰意冷。这天收工回来,母子俩吃过晚饭,母亲尚在收拾家务,儿子便要回自己家的那三间破房。就在他刚要抬脚走人时,财主家的女儿叫住了他。财主家的女儿和他年龄相仿,从小根生就随母亲给他家打长工,可以说从小认识,一起长大,虽然地位悬殊,倒也常常说话交流,并不陌生。因此根生停下来问她啥事,她问根生知不知道咱这里发现天龙骨的事,据说那天龙骨能治百病。最近她的父亲也就是老财主心神不宁,寝食不安,头晕目眩,如果能找到龙骨,也可以给老爹爹治病。根生虽然早出晚归,专心耕田,但也略微知道龙骨之事,于是回答道:“我记住了,操着心,万一遇到了就给东家带回来,”说罢便自行回家去了。

这财主家的女儿年方二八,相貌俊俏,自小与邻村大司空财主之子定亲,不料两年前他的未婚夫参加了义和团组织,在与洋人的争斗中不幸身亡,她至今待阁闺中。虽有三里五村说媒者常来登门,但不是门不当就是户不对,甚至还有人说她命里克夫,所以至今未嫁。她偶尔也曾幻想过嫁给根生,毕竟两人知根知底,两小无猜,但一想到他的家庭条件,父亲肯定不会同意,所以这想法也就一闪而过。这几天她的父亲有病,而唯一的兄长又在城里经商,很少回家,因此她倍感焦急,不知如何是好。恰巧听说本地龙骨能治百病之事,自己又不能外出寻找,所以问问根生,希望从他这里能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根生回到家里,拿出挂在墙上的葫芦大瓢,从缸里舀了一瓢水准备洗洗脚。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的泥土气息,每天干完农活回来,布鞋里总有厚厚的一层泥土,他把鞋翻过来在石头上磕一磕,把里边的土倒出来,也算是清洁了一下鞋子,然后把手和脚都清洗干净。就在他洗完脚准备上炕睡觉时,邻居家的嫂子突然进来,说是先借他们家一桶水。因为这里生活用水要到洹河里去跳水,她的丈夫去外地了,天黑了,一个女人不敢去挑水,先借一桶水吃,明天天亮了再去河里跳水。根生二话没说,接过她的桶到水缸里舀满水,给她送到家里,回来便上床休息。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根生便早早起来去河里挑水,就在他即将到达河边时,突然看到一只白色的狐狸在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样子很像上个月见到的那只。他非常好奇,和那狐狸对视了片刻,看看狐狸没有逃跑的意思,于是他便大胆地向狐狸身边走去,狐狸看他靠近,便不慌不忙地离他而去,走了大约十几步停下来依然看着他,他更加好奇。因为,小时候听人说过,狐狸非常聪明,也很讲义气,有恩报恩、有怨报怨,只要你不害它,它也不会害你。根生想起曾经搭救小狐狸的事,想那白狐狸也没有坏心,于是,他就这样跟着狐狸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一会来到叫做二里沟的一个土岸边,狐狸看到他靠近自己,突然一下子钻进一个土洞里,他弯下腰往洞里看看,黑幽幽的洞口内,隐约可见几片白色的东西,他伸出胳膊到洞口里摸出几片,仔细一看,是几片带有符号的骨头,他非常激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龙骨。他不知道洞里还有多少,于是把挑水用的扁担塞进洞里往外掏,又掏出几片,总共有六七片。他也顾不上再去挑水了,索性带着这些东西回家,见母亲正要往财主家干活,拦住母亲,让她看看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龙骨。母亲小心翼翼地看了又看,但终究不懂,提议道:还是让咱得东家看看吧,他认识字,也许知道这是啥东西。母亲虽然不善言谈,但心里有数,告诉根生就拿两块去,剩下的藏起来,就说是捡到的,不要多说。根生按照母亲的嘱咐,晚上收工见了财主家的女儿,告诉她自己捡到了龙骨,让东家看看是不是真的。女儿兴奋地把东西交到财主手上,张财主仔细端详了一会,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自己的病情好像也好了许多,自言自语到:真的是宝贝,真的是天书,三生有幸啊!转而问女儿哪里得来的,女儿告诉父亲是根生捡到的,听说这龙骨可以治百病,是她让根生帮助留意的。现在既然找到了龙骨,就请父亲赶快用它治病吧。财主笑了笑告诉女儿:我可舍不得用这些宝贝治病,你不知道,现在听说收购商愿意出大价钱购买,一块小小的骨头,就可抵上十亩地的价钱。闻听此话,女儿也倍感吃惊,心想,这一下根生可就有钱了,说不定自己还可能与根生有缘分呢。想到这里,她急忙按照父亲的吩咐去找根生,把他带来见父亲。财主见根生进来,客气地说道,你坐吧,我想问问你这个龙骨是哪里找到的?根生没有敢坐,站着回答道:是今天下工回家时,路过小东滩,我去沟里解大手,发现有两片这东西,因为小姐之前给我说过让我留心,所以我就带回来了,不知道能不能治好东家的病。根生把提前编好的谎言告诉财主。财主让他明天上工了先去那沟里找找,有多少都带回来,重重有赏。

晚上回到家里,根生和母亲就傍晚财主说的话商议了一番,一致认为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龙骨。只是自己大字不是一个,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连城也没有进过,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样处理这些东西。但不管怎样,知道这是宝贝,必须把剩下的藏好。想到这里,母亲来了精神,认为自己的苦日子快要到头了,儿子的婚事也有了希望了。于是,详细地询问了儿子最近发生的事情,努力寻找自己得到这些宝贝的原因。当儿子说到前一段曾经救过一个小狐狸时,母亲恍然大悟,认为那天救的小狐狸应该是老狐狸的家庭成员,白狐狸为了报恩,所以才让根生得了宝贝。最终母亲决定,明天一早再让根生去那里看看,看看洞里还有没有宝贝了。

第二天一大早,根生就直奔狐仙洞(他后来这样认为),去的时候专门拿了挠钩,到那里一看,果然又有许多,他赶紧把这些东西包裹起来,回到家藏好。便去财主家吃早饭。打长工一般都是东家管饭,一天三顿,母亲每天很早就要来此做饭,母亲看他吃饭,悄悄地问有没有收获,根生点点头表示肯定。母亲随后嘱咐道:明天再去看看,如果有,就取最后一次,如果没有,也就算了,事不过三,我们不能太贪,如果命里没有到时候会两手空空。根生点头同意。吃过饭,赶快往地里干活。路过小东滩看到东家一大早就这那里寻找宝贝,他看到根生过来,询问他具体在哪里捡到的,根生随便指了个地方,自己便耕作去了,只可惜那老财主带病找了一个上午一无所获,只好悻悻地回家去了。

再说这财主女儿,那天收了根生两块龙骨给了父亲,却不见父亲吃药,也不见父亲归还,心中暗自嘀咕道:莫非爹爹想独吞这两块宝贝,那样可就把根生坑了。她见了根生自己觉得理亏,不敢正视,于是就问父亲,应该怎样奖励根生。不料父亲笑着说道:根生这孩子看着实诚,实际上还很有心计,她不可能只得到这两块,你去问问他娘,如果他能再拿出两块,我就给他十亩地耕种,如果能再拿出四块,我就给他们家再盖一座新房子,如果能再拿出六块,也就是包括原来的两块一共八块,我就把你许配给他,让他做我的女婿,世代为亲。当女儿听到有可能要将自己许配给他时,红着脸说到:爹爹怎么能和女儿开着玩笑呢?财主说到:没有开玩笑,如果他真能再拿出六块,这样的聘礼也算够高了,而且,我看你小时候和他一起长大,彼此较为默契。这孩子老实肯干,还算有心眼,有了这宝贝做基础,你将来也不会受苦。女儿听父亲说话当真,不敢怠慢,便将这些话传达给根生的母亲,母亲和根生一商量,觉得这事可行,于是告诉东家的女儿传话:第一,先前的两块算作是多年来的照顾,免费赠送;第二,再给两块先把房子修建好,把住的地方搞好;第三然后再拿出两块给我家十亩地我们自给自足;第四,再拿出两块作为聘礼迎娶小姐。如果成婚以后,自愿另外多拿出两块孝敬岳父。老财主闻听此话,知道根生手里存有不少宝贝,于是爽快答应。并按照承诺,帮助根生家盖房置地,快快乐乐地把女儿嫁过去。这根生呢,依靠老丈人的关系,渐渐地把手里的龙骨变卖,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财主,过上了富足生活。

据说,后来有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来此考察进驻小屯村时,他还亲自带着他们到当年的狐仙洞寻找龙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