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导演时代 第13章 创造历史!

作者:魏不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0 01:55:31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几天的观影下来。

充分感受了这个时间段,世界顶级电影的水平。

时寻的收获很大。

主要体现在和一些电影人之间的交流。

新现实主义的大师‘埃曼诺.奥尔米’老爷子。

希腊国宝级大师安哲罗普洛斯等。

啧啧,那感觉,约等于学霸文,爱因斯坦亲自为你点上一根蚊香。

当然,因为太多人围在这些老前辈身边了。

时寻实际能跟他们交流的时间不多。

王智汶的收获主要体现在签名上,他找了不少导演大明星签名合影。

他也是有艺术追求的,对这些电影圈殿堂级人物,怀有无限大的崇敬。

江衫嘛,那就更快活了。

威尼斯的日子,完全是她向往的生活。

每天什么都不用干,也不用想。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酒店的服务把她安排得明明白白,还不用自掏腰包。

哎呀,今天天气不错,跑展厅逛一圈。

感兴趣就看,不感兴趣就撤。

收获了一堆签名加合影不说,还胖了三斤。

当然,这一点,她自己死不承认。

很快,来到了最后一天。

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

‘棋王’被光速淘汰——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阿城的小说写的还是很不错的。

但导演拍的吧,

就很敦重。

整体还算忠于原著。

场景、人物、对白,几乎一模一样。

就是那股感觉,大相径庭,没得那股子灵魂。

叙述方式四平八稳,仿佛说书,还是一段很没有意思的书。

就跟写小说差不多,对作者来说,没成绩没钱都不可怕。

故事写得无趣,才是最可怕。

全片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谢园的表演。

演的真好。

含蓄隐忍,把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朴素,那种中国人自嘲式的幽默,表现的淋漓尽致。

滕文骥的反应倒很淡定,不愧是国营厂老人,面带微笑,泰然自若。

但心底怎么想嘛,懂的都懂。

借用裤子的一句话,没有哪个来参加颁奖的人,不希望自己得奖。

尤其还是以一种近乎公开处刑的式的权威电影节认证,你的片子不如别人。

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电影圈,或者说,娱乐圈,就是个名利场。

体现在方方面面。

老外这儿也一样。

作为小透明剧组,

在大厅里,他们被安排最后一排,再往后都快出画的程度了。

最佳影片金狮奖颁给了‘圣洁酒徒的传奇。’

银狮奖给了‘雾中风景’。

导演就是前文写过的两位老爷子。

本届电影节,二位也是卧龙凤雏,相差仿佛。

然后是最佳男女演员。

终身成就金狮等。

这么顺位下来,时寻的目标的那个奖——短片评审团特别奖,最佳短片特别提及,翻译各说法都不一样,可以理解为主竞赛单元级别的最佳短片。

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而此时,有一些被淘汰的电影人其实提前都离开了。

舞台上的大荧幕,跳出一段英文——

德州口音的女主持人,也在各种进行着热场开玩笑。

“最佳短片特别提及,入围的有~”

一部部入围的影片的片段在播放,片子导演、演员的脸也一幕幕闪过。

时寻三人的脸,当然也在里面出现了。

几家国内媒体第一时间就把摄像了对准了时寻。

滕文骥也下意识回头看了一下时寻。

他是老前辈嘛,安排的位置靠前一点。

江衫和王智汶也都很紧张,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参演的片子不获得荣誉。

他们,

几乎同一时间,

都将目光看向了时寻。

而时寻在干嘛呢?

他理了理头发,整了整西装的领口和袖口。

身子微微靠向椅背,尽可能保持着一个得体姿势,目光直视着台上。

没什么表情,期待,渴望,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情绪。

他,显得很平静。

“获得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国际电影,最佳短片的是——”

女主持人说到这儿,留了一个停顿。

惯用的吊人胃口的手法了。

就好比写小说,写到高潮,我断了。

“车四十四——时寻。”

老外读中国人的音译的时候,

其实真的很奇怪。

当然,

这一刻,都不重要了。

掌声瞬间在场中哗啦啦的响起。

滕文骥脸色有着意外,还有那么一闪而逝的郁闷。

一老一少,同时参加电影节,老的光速淘汰,少的却拿了奖,这叫什么事啊。

国内的记者们惊喜,举起手里的相机,咔咔咔。

王智汶无比激动的看着时寻,吆喝着。

江衫干脆整个人快贴到时寻的身上,激动的喊:“得奖了,得奖了,我们得奖了。”

时寻也微微的吐出一口气。

心中的情绪,复杂难明。

不激动,当然是不可能。

毕竟是第一次被如此权威的电影节认可。

这是份殊荣!

无论对他自己,

还是对中国电影界。

都算创造了一个历史。

他站了起来,简单的鞠躬致意。

人们也都在看向他。

那些老外们,不乏有些疑惑的目光,认真的打量着这个亚洲面孔。

在此之前,车四十四并不是他们看好的对象。

但是,就是这部关注度不算高的片子,成了一匹黑马,笑到最后。

在一阵悠扬的交响乐中,时寻走上了舞台。

在本届评委会主席‘赛尔乔.莱昂内’老爷子赞许的目光中,稳稳的接过奖杯。

同一时间,全场几乎纷纷站起,为他鼓掌。

这也是威尼斯的老传统了,别管心里怎么想,主打一个优雅。

“感谢主席先生,感谢大会。”

“感谢评委们对于这部片子的认可。”

“也感谢台前幕后,为车四十四付出过辛苦的工作人员。”

“这个荣誉是我们一起的,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

“拍出更好的片子。”

站定在台上,

时寻平静的叙述。

这下是真平静了许多了。

而不像之前,多少有点硬撑的成分。

尘埃落定之下的平静,以及对于更高的一些追求。

这只是个开始,他默默对自己说。

与此同时,

他下意识举起奖杯的一幕,

也被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记者记录下。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