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影80后 第3章 小镇岁月

作者:杨氏一男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28 00:54:47
最新网址:www.bquge.cn

我从小就在南国的山区小镇长大,这里常年四季如春,小镇依山傍水,有整齐碧绿的农田,有狭窄细碎的河滩,有通向城市的省道,国道,美丽的景色常常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我不习惯早起,正如我总是晚睡。晚上,在宁静中入睡;清晨,在鸟儿婉转的叫声中醒来。所以我一直觉得昼夜的交替是如此的短暂。

每天的周而复始,偶尔会让人有些窒息的错觉。而我每天早晨,在鸟儿婉转的叫声下,在7点之后我才爬下床,带着那丝丝的倦意。洗漱完毕后才去工作赚钱。

正常情况,每天我都是在店铺与家里两头忙碌,披一身阳光,沐浴百种花香,短短的路,也因自然相伴而有了百样乐趣。日子就这样平静安宁的度过,要说有什么值得提的,便是小镇的赶集日了。

镇上赶集是按逢1,逢6赶集的。赶集那天,鸡还在打鸣,月亮还没有走,贯穿乡镇的二级路省道上已经是车声阵阵了。还有乡野里,种菜的菜农们,顶着月光,踏着白霜上路已经来卖菜了,朴实的菜农只是想趁着早市多卖出去一点小菜,好贴补家用。

平时空旷的农贸市场,在赶集那天,可热闹了。卖什么的都有,还有很多搞宣传促销或是招工的。

卖水果的,卖衣服鞋帽的,卖农具的,卖糕点的,卖电子产品,卖家电卖农药的等等,人们走在狭窄的河滨路街道上,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商品,晃晃悠悠的,闲闲散散的。

还有几位上了年纪的大妈,挑了十多只家里养的鸡、鸭、鹅,放在笼里摆在那,坐在小板凳上,等着买主。还会遇到卖鱼的,卖花草树木的,好不热闹有趣。

镇子里的早点供应每天都依然是包子、油条、面包、豆浆、面条、米线、卷粉、油炸粉、土鸡蛋等。

赶集日有点不一样,这时候我们乡镇上的几家米线店最是热闹,由于店里的老板或老板娘都很和气,干活也很麻利,所以那里总是有许多人,读书的学生,年轻小伙,大叔大爷们,工地上的师傅们,小媳妇,大姑娘们等等,三五人成一桌,唠嗑子,侃大山,好不热闹。这个时候米线店就成了信息交流的中心。谁家盖房子了,谁家的烤烟卖了个好价钱,谁家的牛生牛犊子了,谁家的姑娘嫁给谁了等等一系列可小可大的事情都在那里传播。

中午了,是赶集最热闹的时候,那叫一个熙熙攘攘,此时买或不买东西的人们都会出来赶下集,有些是为了图个热闹,增长点见识,有些是来看看有什么地方招工的,有些是来瞧瞧有哪家医院正在宣传专治什么疑难杂症病的,当然有些是有东西要买而选在这个时候的。因为中午这个时候一般是休息的时间,大家都比较清闲。此时吆喝声与讨价还价的声音弥漫着整个小镇农贸市场的上空,很是喧嚣。

中午过后,赶集的人就会慢慢的减少了,人流也渐渐散掉,小商,小贩们也开始收拾自己的商品各自回家。

下午五点过后的小镇,就逐渐恢复了平静,显得有点冷清。偶尔有些路人经过,必然引得极少还在卖货的小商小贩行着注目礼。下午闲的时候,我也会去附近店铺串串门找人聊聊天。

而镇上赶集留下的一地垃圾,到接近晚饭后这段时间自会有人来清扫。

小镇的餐饮业很是发达,大街两旁餐厅挺多的,羊肉、狗肉、牛肉、鸡鸭鹅鱼鹌鹑麻雀兔子、野生菌、山茅野菜、时鲜小炒等美食应有尽有,可谓天飞地跑水里游很多就是。

无论是赶集日还是平淡如水的日子,每当太阳落山,镇上就车来人往,各家餐厅灯火通明。生活在这里,口福既然不会太差。

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吃罢晚饭后很多人便在镇上的街道上或河边闲逛,享受着晚风袭来的阵阵凉爽,不太长的街道或河边空地,会时不时传出一段段动感的音乐。值得一看的广场舞就在这时候上演了,尤其以“e农数字融创广场”最多。在路灯下、在空地上、在小店前,或三五人,或十多人,一簇簇、一群群的中年妇女和老太太扭动着腰身,享受着音乐旋律和舞步交相辉映的快乐和喜悦。

晚饭后的我喜欢去走乡间的田垄,一个人游荡在田垄间,芬芳的空气,煦暖的光,凉爽的风。小麦或稻谷或烟叶亦或各种小菜郁郁葱葱的绵廷向远方,站在风里,我知道我已只是个冒牌的农人,我已不懂的四季如何去种植它们。但是我仍喜欢能如此站在田垄上看满目苍翠,很是享受此时的远离尘世烟火气息的幸福与温暖,因为它干净没有邪念,容易满足,也许有些可笑。却是唾手可得的浅俗快乐。

月亮升起,小镇就变得安静下来,由于小镇的娱乐场所以娱乐项目不多,大多数人家都会缩在家里看电视。没有霓虹的夜晚,没有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没有茶铺、酒吧乃至KTV的各种派对,这里很少有大的纷争,很少有大的遗憾,这便是山区小镇最真实的写照。

当然夜晚正在上学的学生也不愿挥霍这稚嫩的岁月,从读小学的学生到上初中的小伙姑娘,还在为了美好的明天努力的学习。宁静的夜,学生们在学校温习着课本或者做着作业,书写着各自的心情与梦想。

学校是离开小镇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初高中大学生从小镇中出去,又有部分回到了小镇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火热,城市的夜生活从来没有在小镇的人们心里留下痕迹,小镇的作息都很规律。我们羡慕外面大千世界的繁华与多彩,亦想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或许只要心的足迹够远,其实身在哪里都不重要,因此在小镇居家便心安理得起来。

踏着温暖的土地,抬头看云卷云舒,低头看万物蓬勃,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镇的路宽了,楼高了,花也多了。

我的生命自由已经和小镇捆绑了起来。在小镇,日子,工作,感情,事业,都是自己的。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生活,使一个身在小镇的我愉悦了心情,疗养了疲惫的身心,净化了心灵,淡化了苦涩生活的滋味。

生活与工作在小镇的我喜欢小镇的时光,单纯,朴实,寂静,悠然,美好,简单安宁,每天都能安详的享受着时光,小镇的气质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沉淀。一个镇,一群人,守护着一片土地与天空。在这里,我感到小镇更美。如果年华老去,但愿这样的归属情怀依旧。

发表于2022年《洟源》第4期总第105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