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一篇纪实小说,也是一篇科幻小说。
说它是纪实小说,是它记录了一个离奇的也平淡的故事,有的人会相信,有的人不会相信。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有许多事情都是将信将疑的,如果一个事物或过程,所有的人都相信,或者,所有的人都不相信,那么这个事物或过程,一定是平淡的。
生活中精彩的部分,正是那些有点幻觉的、将信将疑的部分。
说它是科幻小说,顾名思义,是超出了眼下对科学和技术的已经走过的构思。如何说是幻想,就是比较已经实现的科学和技术,可期的一部分在故事里浅显地领略。
对科学和技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对科学和技术探索的结果,成功的或者失败的,都饱含着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辛劳。
同样的,对科学和技术的幻想,也应该是宝贵和珍视的。
这里叙述一个发生在几位年轻人身上的故事。
引子
甘肃戈壁的夏季很美,不是富饶而婀娜的美,它是,苍凉而粗犷的美,还有,美在对于这片土地的感觉里。
晨风轻柔和凉爽,太阳都升在树梢里了,西边的天空上,还隐约看得见几颗淡淡的星星。
天空一半朝霞,一半水蓝,在远远的天上,像胭脂一般渺渺地、沁入蓝蓝的高冷。在朝霞和水蓝交融的地方,本来就是模糊的天边。
可是在远远的目光里,还要在模糊里寻觅,寻觅眼里的山峰,和心里的山峰上的岩石。
女人一贯的二维的表达,只在朝霞和水蓝模糊的交融中,才悄悄地、忐忑地触碰着心里深处的男人。
戈壁的冷冷的,美人画般的早晨。
感受着这样的早晨,年轻人,男人,女人,不由得会深沉地呼吸这里的空气,静静地将目光停留在那边浩远的地方。
身处在这样宽广的场景,常常诱起人们对于思考的渴望,对于幻想的寻觅。
戈壁夏季的晨风清凉而凌冽,偶尔也刮起地面的尘土,提醒着人们,这里是戈壁,这里需要雨和雾,需要年轻人的滋润,需要更多的改变。
而这些,也更能诱起年轻人的激情,年轻人特有的对改变命运的期许。
和他们对于青春的憧憬,对于亲情的期许,还有,对于幸福的寄托。
今天是周末,魏东海和他的朋友们,早早地就来到城市边的树林里。
这里是戈壁上的科技新城,城市的轮廓线已经多变和纷繁。这里的年轻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赵红,物理研究院,实验物理学家。
魏东海,火箭工程研究院,控制系统工程师。
杨爱华,情报研究所,德语编辑。
黎霞,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物化学家。
易耘,外科医生。
蓝橙,大数据中心,计算机专家。
魏东海的脸颊上溢满了青春的喜悦,他在注视着杨爱华。
微风吹佛着杨爱华的短发,时时佛起额角的刘海,露出她拖曳到眼角的弯弯的眉梢。
杨爱华和易耘在谈论着什么。
黎霞和蓝橙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远方。
赵红走过来,站在黎霞的身旁,手里拿着一片宽宽的草叶。西北的花季很短,绿季也短,绿叶也是珍视的。
杨爱华穿了一身白色的正装,谈着话的时候,圆圆的脸上,掩饰不住灿烂的笑容。
魏东海和杨爱华要结婚了。这里的婚礼很简单,朋友们的祝福就是婚礼,明天他们要启程回南方去,去到家乡去,去到父母那里,去度蜜月去。
魏东海往上走了一步,站到大树露出地面的树根上。这里是他们周末经常聚会聊天的地方,是他们无拘束地放飞思想的地方。今天,他们的谈话仍然是无拘无束。
魏东海说:
我很兴奋,今天,是我和爱华的好日子,我想说的很多,不是关于我的,也不是关于爱华的,我们的故事,你们最清楚不过。
魏东海看了一眼赵红,目光显得迟疑,停滞了片刻,欲言又止。
旁边的人都没有注意到魏东海表情的变化,短时间里的纠结以后,魏东海还是缓缓而谈。
我要说的,是赵红告诉我的“隐藏的故事”,魏东海接着说。
他是一个理性少言的人,而我做不到,我答应过他对这个故事保持沉默,但是今天做不到,我想他会原谅我。
为什么要将这一个奇特的经历隐藏地继续埋没,还需要隐藏多久呢。我要将这个珍稀的故事告诉你们,在这个我和爱华人生的新的夏日里。
就像易耘曾经说过的,谁能够去摧开他,赵红的心灵,那里面真的充满了激情。
你们看,他现在还沉稳的样子,而我现在激动的情绪,倒像是要诉说我的经历似的,魏东海注视着赵红。
魏东海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在他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潮涌,和青春的细腻,这也是他的工作和事业必须具备的品质。
蓝橙对魏东海说,你先给我们讲讲,你们这次发射新巨浪的成果啊。
魏东海刚从南海回来,伙伴们都知道,魏东海参加了这次巨浪的试验发射,这是中国最新的海基高超全球到达。
这里的伙伴很多都是做军工科研和制造的,彼此该问什么,该说什么,都有分寸。在这样的大氛围里,大家对国家的每一点进步,都渴望像海绵吸水一样,知道得更多一些。
蓝橙就是女人里的重量级军迷,本身的工作就是与技术情报有关联,她对众多的陆海空天的装备,都是能如数家珍。
蓝橙天生长了一副女人的好身材,加上一个漂亮的脸蛋,说她是模特,没有人会不相信。但是说她是计算程序专家,而且是顶级专家,很多人会不相信。
蓝橙的性格也和她的外表不大一致,她沉稳中的活泼,除了女人的无邪和天真,还有一点点男人才具有的冲击感,总之,是一个反差挺大的姑娘。
蓝橙她自己就在数据中心工作,接触到的机密本来就是很多。所以,她常常也是非官方的边缘消息发布者。
当然,在分寸感的框架里,他们的谈天说地干货十足,紧贴包线。
这次的巨浪试验,从高段俯冲开始的轨迹,就是用的钱学森式弹道,不是Sanger弹道,不是俗称的水漂式弹道。相较而言,钱学森弹道随机性更大,能量更大,更难以判断捕捉。
弹头是几年前在陆基东风41上试验过的五寨14。
现代导弹的要求,超强机动性,超长航程,高隐蔽性,核能力,这些性能,WU-14都具备。对比西方大国的X-51A,北方大国的YU-71,东方大国的WU-14更优秀。
这样的弹道,从中段变轨开始,使对手的反导,无法计算轨迹,中段反导的成功概率,理论上降到极低。
配合末段高马赫速度的冲击,留给对手的末段反导的反应时间,是非常非常少了。
魏东海又神秘地补充了一句,我们这次的中段变轨,是三维度新概念变轨。
新技术是、魏东海像是卖关子,停顿一下,惯性舵变轨,他把“惯性舵”三个字说得慢了一点。
魏东海解释了一下惯性舵变轨,就是,除了导弹前进方向纵剖面上的曲线变化,导弹前进方向横剖面上也有变化,也就是,三维度的变轨,这就使得更难以捕捉它的弹道轨迹。
操作控制部分的设计需要高强度的计算。
魏东海指一指蓝橙。
你们数据中心,之前给我们跑了那么多时间,很多就为了这个。
所以这次轨迹的动静这么大,网上都说了,好多人在夜空里都看到了。
这个世界还是强权的世界,尽管说得不明确,但是普通人也懂,真实的权利还只能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不管认可还是不认可,所谓平等只是非结构性的概念。
而实力,是建立在经济和军事的基础之上,经济和军事基础,是建立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之上。
中国巨浪,是最终的威慑手段,是不容许失效的终极手段,是国家的强大的矛,更是强大的盾。
蓝橙只是朝魏东海看一眼,仍旧是站在黎霞的身旁。
她欲言又止,什么是魏东海要讲的“隐藏的故事”。
蓝橙觉得,她的心跳在隐隐加快,她自己所经历过的,难道不是奇特的、“隐藏的故事”。
她多少次想对别人去述说,但都止于冷静。
在这个时候,她的心和话语一起湧到了喉咙口,她也好想一吐为快地说说,她的“隐藏的故事”。
好了,魏东海说,我还是说赵红的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