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复兴:这个知青没有下乡 第3章 改革元年

作者:周纾人ge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22:18:5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黄振华缓缓坐在了王城左边的凳子上,端起水杯喝了一口,随后轻轻放下杯子,缓了口气。

他转头看向窗户,目光透过玻璃,望向远处的训练场。

那里有几个士兵正在跑步,步伐整齐,隐约传来‘一、二、一’的口号声。

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恍惚,但却夹杂着些许沉重。

“咱们三连虽然不是什么尖刀连,但士兵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黄振华声音低沉的说道,这沧桑的声音充分的证明了他是我军老士兵的身份。

他转过头,看向王城,继续说道:“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有的是农户家的孩子,有的是城里的青年,但到了部队,大家就是一家人。不管以前是干什么的,现在都是战友,都是兄弟。”

黄振华的语气中透着几分感慨,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王城静静地听着,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时不时低头记录几句。

其实他也明白,黄振华的话不仅仅是闲聊,而是对他这个新来的指导员的一种交代。

黄振华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连队平时除了训练,特别注重的就是思想教育。你得让大伙儿明白,咱当兵的,除了要保家卫国,还要活得有灵魂、有思想。只有思想通了,行动才能跟上。不然,光有蛮力,没有方向,那跟没头苍蝇有什么区别?”

王城不语,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他刚调到三连,对连队的情况还不太熟悉,但他能感觉到,黄振华是个有经验的连长,对士兵们既严格又关心。

“连长,咱们连队有没有特别难带的兵?比如思想上有疙瘩的?”

王城低着头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基本上,每个队伍都会有一些“刺头”,就像每个人家里面总是会有一些比较任性的亲戚一样。

这些兵往往是最难管理的,但也是最要去关注的对象。

黄振华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有啊,比如今天和你打招呼的那个炮排排长龙正江,直性子,总爱发牢骚,说啥也听不进去。他觉得自己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功劳苦劳都有,可就是得不到提拔,心里憋着一股气。每次开会,他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开口就是抱怨。你说他吧,他还觉得自己有理。”

王城没有接话,只是笑了笑,但在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个问题。

像龙正江这样的老兵,往往是最难沟通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骄傲,如果不能解开他们的心结,很容易造成比较糟糕的影响。

“还有二排的张果!”

黄振华继续说道:“他是个有文化的兵,高中毕业,写得一手好字,还会画画。可他性格孤傲,不太合群,总觉得别人不理解他。他是城里的,听说是因为和家里的老父亲闹别扭了才来当兵的。刚来的时候,他还挺积极的,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消沉,训练也不上心,整天闷着头不说话。”

王城听得入神,手里的笔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他在心里分析着,像张果这样年轻的兵,往往是因为心里有事儿,才会表现得如此消极。

可能是思念家乡了,又或许是其他别的想法。

如果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也许就能帮他重新振作起来。

“连长,你觉得这些兵的问题出在哪儿?”王城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他想听听黄振华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来重新认识这些问题。

黄振华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说到底,还是思想问题。龙正江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张果则是心里有疙瘩没解开。咱们当兵的,虽然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

说罢,黄振华看了看窗外,时候已经不早了,外面的士兵已经收操了。

他让王城先整理自己的床铺和私人物品,他则是去安排连里的工作。

说完之后,黄振华便转身离开了房间,脚步声渐渐远去。

王城环顾了一下这间简朴的住处,墙壁上挂着几幅军事训练的宣传画,角落里摆着一张木质的书桌,桌上堆着一些文件和书籍,显得井然有序。

他走到床边,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

床单是部队统一发放的,颜色有些发白,但洗得很干净。

王城仔细地将床单铺平,又按照以前大学军训时教军要求的那样,将被子叠成了标准的“豆腐块”。

刚整理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几名士兵抬着他的行李走了进来。

“指导员,您的东西都在这儿了。”一个年轻的士兵笑着说道,脸上带着几分腼腆。

王城点了点头,笑着回应:“辛苦了,谢谢你们。”

士兵们放下行李后,便离开了房间。

王城打开行李,将自己的衣物和日用品一一归置好。

最后,他从行李中取出了一台“海鸥”相机,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书桌上。

这是他来三连之前就准备好了的,会一直带在身边,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玩玩,偶尔用来记录一些重要的时刻。

整理完私人物品后,王城走到窗户下的书桌旁。

桌上堆着一摞文件,桌面上摆着一份关于四川生产发展情况的报纸。

他随手翻了翻,报纸上的标题醒目地写着“改革开放,振兴经济”几个大字。

王城的目光在报纸上停留了片刻,心中不禁为这个年代发展与生活感慨万千。

就在这时,他的视线落在了桌角的那本日历上。

日历的纸张已经有些发黄,但上面的日期依然清晰可见——“1978年9月”。

“1978年9月……”王城低声嘟囔着,心中则是开始思考,不能让情绪左右行动。

他知道,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这一年,国家正处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

王城站在窗前,手里拿着那份关于四川生产发展情况的报纸。

报纸上的标题醒目地写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

“真是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有幸加入到这场见证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浪潮中。”

王城低声自语。

就在他沉浸在对未来的思考中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让他的心情瞬间沉重了下来。

他想起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除了改革开放之外,还和一个国家打了一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