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复兴:这个知青没有下乡 第12章 序幕

作者:周纾人ge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22:18:5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加快速度!”龙正江大声喊道。

“木薯林要塌了!”

战士们闻言,立刻加快了脚步。

但木薯林的顶部已经开始崩塌,大片的茎秆和叶子纷纷落下,挡住了前方的道路。

龙正江拼命挥动大刀,为队伍开辟出一条路,但崩塌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的砍伐速度。

“稳住,稳住!”黄振华果断下令。

他的双手紧紧顶住上方不断掉落的木薯茎秆,胸口也被压得生疼,但他咬紧牙关,硬是顶住了。

士兵们见状,纷纷效仿,用身体顶住那些摇摇欲坠的木薯茎秆,硬生生地为全连开辟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木薯林的崩塌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腥味。

黄振华的额头上青筋暴起,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他顾不上擦拭。

“快!快过去!”黄振华冲着身后的士兵们喊道。

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从他身旁快速通过。

全连成功穿过了那片危险的木薯林,见黄振华最后一个出来,王城赶紧上前扶住他:“连长,你没事吧?”

黄振华摆摆手说道:“没事。”

“我们要加快速度了,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预定地点。”黄振华继续说道。

没有亲身经历这场战争的人,压根儿想象不出三连在行军途中的窘迫。

为争取按时抵达指定地点,他们冒着酷暑在亚热带高山密林中穿行。

上山时豁出命去爬,下山时干脆坐下连滑带滚,一个个衣服全扯碎了,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

太阳沉下去了,四周环境昏暗,王城已辨不出东西南北。

王城的腿早已不听使唤,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只能机械地跟着大家拼命往前赶。

当听见黄振华说已到达指定位置时,他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地。

黄振华见状,急忙喊了一声:“指导员!”

王城定了定神,勉强抬起头,见全连绝大部分战士也都倒在了地上,有的甚至直接昏睡过去,连呼吸都显得微弱。

黄振华一边搀扶着王城,一边高声命令:“都起来,互相协助,活动一下!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

战争期间,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

当三连到达364高地前沿时,已是晚上八点零二分。比上级指定的到达时间,误了50分钟!

但是,三连是问心无愧的。

夜晚,山林中传来阵阵虫鸣,偶尔还有几声不知名的鸟叫。

山崖下的灌木丛中,黄振华召集各班、排长围拢在一起,研究下一步的行动。

他在暗夜中铺开地图,借着圆珠手电笔那微弱的光点,用手点了点由无名高地和主峰两个山包组成的364高地。

“根据我军侦察到的情报,越寇在这个高地设有重兵。”黄振华低声说道。

“但遗憾的是,我们对敌军的布防情况所知甚少。唯一的情报是,从七四年春开始,越寇就在这两个山包上构筑碉堡和工事。其他的,我们一无所知。”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沉思。面对敌人苦心经营的364高地,大家都清楚,这将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黄振华转头看向身旁的王城,低声说道:“指导员,先谈谈你的想法吧。”

王城点了点头,略微思索后说道:“那我就先谈点不成熟的设想,抛砖引玉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军现已脱离大部队,孤军深入。在缺乏强有力炮火支援的情况下,要攻占面前的两个山头没那么容易!敌人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打法,不能强攻,必须智取。”

黄振华点了点头:“说得很有道理,继续说下去。”

王城接着说道:“现在我连已断粮缺水,一时半会儿又得不到补充,行动必须迅速。趁敌还没有到察觉我们,我建议战斗不应该在明天,而是在今晚展开。先拉开一个小小的战斗序幕。”

“序幕?”黄振华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词有些疑惑。

王城解释道:“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这小小的序幕是:一、先设法破坏敌阵地前沿的雷区,撕开一道豁口,以便全连接敌;二、以步兵排实施火力佯攻,引敌暴露火力点的位置;三、我炮排和步兵排的爆破组,借暗夜接近敌火力点。在隐蔽好自己的前提下,离敌火力点愈近愈佳。这样在明天早晨,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目标高地,取得立足点。然后,才有可能考虑下一步。”

黄振华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这个城里来的大学生,竟然会这么多的军事术语。

他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指导员的设想很有见地,大家觉得如何?”

各班、排长小声议论了一阵,一致认为王城的设想切实可行。

这个时候,二排长沉声说道:“我刚入伍时,一直在步兵连八二无后坐力炮班当战士。

在卫戍部队时,我参加过几次师里组织的山地进攻实弹演习。

要讲摧毁敌火力点,八二无后坐力炮堪称一绝。它最大射程一千米,绝就绝在进行肩炮直瞄发射时,我们可以把炮口当刺刀!山地作战,每块岩石下都可隐蔽自己。

我打过多次百米内肩炮射击,根本不需瞄准,其准确程度如同把枪口直指敌人的肚皮,百发百中。

眼下我们是山地攻坚,如果采用远射程射击,倘若一炮打不准,敌碉堡里的机枪饶不了冲锋的步兵战友。

我觉得四零火箭筒也要在百米、甚至是五十米、三十米的距离上发射,做到弹无虚发。

可别小瞧越南鬼子,他们打了多年的仗,拼起来是些亡命徒。因此,我们非得冒风险,下绝法子治他们不可。”

黄振华听完补充道:“二排长说得有道理。八二无后座炮和四零火箭筒发射时要尽可能的靠近目标!必须做到一炮摧毁一个敌碉堡。不然,后果大家都清楚。”

他转头看向龙正江,继续说道:“老龙,行动还是从你们尖刀排开始,你们先用成捆的手榴弹,引爆敌人的地雷,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龙正江一听,立刻拍着胸脯说:“娘的!说干就干!先来十捆手雷,每捆十枚!保证把敌人的雷区炸个稀巴烂!”

最后,黄振华对王城说道:“指导员,战斗要提前打响,按说应该报告上级。可在敌人鼻子底下用报话机呼叫,那就等于把我们的行动报告给了敌人。你看怎么办?”

王城当即说:“不必报告了。两座山头反正得我们去攻,早攻下来总比晚拿下来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