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陆海阳被几百人赞扬,要说不高兴,那是不可能的。

他笑容满面地朝台上的陈金岩举了举碗。

陈金岩看到,朝陆海阳颔首回应。

陈金岩跟陆海阳互动完,继续说道:“各位工友,修桥是镇组织主管,我插不上手,铺路是由我承包,你们想做的话,明天可以找我报名。”

陆海阳除了出资修村头到跨河大桥的公路外,还把陈家村里的路都包圆了,他爸和陆海阳老爸是从小玩到大的交情,他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容易便接到这两个无数人眼馋的大工程。

他问下面的工友:“大家听明白了吗?”

工友们同时回道:“听明白了。”

“既然听明白了,那我就不再说工作上的事。”陈金岩弄了碗普通花雕,“各位工友,我敬你们,祝你们以后工作顺利。”他放下扩音器,双手捧着花雕一饮而尽。

“好酒量!”

工友们端起碗,回敬了陈金岩。

接下来就是吃吃喝喝。

陆海阳今晚吃得很爽,肚子撑得鼓鼓的。

他喝了不少酒,一觉睡到大天亮。

陆海阳第二天起来头有些痛,他好一会才下床刷牙洗脸。

陆海阳洗漱穿戴好,和巩义步行去河边工地的时候,问巩义:“巩义,这次多少车?”

巩义答道:“两车。”

他不敢叫多几部车,并不是怕司机偷目前根本不值钱的废弃机械盒,而是怕司机不认识路。

一部上次来过,自己就能走。

一部没走过,他就要亲自带。

陆海阳说道:“暂时够用。”

陈宏鸣他们的钻孔技术虽然提升了很多,但还只是普通水平,消耗不了太多废弃机械盒。

“够用就好,等我把司机带熟了,一天十车八车都不是问题。”巩义对此很有信心。

“嗯。”

陆海阳说完废弃机械盒,吩咐巩义做其他事:“巩义,你在前海帮我注册个进出口公司。”

巩义在前海的时候了解过政策,知道港商有很多政策上的优惠,直接答应了下来。

陈宏鸣昨天喝太多,早上起床头晕目眩,家人都叫他休息一天,明天再来上班。

他本来也想休息一天,但想到陆海阳私下里跟他说的话,就不敢休息。

鸣哥,你在咱们村里是有一些威望,但只限于跟你年纪差不多的。

年纪比你大的,肯定不听你的,因此你必须做出成绩。

比别人早到,比别人干得多。

等你威望足够了,我才好升你职。

否则乡里乡亲的,真闹起来,我不好收场。

陆海阳这么看重他,他哪敢不玩命干,咬紧牙关去上班。

他又困又晕,脚步有些虚浮,刚开始搬废弃机械盒很难受。

不过出了一身汗,他立马有了精神。

陈宏鸣以身作则,他的朋友哪敢不搬。

他们都搬了,其他人也不好装不知道,都去做没有工钱的事。

众人同心协力下,两车废弃机械盒很快被搬了下来。

陆海阳手轻轻拍在气喘吁吁的鸣哥肩膀上:“鸣哥,昨晚上喝这么多酒,怎么不休息一下?”

陈宏鸣逞强道:“这点酒算什么,就算喝多一倍,我第二天照样能起来正常干活。”

我以前也爱逞强。

陆海阳笑着打趣:“那好啊,咱们今晚继续喝。”

陈宏鸣干活时还好,停下来,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哪敢继续陪陆海阳疯:“我认怂,你就饶了我吧。”

偶尔来一次还行,经常的话,他根本受不了。

“哈哈哈……”陆海阳笑得格外灿烂。

陈宏鸣尴尬地挠了挠头。

钻孔有鸣哥他们,已经不是问题,下一步是采购机械之类的东东。

需要采购的东西有很多,但机械绝对是重中之重,陆海阳必须亲自把关。

他让王远飞载他到附近的海滨城市,那里有很多机械厂。

说来也巧,这座海滨城市正是陈家村四叔陈锦安所在的城市,他在路上,给了四叔一个电话:“四叔,你帮我问问,哪间机械厂口碑最好。”

“没问题。”陈锦安放下电话,旋即拨通了一位做机械经销商的钓友。

钓友告诉他:“栈桥厂出产的机械最好。”

陈锦安问出牌子,回了小侄子一个电话:“陆海阳,栈桥厂。”

“知道了四叔。”

陆海阳正想挂电话的时候,陈锦安突然说道:“陆海阳,你有口福了,四叔这次海钓,钓到一条重达300斤的龙趸,正打算今晚做来吃。”

龙趸,陆海阳吃过很多,但超过200斤的,他还没吃过,当即来了兴致:“好,今晚就去四叔那里打搅了。”

“自己人,打什么搅,你想住多久都行。”

或者是生活富庶,陈锦安在陆海阳六个叔叔当中是最大方的。

他经常把钓到的鱼送人,陆海阳以前就收到过不少。

哪怕是破产落魄期间,他也有送。

陆海阳很承这个情,所以助他完成愿望也有还这个情的意思。

有具体名字,要找厂房不难,陆海阳他们很快找到栈桥厂。

交了订金,留下地址,他们赶去陈锦安家里吃龙趸。

陈锦安夫妇都不爱带娃,只生了一个女儿,唤作陈雅思,今年24岁,大学毕业有两年,正在全力考职工。

陈雅思父母都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本来可以去父母单位混个合同工,边工作边考公务员。

但父母都得罪了各自单位的领导,这招其他人常用的招数,她用不着。

她读书成绩还行,可是考公务员就是考不上,已经连续落榜了两回。

这回再不行,她不打算再考下去。

陈雅思辨识度很高,蘑菇头,戴着副圆框近视眼镜,喜欢穿格子衫。

陈锦安夫妇对陆海阳很重视,穿戴整齐,站在小区门口等。

他们的同事很奇怪,平常谁都不鸟的夫妻俩,今儿怎么这么积极?

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时,陆海阳的军牌澳迪也驶到了陈锦安夫妇面前。

陈锦安夫妇早就收到风声,小侄子开军牌澳迪回乡下,并没有多意外。

他们老神在在地站着,直到小侄子下来,他们才迎上去:“陆海阳,你好像是第一次来,好找吗?”

当然好找,你们要去钓鱼岸撒红旗,我帮你们出谋划策的时候,来过很多次。

陆海阳笑着回应:“好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