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后院是个僻静的地方,张主任仔细问了问肉的情况,又详细询问了李向阳的来历。

野猪肉啊,张主任摸着下巴思索道,这个价钱嘛......

四十八块。李向阳开门见山,您要是觉得贵,那就算了。

你这后生,倒是爽快。张主任笑道,不过这价钱真给不了......

张主任,李向阳正色道,这可是野猪肉,您一份红烧肉怎么也得卖一块五毛。这么算下来,您这是稳赚不赔,再说这可不是限量供应来的。

张主任听到这话,瞬间一愣,没想到遇到真懂行的了,随即哈哈大笑:行。四十六,一分不能再多了。

张主任,李向阳话锋一转,其实,我还想请您帮个忙。

哦?说来听听。张主任来了兴趣。

这四十六,能不能给我四十块现钱,剩下六块换成票证?家里要添置些东西。

张主任眯起眼睛打量了李向阳一会儿,忽然笑了:你小子,倒是会打算。要什么票?

布票来两尺,粮票要是能给个细粮的更好,再来点油票。李向阳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要是能搭配着来点糖票就更好了。

张主任笑着摇摇头:你倒是什么都想要。不过也行,我让会计给你搭配着开。

他知道,像李向阳这样的农村年轻人,能想到这一层,说明脑子是真的活络。

野猪肉进了饭店,开票报账都好说,换成几张票,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行,就冲你这份心思,我给你办了。张主任拍了拍李向阳的肩膀,等着,我这就让会计给你开。

很快,会计拿来了一个小信封,李向阳打开看了看,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四十块钱,还有两尺布票、三斤细粮票、半斤油票,甚至还搭配了四两糖票。

这些票证在当下,甚至比钱还稀缺。

谢谢张主任。李向阳由衷地说。

气什么,张主任摆摆手,以后有什么好东西,记得先想着我们饭店。

一定,一定。李向阳笑着应承。

离开饭店,李小花好奇地问:哥,你怎么知道这地方的?

李向阳笑而不答。

他总不能说,前世与这张主任打过太多交道了吧?

处理完肉的事情,李向阳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了县城最大的供销社。

推开厚重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暖气。供销社里人来人往,柜台前排着长队。

这个年代,能在供销社买东西的,大都是有工作单位的。

哥,你看那个围巾真好看!李小花指着柜台里一条红色的羊毛围巾,小声说道。

李向阳笑了笑,转头看向母亲:娘,您看看家里还缺什么?

李母正要说话,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同志,请排队。

抬头望去,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售货员。

她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梳着整齐的短发,面容清秀,举止落落大方。

只是那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气,眼神中略显轻蔑地扫过李向阳一家人朴素的衣着。

这个年代,供销社的售货员可是香饽饽。

不仅工资稳定,还能经常接触到各种稀缺物资。

一般人想进供销社,没有好的家庭成分和关系,几乎不可能。

李向阳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同志,我们是来买年货的。这是布票,还有细粮票。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那个装着票证的信封。

女售货员的态度顿时发生了变化。

布票和细粮票可都是稀缺物资,能拿出这些的,显然不是普通农民。

哦,那您看看需要什么?她的语气明显柔和了许多。

给我妹妹拿那条红色围巾,再来两尺蓝布。李向阳说着,看了看柜台里摆着的商品,另外,再要两斤白糖,一斤菜籽油。

女售货员麻利地取出商品,一边包装一边用余光打量着李向阳。

这个年轻人虽然穿着朴素,但举止沉稳,说话也有分寸,完全不像个粗人。

您这布票是新的啊。她一边核对票证一边说道,现在布票可不好弄。

嗯,托人换的。李向阳随口应道。

李同志,我看你挺面生的,是哪个单位的?女售货员一边包装东西,一边问道。

我是小梁村的。李向阳直接说道,在村里打猎。

打猎?女售货员眼睛一亮,就是上山打野味的那种?

对。

那挺危险的吧?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李向阳笑了笑:还行,习惯了就好。

一旁的李母看着儿子和女售货员的对话,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年轻姑娘看起来洋气,说话做事都利落,倒是个好姑娘。

小同志,李母突然开口,你多大了?

阿姨,我今年二十。女售货员礼貌地回答,脸上微微泛红。

跟我们向阳差不多大。李母笑眯眯地说,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林巧梅。

好名字。李母点点头,你们这工作挺好的。

林巧梅听出了李母话中的意思,脸更红了:是啊,我在这干了两年了。

这时,李向阳已经付完钱,将东西都收拾好了:娘,咱们该走了。

哎,好。李母依依不舍地看了林巧梅一眼,小林啊,改天有空来我们村玩。

好的,阿姨。林巧梅笑着应道,目送着李向阳一家离开。

走出供销社,李小花兴高采烈地围上新围巾:哥,那个姐姐真好看。

李母也跟着说道:是啊,看着就知书达理的。儿啊,你觉得......

娘,李向阳打断母亲的话,我现在只想让您和小花过上好日子。别的事,以后再说。

李母叹了口气,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她知道儿子性子倔,认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

不过她心里暗暗记下了林巧梅这个名字。

这个年代,能在供销社工作的姑娘,家庭成分肯定差不了。

说不定,这就是儿子的机会。

驾着驴车往回走的路上,李小花靠在母亲怀里睡着了。

李向阳看着妹妹幸福的笑容,心里暖暖的。

这一趟城里之行,不仅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还给妹妹和母亲买了些心仪的东西。

虽然花了些钱,但看到她们开心的样子,一切都值得。

至于林巧梅......李向阳摇摇头。

在这个年代,婚姻大事牵扯的可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感情。

家庭出身、工作单位等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而现在的他,最重要的是把家里的日子过好。

至于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