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看着远去的父母,黎小芸站在原地,眼睛有些发酸,偷偷抹了把眼泪。

李向阳瞥见了,大手不声不响地握住她的小手。

走,咱们回家,李母招呼着几个孩子往回走,屋里暖和。

回到家,李向阳坐下就翻出纸笔,认真地画起了房子的设计图。

既然日子定了,这新房子就得抓紧。

他把纸铺在炕桌上,一笔一划地勾勒着,黎小芸靠在他身边,好奇地看着。

笔锋游走间,一座北方院落的格局渐渐清晰。

正房五间,中间是厅,两边各两间屋子。

两侧各两间厢房,院子中间是一个圆形的花坛。

小芸,我是这么想的,正房五间,咱们住东边两间。一间主卧,一间书房。西边一间次卧,一间浴室。这么安排你觉得咋样?

李向阳放下笔,转头看她,要是你觉得不合适咱再改。

黎小芸摇摇头:挺好的,就是...会不会太铺张了?

不铺张。李向阳握住她的手,娘,你也看看这样成不?要是成,等我这边盖完了,咱家这边也这么改。

行,你自己看着来。

李母倒是没什么意见。

厢房这边,李向阳又低头画起来,东厢是厨房和储物间,西厢这边预留一间空房。另外一间打隔断,分男女,建个厕所,小芸你觉得怎样?

我都听你的。黎小芸脸微红。

行,你没意见,咱就这么先定了,李向阳放下笔,认真道,不过这始终是咱俩的家,你要是不满意,咱随时改。

真挺好,就这样吧。黎小芸认真想了想,觉得确实没什么想改的了。

哥,院子中间那块空地干啥用?李小花插嘴问道。

这个啊,我想建个花坛。等开春了,种上海棠,再栽两棵果树。

能种向日葵不?李小花期待地问。

当然,小花想种什么都行。黎小芸笑着摸摸小姑子的头,等开春了,嫂子陪你种。

既然黎小芸也没什么意见,李向阳看着已经画好的图纸,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这样吧,我得赶紧去镇上看看材料。

我跟你一起去。黎小芸立刻说道。

不成,李向阳摇头,你还得准备考试呢。3月28号可不远了,你忘了王叔给你介绍这机会多不容易。

黎小芸咬着嘴唇: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李母也开口劝道,小芸啊,你听向阳的。这盖房子的事有他张罗就成,你安心看书。

是啊,李向阳握住她的手,咱们分工,我负责把房子盖好,你负责把考试考好。

李小花在一旁帮腔:嫂子,我哥说的对。你要是当了老师,那得多光荣啊!

黎小芸看着一家人关切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那...那你去的时候多穿点,这天冷。

知道了。李向阳笑着应下,心里一片温暖。

他翻出纸笔,开始列材料清单:砖头备五万块应该差不多,不够再买,木料得挑上等的......

哥,李小花凑过来看,要不要我帮你抄?

好啊,李向阳把笔递给妹妹,你写得比我好看。

一番忙活,李向阳把材料清单收好,吃过晚饭,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说道:天不早了,走吧小芸,我送你回知青点。

嗯。黎小芸点点头,转身跟李母道别,婶子,那我先走了。

慢点走。李母笑着挥挥手。

冬日的暮色来得格外早,村子里已经有炊烟升起。

两人并肩走在雪地上,留下两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小芸,李向阳忽然开口,没想到这次能这么顺利。

黎小芸笑着点头,脸上泛起红晕,嗯,确实,我爹娘都很喜欢你。

那是,说明你眼光好,会挑男人。李向阳挺起胸膛。

正说着,前面迎面走来两个老婆婆。

这不是向阳和小芸么?听说昨儿定了亲事?

是啊张婶。李向阳笑着应道。

好好好,另一个老婆婆也笑眯眯地说,我就说这两个娃娃般配。小芸啊,你可找着好人家了,向阳这孩子好啊,踏实,能干。

黎小芸低着头,脸更红了。

婶子们慢走。李向阳也有些不好意思,拉着黎小芸加快脚步。

诶,年轻人,身后传来老人的声音,办喜事记得请我们啊!

一定一定。

走出老人的视线,黎小芸才松了口气:他们怎么都知道了?

这有啥,李向阳笑道,咱们村就这么大点地方,你爹娘来了,那可是大事。

说着话,两人已经走到了知青点。

你快回去吧,黎小芸站在门口说,明天还要去镇上看材料呢。

嗯,李向阳点点头,你进去吧,我看你进屋了我再走。

黎小芸推开门,回头看了一眼,见李向阳还站在那里,不由得笑了:你快走吧。

你进去我就走。

看着黎小芸进了屋,关上门,李向阳这才转身往回走。

路上积雪松软,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了小梁村,远处零星几户人家的灯光在暗夜里格外明亮。

李向阳走得很慢,回味着这几天发生的一切。

黎父黎母的到来,婚期的确定,还有盖新房的计划...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次日天还没亮,李向阳就起床了。

他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收拾妥当,准备去镇上采买建材。

这么早就起来了?李母端着一盆热水从外屋进来。

娘,您怎么也醒了?

我听见你起来的动静了,李母放下热水,你洗把脸,我去给你做点吃的。这大冷天的,总不能饿着肚子去。

不用麻烦了娘,李向阳想拦住母亲,我对付对付就行。

那哪行?李母已经蹲在灶台前生火,再忙你也得吃饭。你先洗漱,一会就好。

灶膛里火苗噼啪作响,很快炊烟便从烟囱里升起。

李母熬了一锅香喷喷的玉米粥,又从瓦罐里挖出一块咸肉,用小铁锅煎得金黄。

多吃点,李母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眼里满是疼爱,我给你包几个饼,带上路上饿了垫垫肚子。这两天来回跑,可别饿着。

嗯。李向阳应着,又夹了一块肉塞进嘴里。

吃完饭,李向阳把写好的清单揣进怀里,带着钱就出了门。

路上遇到几个村民,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向阳啊,听说要盖新房子?

是啊,王叔。

好事,好事啊!要是缺人手,尽管开口。

谢谢王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