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大家是真的服了花夕了。
她说的话真的是一字不差,还救回了两条人命。
大家也没了出海的心思,惊魂不定的在村口坐着。
甘亮和甘婶照顾花夕睡下以后,也来到村口。
“甘亮,那孩子是什么情况啊?”村长问道。
甘亮实话实说,“我昨个儿在海边捡到的,应该是附近渔民家的孩子,水性好,会看天气。”
村长竖起大拇指,“她看得可真准啊。”
其他人也频频点头,为花夕的本事折服。
“哎,甘大哥,要不你回头问问她,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能不能出海?”
甘亮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下点了点头。
晚上,甘婶给花夕送去晚饭,仍是蛤蜊汤...
花夕本来觉得这蛤蜊海蓬菜的汤很是鲜美,可连着吃了好几顿...她为难的看了看碗中的汤。
甘婶没错过她脸上的为难,“花丫头,我们临海村的村民都是从其他地方迁徙来的,也不怕你笑话,我们虽然靠着海生活,可这打渔方面...实在是没什么经验。”
“这些蛤蜊虽然藏在海滩下面,可是捕捞起来比出海容易多了。”所以就特别多。
花夕赶紧的吃起来,“甘婶,咱们村子里的船怎么都那么小?”
出海打渔哪里能用那些小船啊?就是风平浪静的遇不到风浪,可那小船也装不了多少海货啊。
“咱们不懂啊...”甘婶失落的说。
花夕默默的喝着蛤蜊汤。
“花丫头,你不是会看天气吗?那明天天气怎么样?”甘婶期待的看着花夕。
花夕放下碗,走到门口,装模作样的看向天空,仔细端详了许久,她才走回来。
“明天是个出海的好日子。”花夕告诉甘婶结果,“最好是在未时之前就回来。”
甘婶欣喜的点头,“哎,好好好,我这就去告诉他们。”
她刚说完便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是...村民让我来问问的...我...”
“无妨。”花夕笑道,“如果能帮到他们,我也很高兴。”
“哎。”甘婶的手激动的在腿上拍了一下,“那婶子替大家谢谢花丫头。”
花夕点点头。
甘婶拿着碗筷跑出去,不一会儿,花夕就听到了她和甘亮说话的声音。
“亮哥,花丫头说明天适合出海,但是要在未时之前回来。”
“好,我这就去告诉村长。”
第二天,果然阳光大好,除了柯家,其他人家都出海了。
快到未时的时候,所有的船都回来了。
未时开始,海上开始刮风,没有昨天的大,但若是碰上了也是要折腾一番的。
“花丫头,你真是神了。”甘亮回来时,遇到了花夕,情不自禁的称赞。
花夕笑道,“大叔今天收获如何?”
“收获还行。”甘亮哈哈一笑。
“大叔,这些海货是要卖到县里吗?”花夕问。
“只有一些珍贵的鱼货才会送到县里卖,其他都是留着家里吃的。”甘亮很有耐心的回答她,“咱们县的村落都在海边,普通的鱼货太多了,卖不出钱来,倒不如留给家里人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