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安州,四百里路途。
拖着粮队,行进速度缓慢,预计需要四天时间。
李是有些惶急,民变已发两日,四日之后。
就是六天,这中间会不会发生更加骇人听闻之事。
李瑜隐隐期待武承嗣哪怕是吃人血馒头,也得武力镇压一下,别让事态扩大化。
发生那种事,是最好的,既压下民变,又有了铲除武承嗣的借口。
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结果。
迎着温暖的阳光,赈灾车队一路向南出发。
车队能战的战力只有三十陌刀营。
不是李瑜不想带唐州都城的守军同行。
是他早已有了计较和安排。
傍晚时分,车队已离唐州都城五十余里。
落霞在天边飞舞,李瑜欣赏着美景,下令扎营。
这里离洪影原很近。
李瑜掐了掐时间,应该快到了。
‘踏’‘踏’‘踏’。
马蹄声如雷动般从西面地平线传来。
扬起滔天的尘土。
如此阵仗之下,运粮的民夫早已吓得脸色巨变。
陌刀营众将士也不由紧张起来。
他们纷纷起身,手拿陌刀,结成战阵,护在李瑜身前。
李瑜看着飞扬的尘土,微微一笑。
“别怕。是寡人的李字营。”
这是唐国最神秘的部队,核心人员全是唐公室的子弟。
听到这话,李道宗脸上泛起了温暖的笑容。
是啊。都是自家人。
很快,骑兵群就出现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夕阳之下,马蹄翻飞,更显马上甲士的骁勇。
弹指之间,为首的少年将军就到了大营面前。
少年将军玉面白袍、白马银枪,好一个风流倜傥。
李瑜心中不由腹诽,这颜值都快赶上寡人了。
“大哥。孝恭接到密令,特赶来与大哥相会。”
少年将军正是李瑜的亲堂弟,李字营首领,果敢校尉李孝恭。
这声大哥喊得十分亲切,发自肺腑。
李瑜并不以为忤。
倒是一旁凶神恶煞拿着陌刀的李道宗不爽了。
他飞起一脚就向李孝恭踹过去。
“臭小子,君上也不叫。”
李道宗踹得快,李孝恭躲得更快。
两个少年将军就这么在原野上打闹起来。
“李道宗,来追我啊,追得上我喊你叫爹。”
目睹这一幕的李瑜,心中感到十分温暖,这才是兄友弟恭该有的样子。
至于这一幕是否不符合严肃的朝堂,他也没那么在乎了。
在李瑜看来,我就是君上,朝堂该是什么样子,我说了算。
我想看朝堂怎样,它就得怎样。
一番嬉戏打闹之后,李道宗和李孝恭来到了李瑜身旁。
李孝恭叼着根狗尾巴草,颇有些玩世不恭。
看他这副模样,李瑜竟无厘头地想起另一个世界的兄弟邵季冬。
两人都是世家子弟、翩翩公子,对自己都极好。
连笑起来的样子都那么的神似。
一时间,李瑜有点出神。
“大哥。要是世民哥也来,就好玩了,咱四兄弟又可以比武了。”李孝恭大大咧咧地坐到李瑜身旁。
啪的一声,李道宗狠狠地拍在李孝恭帅气的头上。
“给你说了,叫君上。”
“道宗,不是朝堂之上。他叫我一声大哥,犯啥规矩?你啊,太谨慎老成。”
李瑜寡人都不自称了,伸手揉了揉李孝恭粉嫩的脸。
17岁的果敢校尉,领兵两年,还这么粉嫩。
这让李瑜好生奇怪,什么样的体质能在军营还能保养得如此之好。
有了李字营的加入,一路上眉头紧皱的李道宗和他的陌刀营这才如释重负。
接下来的布防、放出斥候和暗哨,李孝恭安排得井井有条。
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个十七岁的少年。
李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在心里不由赞叹,有些人真的是天生将才。
慧眼之下,李孝恭更是个丰满的六边形战士。
政治值:90
智力值:92
武力值:97
统率值:94
忠诚度:100。
特技:训练水军、招抚
特性:恪守本分、忠君爱国
最难能可贵的是,李孝恭的忠诚度是直接拉满。
几乎是见面的瞬间,李瑜就把李孝恭定义为:国之柱石、世间良将。
吃完饭,李孝恭屁颠屁颠地跑到李瑜的篝火面前,端过李瑜刚煮好的酒一饮而尽,谄媚地笑着。
“大哥,道宗一直给我显摆他那陌刀。你能给我搞一把么?”
这小子,原来是羡慕道宗的陌刀啊。
李瑜有些宠溺地揉了揉这个堂弟的头发,将他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揉得像个鸡窝。
对此,李孝恭也并不在意,谁让眼前这个是他最亲爱的兄长呢。
若是换着其他人,敢破坏李孝恭帅气的形象,天王老子他都要扛着长枪去天庭干上一架。
“你小子是骑兵,扛着那么大的陌刀上阵方便么?”
“方便,方便,怎么不方便?”李孝恭顺着杆子就往上爬。“就凭那斩铁如泥的效果,我提着陌刀定能以一当百。”
“臭小子。以一当百你就满足了?要做将将之才,以一当万、以一当十万。”
李孝恭一脸茫然看着李瑜。
“大哥,真有那样的人么?怕古之恶来也不行吧。”
“将兵之才,必先练其胆略;猛将之勇,必先练其意志。这种勇将能勇冠三军,杀敌制胜。但这都不是真将才。”
李瑜对着李孝恭开始滔滔而谈,对于绝对忠诚的堂弟,他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真正的将将之才,是应酬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弹指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听着李瑜说的这些话,年少的李孝恭一脸崇拜。
“大哥,不过我觉得运筹帷幄之中,太没意思了。亲自上阵杀敌那才爽。”
听到李孝恭的话,李瑜表情为之一滞。
这小子长得粉粉嫩嫩的,咋杀性这么重呢,感情自己刚才这番表演,被无视了。
李瑜几乎是咬着牙从怀里摸出了随身携带的《孙子兵法》,扔给了李孝恭。
“拿去看,多读书,少打架。别吵我睡觉,滚。”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转身进了营帐,将李孝恭晾在了篝火旁。
这个世界还没出现过孙子,所以这部兵书,被李瑜带来,绝对是划时代的。
李孝恭并没有因为李瑜这话,放弃讨要兵刃的想法。
他扒拉着脸,将头伸进帐篷,穷追不舍。
“好大哥,好君上。看在兄弟17年的份上,你给我搞一把趁手的武器呗。不然老被道宗提着陌刀在我面前晃悠,难受啊。”
李瑜听完,莞尔一笑,原来是因为被别人显摆,不服气啊。
“知道了。我会给你搞一柄好枪的。”
得到李瑜的承诺,李孝恭一脸雀跃,喜上眉梢。
“那就说定了,不许反悔。”
“滚。”
“小弟这就滚,不打扰君上休息。嘿嘿嘿嘿......”
这少年心性,让李瑜沉重的心情,都不由轻松了不少。
这一觉尽管在野外,却让李瑜睡得特别踏实。
不知睡了多久,睡梦中的李瑜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哨声。
这是边军斥候紧急之下,用食指和拇指打响的警报。
李瑜连忙翻身而起,将枕边长剑拔剑出鞘。
接着就听见有人大喊。
“敌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