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跑轰战术,是由名帅唐.尼尔森发明的一套以极致进攻为主的战术,核心思想就是以快速的攻防转换和轮转,减少半场阵地进攻,增强快速进攻的火力。

职业篮球运动员对于跑轰战术都并不陌生,但这套战术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战术,为了追求速度,球队必须放弃体型庞大,移动缓慢的传统中锋,而在中锋至上的时代,这样的策略并不明智。

从早期的四大中锋,再到后边奥尼尔一家独大,任何一支球队的建队思路都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些内线大杀器。

过去几年里,除了03年的状元勒布朗.詹姆斯外其余年份的状元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内线球员。

事实上这一定律在未来几年内还要继续延续下去。

05年状元是澳大利亚中锋安德鲁.博古特。

06年的状元则是意大利安德里亚.巴尔尼亚尼,尽管他在赛场上的位置是大前锋,球风也偏向诺维斯基那样外线射手类型,但2米13的身高让他也可以担任中锋。

07年的状元更是家喻户晓,力压杜兰特的大帝格雷格.奥登。

直到2008年,NBA才终于自96年的艾弗森后,出现了第一位身高2米以下的后卫状元,德里克.罗斯。

由此便可以充分见得联盟对于内线球员的重视程度。

也就只有姜阳这种从未来穿越回来,拥有先知先觉能力的穿越者,以及德安东尼这种坚定的跑轰战术簇拥者,才会在这个时间段选择一套几乎完全放弃内线战术的打法。

但这恰恰就是时势造英雄。

NBA总裁斯特恩早就有打造一个比赛更加精彩的联盟的想法,并且也在不断的削弱内线球员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2001年,联盟开放允许区域联防,极大程度限制了内线球员的杀伤力。

2004年,联盟全面取消hand-check规则,外线球员的得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有一说一,太阳队的跑轰战术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尽管跟纳什的作用和德安东尼的战术体系有着很大关系,但hand-check规则的取消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话题扯远了,回到战术课上。

尽管对于姜阳要球队打跑轰战术的想法不理解,但作为球队主教练,他的决定是绝对的,没有任何人能质疑。

况且姜阳打跑轰战术的想法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至少球队唯一的大牌球员纳什便举双手赞同。

他在小牛队时期的主教练就是唐.尼尔森,球队的战术中自然也有很多跑轰战术的影子。

纳什便是在这样的战术体系下入选两次全明星和最佳阵容,自然非常喜欢跑轰战术。

事实上德安东尼也是因为看过纳什在小牛队的表现,才会那么笃定他会成为太阳队跑轰战术的核心,只可惜这位核心被姜阳先一步用大合同挖走了。

相比较其他篮球战术,跑轰战术可以算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战术,没有复杂的战术跑位,不需要多么高超的球技,只要你跑的够快,并且具备一定的投射能力就足够了。

姜阳的跑轰战术,和老尼尔森以及德安东尼的还略微有些不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在跑轰战术中比较重要的中距离投篮作用的弱化,突出篮下攻筐和外线三分球的重要性。

这其实是德安东尼后期在火箭队时期改进版的跑轰战术,又被称为魔球化,是库里的三分球改变了联盟打球方式后脱胎而出的产物。

山猫队的阵容中,擅长三分球的球员并不多,也就纳什和科沃尔两名后卫拥有稳定40%以上的三分命中率。

剩下的几名主力球员,无论是杰拉德.华莱士,安德烈.伊戈达拉还是鲍里斯.迪奥,生涯三分命中率都只有30%出头一点的样子,绝对算不上擅长三分。

至于约什.史密斯,未来最被诟病的,就是明明拥有一副詹姆斯般的身体素质,却总是喜欢飘在外线投三分,并且三分命中率还稀烂,只有28.5%,这使得他进攻端的评价远不如防守端高。

好在这几人虽然外线的三分火力不足,但是凭借着劲爆的身体素质,篮下冲筐的杀伤力却是无与伦比的,联盟任何一支球队面对这么多魔鬼筋肉人轮番轰炸篮筐都会苦不堪言。

而同样建立在几名魔鬼筋肉人的防守体系,也不会像勇士,太阳打跑轰战术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这样一套经过姜阳改版,有别于太阳队跑轰战术,风格更像是乞丐版勇士队死亡五小打法的山猫版跑轰战术在联盟中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战绩,姜阳无从得知,但至少在东部突围而出,杀入季后赛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季前赛开赛在即,山猫队终于在大量的体能训练过后,第一次进行对抗赛。

事实证明,纳什确实是天生为跑轰战术而生的。

尽管队友都很陌生,姜阳也不像德安东尼那么了解跑轰战术,在战术打法方面没办法给纳什提供太多的指导与建议。

可当整支球队跑起来后,纳什总是会知道该怎么做,他可以在最合适的时机将球送到最恰当的人手中。

至于其他球员,在跑轰战术中的任务要简单很多,就是将自身运动能力发挥到极致,拼命的跑向篮筐,然后接球想办法将球送入筐中。

当然在这其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当对手回防速度很快,落入阵地战没办法继续快攻的时候,姜阳则会安排挡拆掩护战术,帮助纳什争取一个空位投篮的机会博三分。

没错,这依旧是未来勇士队的标准战术之一,库里神准的三分球让这套战术在比赛中极具杀伤力。

论进攻能力,库里可以甩纳什十条街,但不管怎样纳什毕竟是生涯三分命中率高达42.8%的射手,在历史三分榜也榜上有名的球员。

姜阳觉得,在这个还是三分荒漠的时代,试着开发一下纳什的三分球,提升他的进攻能力也未尝不是一件不可尝试的事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