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初生,曙光渐露,紫气氤氲,这青云观中的紫气不知比外界的浓郁多少倍。
周浩张开眼睛,眼底光华一闪而逝。
一夜他认真在藏书阁中挑选功法,了解修仙之秘。
周浩一刻不敢停下脚步,他隐隐觉得五年前县尉赵宽所言并非子虚乌有。
进入青云观后,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处于诡谲多变的形式下,自身强大才是真。
若三年后临江城成了是非之地,周浩也能有自保之力。
他经过一夜的研究,根据自身四属性灵根选择金、水、火三系功法,都属黄阶功法。
并非不是周浩不想修习更高阶的功法,而是藏书阁之中确实没有。
按照李诗敏所说道无亲授,法无亲传,更高阶的功法需要在传功峰上自己领悟。
估计只有最低阶的黄阶功法才能写到书本之上。
周浩所选功法分别是金盾诀、水剑术、离火经,木属性功法主要偏增寿控制,周浩如今有神鳖长春功,就没有选取木系功法。
金盾诀善于防守,修之大成,可体表附着金芒,防御惊人,缺点是只有防御之能,并不能攻伐。
水剑术善于攻伐的,修之大成可幻化六口水剑,组合成各种杀阵,威力强悍无比,缺点是需要极强的心神掌控力。
离火经,需要火属性灵根,对心神要求也极其高,但周浩修习这个,主要是为以后踏上炼丹之路铺垫。
另外周浩还拿了一本御剑术、炼丹术、符箓阵法详解。
周浩通过研读典籍,发现炼气期也是能飞的。
方法有三,一是借助飞舟、遁梭之类的法器,其二是收服可飞行的高阶妖兽,其三就是这御剑术。
而炼丹术可以辅助修行,周浩如今寿元不足。
要是可以炼制出增寿的灵丹,辅助金手指,那他必能在三年之后的霍乱中有自保之力。
而符箓阵法详解则是为了对付一些鬼魅尸僵,为解救周向道做准备。
【是否以两载寿元将水剑术推演至小成】
【是否以三载寿元将离火经推演至小成】
【是否以两载寿元将御剑术推演至大成】
……
“嘶,寿元不够啊!”看着面板所剩33载寿元,周浩倒抽一口冷气。
【你于清风观中修炼御剑术,以你炼气七层修为,很容易掌握了关窍,第一年你将其练至小成】
【你觉遁速不够,继续推演,你抓住那一抹灵光,万物皆可为剑,自当可御,第二年你练至大成,精通御剑术】
【剩余寿元:31】
【实际寿元:15.5】
周浩睁开双眼,在藏书殿门前捡起一截巴掌大小的枯枝,开始运转御剑术。
只见这节小树枝迎风变大,周浩见状立刻收了神通,害怕被人撞见自己既有灵根还能修行。
周浩在藏书阁中确实看见了搜魂之法,他也心动了。
但那法门要消耗六载寿元,且施法者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创伤,限制极多。
还只能对比自己修为低的修士使用,性价比极低。
【是否以五载寿元将炼气诀推演至大成】
周浩将目光落于面板之上,他如今炼气七层修为,把炼气诀推演至大成怕不是一举要到炼气大后期。
但如果不在青云观中推演,怕是外界不会有这么多灵气,毕竟在青云观之中才出现那字迹。
【兑换】
【你于青云观藏经阁中推演炼气诀,第一年吸收灵气锤炼己身,尝试再修炼出一缕元力,你失败了】
【你并不气馁,再度心沉玄关,第二年,你苦寻失败的原因,抓住了一抹灵光】
【第三年,你发现失败的原因竟是因为观中灵气均有毒,你寻找解毒之法】
【第四年,你尝试多种方法,最终发现,玄关之中的断剑可祛除毒素】
【你再度开始修行,用玄关之剑过滤灵气,第五年你将炼气诀推演至大成,修至炼气九层】
【剩余寿元:26】
【实际寿元:13】
【修为:炼气九层】
周浩缓缓张开眼睛,立时他发现有三道强横的气息直直冲来。
周浩立刻将面前功法藏于袖口之中,而后掏出那本伏魔拳在大殿之前开始练习。
三道人影落于周浩面前。
“刚才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李诗敏向四周打量。
“没有啊,我一直在练大师兄给的拳谱。”周浩翻动书页。
“刚才我三人同时感到一阵灵气向你这藏书阁之中涌动,还以为你这出现问题了。”钱迅拿着一柄大铁锤,脸上一道白一道黑,显然是在炼器。
“小师弟,若有歹人,你可捏碎此玉诀。”说着苏彻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玉诀递给周浩。
“谢谢师兄,但我方才一直在打伏魔拳,却未遇到什么不同寻常之事。”周浩接触到玉诀的一瞬间感觉到有股莫名的力量在窥视自身。
玄关之中的断剑光芒一闪,隐匿了所有超凡。
“关于这套拳法,你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苏彻收回手后问道。
周浩做出思索表情,但他心中极为惊讶,这大师兄的实力恐怕早已突破炼气。
那探查身体所用的根本不是元力,那气息不知比元气强横多少倍。
不是说八级之内不能有筑基吗?
那师兄的修为是怎么回事?
周浩如今炼气九层修为,加之本就过目不忘,昨夜看了一遍,全都记下了。
这等凡俗功法,哪里还有疑问。
但同时他还是对这师兄是敬重的,若此时他无灵根,无修为,这本功法可以说对他是绝配。
十五载搬山,看似坚定道心,实则这十五载搬山也是十五载执念。
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也是心魔一场。
所以大师兄送这伏魔拳,可以说用心良苦。
周浩用以拳问道的方式,询问苏彻一些见解。
苏彻听完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而是暗暗惊叹周浩的悟性及记忆,须知普通人的记忆不如修士。
而只有到达炼气五层才会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周浩仅仅一夜不仅悟透了拳法,还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苏彻为周浩解答,并且也同样以拳喻道,一凡言论无比透彻。
就连钱迅和李诗敏在一旁都感觉茅塞顿开了。
对周浩高看了几眼,同时对他没有灵根不能入道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