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德彪兄,你知道此事的后果吧?”孟云翔额头上的汗水已经渗了出来,连带着声音都是微颤。

陈小花就站在一旁,双臂自然垂落,手掌微曲,紧紧盯着孟云翔,稍有异动,便是雷霆杀招。

“当然,”李德彪点点头。

呼......

孟云翔深深吸了一口气:“我孟云翔贪生怕死,一趟洛阳城,便是数次身陷危局,承蒙你的搭救,全身而退,又因祸得福,终于补了实缺,成了知县......”

“所以,这个知县,来的不易,”李德彪深有体会。

“我在这里,还未施展抱负,”孟云翔没有理会李德彪的话,只是自顾自的继续道:“我还想为民请命,造福一方。”

“换个地方,也是一样,”李德彪笑了笑:“你想去哪里,一句话,我帮你办。”

“哪里都可以?”孟云翔低垂着眼眸。

“我从来没有骗过你,”李德彪说的极为自信。

“嘿,”孟云翔定定看着李德彪半晌,才抬起头,眸中映着李德彪表情,飒然一声道:“君以诚待我,我必不负君!”

“你若是决定了,便没有回头路了,”李德彪取过方才那个签押麻纸,推到孟云翔身前。

看着麻纸,孟云翔没有犹豫,卷起袖子,露出拇指,狠狠的印上红色印泥。

李德彪的注视下,麻纸上出现了孟云翔的红色指印。

“从此以后,你我兄弟,便是并肩作战,同气连枝了,”李德彪站起身子,将桌子上的茶盏递给孟云翔:“请用!”

“多谢稚鸾!”孟云翔伸手接过茶杯,仰头一饮而尽。

“既然这里都是自己人了,那么接下来,就聊聊具体的,关于贩运私盐的计划!”李德彪坐回椅子上:“你们也都坐吧。”

孟云翔和陈小花各坐一侧,张子骞立于一旁。

“河东地界的井盐每日产出的生盐,有多少?”李德彪开口,问向陈小花。

“小韩村的井盐每日能产出大概粗盐六百斤,提炼之后可得生盐近四百斤,”陈小花在小韩村这几年深耕下来,对于盐井的产粮,算是了如指掌:“若是算上整个河东地区的其他盐井,每日可得生盐近七千余斤!”

“但是,每年晒烟以及煮盐的时间只有夏秋两季,按天数算只有八十余天,所以,还要算上晒煮过程中的损耗,保守估计,每年河东地区能得生盐七十万余斤!”

“也就是说,七十万斤,是河东每年要向河南以及江浙地区交解的生盐数量!”李德彪一边说着,张子骞在一旁低头记录。

“正是!”陈小花点点头。

“这是衙门定额的产出,”李德彪笑道:“说说实际的。”

“若是放开了晒盐煮盐的限制,以及加大人手,倍于七十万斤!这个数......”陈小花伸出手指,露出三个指头。

“也就是说,放开了煮盐生产,一年有二百万斤生盐产出!”李德彪微微抬起下巴,少见的露出了一抹惊讶的神色。

就连一旁的孟云翔都张大了嘴巴,眸中惊骇。

深深吸了一口气,李德彪看向正在拨弄算盘的张子骞。

半晌之后,张子骞抬起头,先是吞咽了一下口水,才颤声道:

“按照大人手中盐引的销售定额,一年70余万引,可获利60余万两,而数倍于此私盐可获利160万两;官员与兵弁贩卖;武装贩私盐的盐枭;承担漕运工作的漕船私带。”

“私盐贩运,一年可得利二百余万,”李德彪手指敲打着桌面。

天呐,

饶是陈小花见多识广,此刻也有些惊诧了,

都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但是和盐商之富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光明的前途我们都看到了,”李德彪摊开手,看向坐在两侧的孟云翔和陈小花:“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很明了了!”

“稚鸾,有什么吩咐,你尽管开口!”孟云翔对着李德彪一拱手:“既然已经同舟共济,也就没有什么退路可讲,办得到的办不到的,我都给你办了!”

“请大人吩咐便是!”陈小花深深一躬。

按照约定,山陕天地会本就应该交由李德彪统领,陈小花尊称一声大人也不为过。

“官面上的事情,由云翔去应付,不论是河东知府柳怀瑾,还是山西巡抚苏克济,大量的昼夜不停的煮盐总是会惊动有心人,更何况山西巡抚还兼着盐务的差使,如果有官面上的问话,你先去应对,”李德彪伸手点了点桌面:“一万两以下的人情往来,你尽可以去账房支出,不必经过我!我要的是蒲州城的海清河晏,无人过问!”

“稚鸾你放心!山西的地界上,我孟云翔来往也有十余载了,除非山西巡抚亲自出面,其他的我敢打包票,没有人会过问我们煮盐的事情!”

孟云翔肃声正色道。

“很好,”李德彪笑了笑,看向陈小花:“小韩村的动员应该不是问题。”

“不用大人你开口,如果每月产盐没有原本的三倍以上,我陈小花自缚双手向您请罪!”陈小花粗眉竖起。

“我说的,是运盐的队伍,蒲州营!”李德彪打断了陈小花的慷慨陈词:“你和山虎以及六子,三人分别组成一支二十人的队伍,只要忠心,精悍两个条件!每人月饷五十两银子!够吗?”

“大人,肝脑涂地!”陈小花退后两步,而后双膝跪地,朝着李德彪重重磕了三个头。

“明天,带那六十人来见我!”李德彪补充道:“去龙行沟。”

“谨遵大人令!”

不多时,孟云翔和陈小花离开了,整个大厅中只剩下李德彪和张子骞两人。

“子骞,这些日子,感觉如何?”李德彪看向自己的小表弟,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已经从青涩少年成长为沉稳青年——心在事上磨,圣人诚不欺我!

“跟在表哥身边做事,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张子骞说话时候,脸色涨红,显然是有些激动。

“收拾收拾,三天后,去一趟苏州城!”李德彪看着自己的表弟:“日后和苏州方面商行的联系,就靠你了!”

“表哥,是九州隆?”张子骞方才听李德彪提到过,隐隐约约觉得必有大事!

“事关重大,必须有亲近之人才稳妥,”李德彪朝着张子骞笑道:“我如今,便委托大事与你,可否?”

“子骞愿为表哥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张子骞跪在地上,向着李德彪重重磕了三个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