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在被虐中,在复盘时李云龙的讲解中,渐渐的成长。虽然一直在被虐,但是从一开始只能撑1个小时,到后面能撑几个小时,就算是输,结果也在渐渐的变好,也就是到最后输的不那么难看。
600小时的时间就在陈钧不停的被虐成长中过去了。训练完成后,李云龙问:“还没问过,你叫什么“。陈钧说:”陈钧,我的名字“。李云龙说:”我知道了“,说完,身影就消散了。陈钧没搞明白,虚拟出来的李云龙为什么会问。之后,陈钧出了虚拟训练场,坐在沙发上回想了一会之前的训练。在陈钧训练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外界10分钟里,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在回想过一阵后,陈钧拿出了奖励的那份团级指挥官指挥能力技能包,狠狠心,往自己的头上拍去。大概是因为刚刚训练的原因,对营级部队的管理和指挥理解度更深,所以使用技能包后,脑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刺痛,只有一点鼓胀感。陈钧很快便将技能吸收完毕,脑子里又多了很多东西。陈钧发觉自己能够管理和指挥一个团了,对营级部队的管理和指挥更加的得心应手。不过,关于指挥方面的技能包里的内容只是关于如何管理与指挥作战,偏向于管理方面,指挥方面只是最基础的,具体的战术这些就需要训练了,而陈钧之前训练的就是如何指挥一个营级部队,使用合适的战术战胜对方,也就是战术指挥能力的训练。
陈钧出了房间,去提前计划的景点游玩。这个景点不大,也就半天,陈钧就结束了行程,吃过晚饭,回到酒店的房间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陈钧收拾好自己的物品,退了房,继续自己的旅途。出发前,陈钧在县城购买了帐篷,睡袋,烧烤用具以及常备药品,常备药品收入系统仓库,其他的放在了车里。陈钧在旅途中,一直在估算着日子,有的地方能待上2天,有的地方逛过一圈就走。时间掐的很准,在任务颁布的前一天,陈钧住进了酒店。这次任务完成后,陈钧准备在这里待2天,然后回家。
“任务发布。任务世界:潘菲洛夫28勇士;任务世界开始时间:1941年11月14日;任务世界起始地点:莫斯科郊外,苏军316师1075团4连驻地;任务世界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莫斯科保卫战;宿主身份:瓦列科夫·安塔耶夫斯基,苏军316师1075团4连战士,步兵;任务目标:一、存活至战斗结束;二、在不暴露系统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完成本次任务;任务说明:宿主死亡,任务失败;任务开始,祝宿主好运“。
“系统,什么叫不暴露系统相关信息,我不能在任务里使用系统仓库了?”,陈钧在白雾泛起时问。“不被人发现或者不能引起注意,如果被怀疑是宿主所为则为失败”。“也就是使用时不能让人怀疑到我头上是吧”。“正确“。”那还好“。
白雾散尽,陈钧正坐在一张桌子边。桌子的周围都坐着苏军士兵,还有两三个站着。桌子的一头,一名中尉正在说着什么。陈钧仔细一听,原来是在介绍德军的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316师于1941年7、8月间在阿拉木图建立,师长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潘菲洛夫少将,下辖步兵第1073、1075、1077团、炮兵第857团以及其他部队,全师当时主要以哈萨克人为主,齐装满员,全师约1.5万人。1941年,德军对莫斯科发动台风攻势,11月,316师奉命于莫斯科郊外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构筑阵地,阻挡德军的进攻。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该师所属1075团第四连在全连仅剩28人,一门反坦克炮,2支反坦克枪,1挺机枪的情况下,击溃德军的进攻。17日,前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授予316师近卫军称号。11月18日,师长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潘菲洛夫阵亡。1941年11月23日前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授予该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号,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击溃德军进攻的28位苏军士兵全体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潘菲洛夫28勇士讲的就是杜博谢科沃车站战斗的故事,而系统给陈钧安排的身份,就是这个连的士兵。系统给陈钧安排的身份是班里的狙击手,周围人的相关信息已经灌输入陈钧脑内,同时修改了周围人的认知。
陈钧一边听中尉的介绍,一边打量着周围的人,同时和系统灌输的资料一一对应。在中尉介绍时和旁边人说话的是莫斯卡连科,那个是西米亚金,还有纳塔洛夫、皮特杜托夫、丹尼尔等,哦,还有,站在中尉后侧的见习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上尉。而自己身上的衣服,则是一套冬季棉衣棉裤,外面套了一件呢子大衣,头上戴的棉制冬季军帽。
陈钧听着中尉的介绍,原来他说的是38(t)坦克,而后,他又话锋一转,说他们要面对的不是这种坦克,而是更大的坦克。陈钧心想:“你直接说,对面德三的坦克是三号和四号得了,干嘛非要说这么多废话“。虽然陈钧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这一截的时候已经吐槽过,但是现在依然想吐槽。陈钧也没怎么仔细听,之前在最后的前线的任务中,不知道打过多少这种坦克,而且自己还收了一些,最后换成其他的坦克了。关于三号和四号坦克的性能数据陈钧早就了然于心。而当前步兵能对付坦克的,也就反坦克炮、反坦克枪、集束手榴弹、燃烧瓶、反坦克地雷、炸药包这几种,苏军现在还没有火箭筒这一类的东西。
在中尉介绍完德军的坦克后,为了训练战士们反坦克的战术,就组织连队砍伐树木,用木杆拼凑出一个大小和德军坦克差不多大的模型用于训练。训练时,由一部分人拉着跑,然后模拟投掷手榴弹或者燃烧瓶。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营部已经接到命令。德军4个装甲师3个步兵师袭来,师部奉命防守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而德军可能从耶得拉夫公路绕过防线,而且存在多种路线,为了阻止德军的这一行动,营部将各连分别派往一个方向。而陈钧所在的第4连的防御位置在杜博塞科沃(或者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防止德军从克拉西科沃沿铁路穿越杜博塞科沃。第4连的右翼是316师的其他部队,左翼是50多个骑兵,必须坚持到增援部队到达攻击点后才能撤退。
当天夜里,第4连接到命令出发前往杜博塞科沃车站附近构筑防御阵地。所有人开始收拾个人物品,携带自己的武器弹药,集合准备出发。而在此时,陈钧才正式的拿到自己的武器,一支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步枪狙击型,陈钧非常喜欢这支枪。很多苏军士兵不喜欢SVT40,认为结构过于复杂、维护困难、故障率高,但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苏军步兵教育程度低,而且训练水平不足,在对枪支的保养方面没有精锐部队那般专业,甚至根本不保养引起的。而这种枪在苏军海军陆战队中则大受欢迎,原因是海军陆战队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同样,在苏芬战争中,芬兰人缴获这种枪的前辈SVT-38后,对它的评价也很高,认为它火力强大。德军入侵苏联后,也在广泛使用缴获的SVT步枪,甚至为SVT系列重新以德军的习惯命名为德军型号并配发部队。其中SVT-38被重新命名为SIG.258(r),而SVT-40则称为SIG.259(r),SVT-40的狙击型为SIG.Zf260(r)。陈钧本来打算保养一番,但是粗略的检查后发现,这支枪很新,感觉只打过几发子弹似的。陈钧询问了系统:“系统,这支枪是新的吗?是否调校过?“。”是新的,枪支已经调校,归零距离300米,枪支可靠,宿主可放心使用“。”那我怎么感觉这枪用过,有开火射击过的痕迹“。”是刻意形成的假象“。”行吧,系统你确定枪支可靠?“。”宿主,系统提供的武器装备为系统自产,包括宿主仓库中兑换和奖励的,质量优于原产装备,可靠性高于原产装备,宿主可放心使用。另外,系统提供的苏制子弹,采用的发射药非原版发射药,不具备腐蚀性“。陈钧一听,大为放松,大不了明天抽空试下,熟悉下枪,自己还没有用过这款枪。而且子弹自己很多啊,从系统仓库拿几颗子弹,还不至于被别人发现。至于配发的子弹,还是给其他人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