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对微子启的奇谈怪论感到困惑之外,易峟对于纣王在大邑商处于风雨飘摇、危机四伏之际,仍固执地坚持对外用兵的行为也感到十分不解。
难道说,每位王朝末期的君主,都拥有着常人难以捉摸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其做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奇特举动。
易峟心中暗自思忖,如果自己处于纣王的位置,究竟会基于何种原因,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他苦思冥想良久,最终推测出纣王最有可能的动机:
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刻,选择对外发动战争,以此来转移国内的重重压力,并缓和各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当然,纣王肯定不傻,他在选择作战对象时,定会挑选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就像他此次确定的征伐目标——东夷。
东夷各邦实力不强,与西土相比,不仅更容易取胜,而且路途也相对平坦,无需翻山越岭。
更重要的是,东夷物产丰富,商人在与东夷的作战中极有可能缴获大量战利品。
也就是说,商王对东夷作战实际上是有利可图的。
一旦战胜对手,纣王便能借此机会积累威望,令那些心怀不满的势力噤声。
如果还能趁机掠夺回丰厚的战利品,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如此一来,即便国内不满的声音再如何喧嚣,众人也会因为王族此刻拥有着共同的利益,而暂且服从纣王的命令。
不过,纣王的做法却也暗含着不小的风险。
倘若对手实力过于强大,或是己方不慎战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非但无法缓和派系之间的矛盾,反而会将战火引至自身,从而加速大邑商的灭亡进程。
例如,在西周末期,周幽王二年,发生了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
西周都城遭遇大地震,导致大片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极为惨重。
这次大地震还引发了泾、渭、洛三条河流所在地区的震动。
同年,泾、渭、洛三川出现了断流现象,岐山也发生了崩塌,自然灾害频发,局势动荡不安。
然而,在大地震发生后没几年,周幽王就下令周师出征,攻打六济之戎。
最终,这场军事行动以周人的惨败告终,周师的指挥者伯士也在战斗中不幸遇难。
这次失败的军事行动非但没有巩固周王室的权威,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其军事力量,充分暴露了周王朝的衰落迹象。
......
翌日清晨,阳光静静地洒落在王宫区的每一个角落,易峟在内廷小臣的引领下,缓缓步入了庄严而神秘的王邑右学。
王邑右学坐落在南北走向的王道主路右侧,紧邻着波光荡漾的洹水,仿佛一位沉默的钓者,守望着脚边古老的水流。
若从高处俯瞰,右学的建筑布局颇为独特,三排主体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构成了一个凹字形结构,其凹口朝向东方,正对着洹水。
东西走向的两排建筑中,北边的那座尤为引人注目,它占地面积广阔,气势恢宏,是三座建筑中的佼佼者。
该座建筑内供奉着商王武丁及其三父——商王盘庚、小乙、小辛的灵位,是王族子弟们进行祭祀和礼仪活动的重要场所。
而南边的建筑则显得更为狭长,这里是多子、多万等年轻贵族们学习武艺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熟悉和掌握弓矢斧钺等各种商人常用武器的使用技巧,或者是集体演练万舞,以锤炼出合格的身体素质和过人的本领。
剩下的西侧那座南北走向的建筑,则是右学学生们学习术数的地方。
内廷小臣脚步匆匆地迈入北侧大殿内禀报消息,而易峟则留在院落中央的空地上等待。他双手轻轻交叠置于腹前,眼神中带着一点点忐忑。
在来之前,易峟特意向弓舟打听了关于右学的事情。
弓舟尽己所知地告诉他,现在的王邑右学始建于商高宗武丁时期,主要是为王族子弟提供学习的场所。对于更多的细节,弓舟也知之甚少。
当内廷小臣的身影彻底进入大殿内后,易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始四处张望起来。
他的视线开始在院落中的几排建筑间游走,试图从它们的外观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易峟的目光先转向西侧那座南北走向的屋子,却发现那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走动,也没有传出任何响动。
相比之下,南侧的建筑内则显得有生机的多。
不时地有搏斗的呐喊声、刀盾相击的碰撞声和箭矢射进靶子内的沉闷声飘出,给广阔的院落增添了不少活力。
尽管眼前右学的建筑被打扫得还算干净,但在某些不明显的角落里,木柱子已经朽烂开裂,草泥外墙也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斑斑点点的夯土。
种种迹象表明,这座古老的学府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如今已变得破旧衰败。
粗略观察之下,就能发现右学的部分建筑保存状况并不理想,维护工作也不够到位。
幸运的是,近期天气持续干旱,没有降雨,这使得这些建筑还能勉强维持现状。
一旦天气突变,比如,王邑若遭遇连日暴雨的侵袭,那些已经破败的房子极有可能面临垮塌的风险。
此时的易峟不禁想起了关于纣王在南方沬邑新建右学的传闻。
看来,纣王不至于像是传说中那般昏聩,只知享乐,还是有所作为的。
但易峟心中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纣王会选择将新的右学建在沬邑,而不是商邑呢?
正当易峟盯着北侧大殿屋檐下的几个或大或小的祭祀坑发呆的时候,大殿内缓缓出现两个携手而出的人影。
他们步伐轻盈且一致,不时相视一笑,展现出默契十足的搭档风范。
其中一位,正是易峟昨日见过的太子。
与往日不同,他今日已换下华贵的服饰,身着窄袖束腰的干练装扮,显得英姿勃发,犹如即将参加田猎的战士。
走在太子旁边的,是位笑容甜美、小脸圆润的少女。
她的年纪似乎只比易峟稍长一些,却身着一袭巫卜者常穿的服饰,繁复的图案与她那年轻朝气的脸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她增添了几分可爱而又别致的反差美。
少女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绚烂花朵,温暖而明媚,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她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