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uge.cn

赢子夜身姿卓然的站立在原地,同样也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慨然出声:

“【借粮】二字,可以成为我本次‘赈灾方案’的总纲,但我之所谓的‘借粮’,却和秦老想象的不一样,它是‘借’,却并非是真正的从民间去‘借’……”

听到此言,秦太鑫当即神情愕然。

他不知道赢子夜此话何意,何为是“借”,却又非真正的“借”?

那这到底算是“借”,还是不算“借”啊。

赢子夜此语,被暗室之中的诸葛亮等人听在耳里,同样是深感莫名、困惑。

他们不清楚赢子夜的方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站在门口偷听的秦洛兮,更是不得其解,不知道赢子夜的想法了。

她知道赢子夜素来思维天马行空,在内心盘算思考多时,却怎么也悟不透,赢子夜到底是什么意思。

“何为借,却又不是真正的借?”秦太鑫面色显得无比疑惑道。

赢子夜的话语再度悠悠飘出——

“当前,如果我没有估算错的话,蜀中所有百姓家中的存粮,官宦大族,豪绅富商家中的存粮加起来,得够蜀中所有人吃三年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吃不饱饭的,只是因为受了旱灾的影响,那一小部分的灾民而已。”

“既然粮食够用,那么现在赈灾的关键,则是如何去调配这已有的粮食资源,将现在蜀中有存粮的百姓家中的粮食拿出来,供灾民现阶段使用。帮他们度过危机。”

诸葛亮听到此言,刚才还略显黯然的目光,顿时显得明朗起来,不过眼眸中,仍然是有着一丝疑惑之色飘过。

如果在不动用军粮这个大前提之下,要想赈灾,自然只能是在现阶段的存粮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调配。

说白了,他们现在正在做的所有有关筹粮赈灾的事情,其实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个事项在开展。

无论是鼓励大家捐赠、买粮、还是征收……都是如此。

但是,收效甚微啊。

在这个过程之中,诸葛亮自然也想到了其他的种种法。

然而,经过自己的推演论断,这些方法之于现在的粮食资源的调配,基本上都是行不通的。

无论是强征也好,还是买粮也好,都已经是验证过,不可行。

而赢子夜口中轻描淡写的一个借字,如何去借,找谁借?

现在的情况是,花钱购买,大家都不愿意把粮食拿出来卖,更不要说去“借”粮了。

难啊!

不过诸葛亮认为,对方竟然能抛出这个解决方案,且是在对方深思熟虑之后说出来的,这里所谓的“借”,可能和自己所理解的“借”,一定是有某些不一样的地方。

而在诸葛亮旁边坐着的姜维,则是神情显得无比诧异。

蜀中现在百姓家的存粮加起来,够整个蜀中百姓吃三到五年,这是他和诸葛丞相,经过了大半年的调查、走访,收集汇总各地衙门的信息得出来的结论。

这个结论,如果不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能接触到这一块的统计数据,一般人很难知道具体的数额。

而一墙之隔的赢子夜,竟然轻描淡写的将他们大半年的调查结论,轻而易举的说出来,这着实让得姜维感到心惊。

……

听到赢子夜此言,在一旁坐着的秦太鑫,当即是长舒了一口气,他连忙道:

“子夜所说的意思,直指问题的关键,我们既然无法迅速的在土地里生出粮食来,而当前根据我们朝廷的推算,蜀中的粮食总存量加起来,的确能够帮我们应对当前的危机,事实上,现在朝廷也正是这样做的,无论他们的措施怎样,其实说到根子上,也就是希望能将有存粮的家庭的粮食拿出来,重新调配——但是……”

秦太鑫随即话锋一转道:

“这个事情,无论是买粮也好,鼓励捐赠也好,官府征收也好,几乎都不可行,更别说去借了,老夫想知道,子夜所说的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借’法?”

赢子夜将手中的酒杯放回到桌案之上,再度缓缓踱步,他来到秦太鑫的跟前,朗声问道:

“秦老认为,如果我们当今的朝廷,且先不说我们的朝廷,国库有没有这么多钱,假使有,我们以当前的市价,在市面上购粮,能不能买回这么多粮食应对灾情?”

秦太鑫认真思索了片刻,方才是艰难的吐出了一个字:“难!”

赢子夜点了点头。

他深以为然。

因为现在的光景,在看不到旱灾什么时候会结束的情况之下,在老百姓的心中来说,粮食,尤其是存粮,比手里拿着钱,还要重要。

就算你是用市价,在他们手里购买,很多人其实也是不愿意把粮食拿出来卖掉的。

大灾之年,粮食就是命。

守住粮食,就是守住了命根子。

而钱?

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大灾之年,可能大多数的时候——

就是废铁一块,废纸一张。

却见赢子夜突然话锋一转,再度正色问到秦太鑫:“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用现在市价,一倍,两倍的价格,来购买粮食,那些原本不愿意卖掉粮食的人,会不会考虑出售?”

秦太鑫深吸了一口气,连忙道:“据我所知,这些年,诸葛丞相五次北伐,国库空虚,便是以当前的市价来购粮,钱币都不够,那来的这么多钱,以一倍两倍于市价的价格来买?”

赢子夜长叹了一声道:“我们现在探讨的,都是假设,我是说假如能够拿得出来这么多钱,以市价的一倍,甚至两倍,三倍的价格购粮,会不会有人买?”

“会!”

在一旁坐着的秦太鑫,几乎是斩钉截铁,言辞恳请的回答道。

随即,他再度正色看着赢子夜:“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蜀中的老百姓来说,如果这个利益足够大,如果卖了部分粮食,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情况下,他们是愿意出售的,就算后面真的粮荒了,他们有更多的钱,也能继续买粮。”

“如果换着是我,我也愿意!”

这……

在暗室中听着这一切的诸葛亮杨仪等五人,神情都是表现出万分的不解,这个问题,用得着说吗?

当前大家之所以,不愿意以市价出手卖粮,那是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粮食金贵。

如果这个利益足够大,两倍三倍的价格,谁会不愿意出售?

这几乎不用回答,是个人应该都会愿意。

而诸葛亮听着赢子夜的话,面色却是一直沉凝着。

他在内心中思忖着,赢子夜的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似乎想到了一点,却怎么也悟不透。

借粮,和两倍,三倍的市价购粮,这之中有必然的联系吗?!

当前的国库,连我们以正常价格购粮的钱币都不足,谈何两倍,三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