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往事 第3章 上门提亲

作者:二更王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4 21:01:47
最新网址:www.bquge.cn

陈平安今年27岁了,但却还没有结婚,当然前些年也有不少人上门提亲,不过那些女子大多是些胭脂俗粉,对,琴,棋,歌,画,诗词歌赋只知皮毛,陈平安根本看不上她们,婉拒了不少女子。

就在最近,州里的刺史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陈平安,碍于面子,陈平安也去看了一下,好看是好看,可惜没什么才华,只好婉拒了这门婚事。

可婉拒了一个刺史,还有无数人上门提亲,父母在信中也催促他尽早结婚,毕竟不少古代男子16~18岁就已经结婚了,而陈平安已经27岁了。

可陈平安是想要找一个富有才华的女子,或像薜涛一样精通诗词,或像蔡文姬一样精通歌赋,而不是一个外在美丽,内在空虚的女子。

陈平安自己也觉得自己年龄不小了,因此他找了当地著名的媒婆刘大婶。。

刘大婶来到县衙之后,便高兴的说道:小陈公子想找一个怎样的女子。

我说道:我想找一个富有才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比较精通的女子,他的父亲是不是高官,他家里是不是有钱,我都不在乎。

在古代两家成亲讲究门当户对,可陈平安却不这么认为,他家本来就是个普通家庭,即便他考上了进士,他也没有自傲,他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受到世俗的制约。

刘大婶笑着说道:小陈公子英俊潇洒,一表人才,想找个富有才华的女子简直不要太简单,我一定会给你找一个令你十分满意的女子。

我高兴的点了点头,然后拿出来一些银子送给他。

几天后刘大婶再次来到了县衙,她跟我说他找到了几位富有才华的女子,让我了解了解他们的信息。

刘大婶说:小陈公子江家有一女儿江小雨,她家是书香世家,她五岁学琴,八岁学诗,不仅窈窕可爱,并且富有才华。我点了点头,将这个人记下了,改日去看看。

后来我又发现了一个令我满意的女子,他是李家的独生女李映雪,不幸的是十三岁时父亲逝世,家道中落,原先的婚姻也被取消,今年十七岁,经历了许多磨难。好在她自幼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后来我也从熟人口里得知,在那四年里他一直在练习琴棋书画,她令我感到很满意,因此也将她记了下来。

彼时的社会不像明清那样封建,女子只能待在深闺中不能见人,陈平安见他们一面也不算坏了礼俗。

陈平安先见了李映雪,或许是被他凄凉的人生所感动,或许是其它的原因。

初见李映雪时她确实人如其名,像雪一样洁白,身着素衣,一身洁白,恍若天上的仙子,一尘不染,我立刻就被他吸引住了,他手上虽然有茧,但却难掩他的诗书气质。我高兴的说道:你可愿与我为妻。

李映雪有些发懵,因为这也太快了,但她还是红着脸的点了点头,很明显他也很中意我。

我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连忙抱歉道:我刚刚有些冲失礼了,但我确实想娶你为妻。

李映雪细声说道:我也愿意。

我送了一个发簪给她,告诉了她我的地址。

我将这件事告诉了我的父母,我内心里是希望他们同意,如果他们不同意的话我或许也会娶李映雪。不过还好父母很赞成,毕竟儿子已经混的这么好了,他们也不想过多的干预我的生活。

又过了几天,父母来到了饶兴县,我和我父母一起去李映雪家提亲,她的母亲也很同意这门婚事,于是两家约定好了何时成婚。

我曾经劝父母跟我一起到饶新县定居,但他们不同意,这次我就借着帮我管理家事的理由,让他们在这里定居,他们也高兴的同意了。

我和李映雪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即七夕节成婚了,我很喜欢他的气质和才华,也喜欢她的一身洁白。

一开始我还担心婆媳之间会闹矛盾,但事实却是我多虑了,我的母亲是一位大度的人,她也很孝顺。这令我不用操心家室,可以安心工作。

婚后我给他安排了几位丫鬟,替他完成家里的累活脏活,我不需要他帮我干活,我只希望他每天能陪我聊聊诗词,弹弹歌赋便够了。

虽然我给他安排了许多丫鬟,但她有时也会做些活,我给他的零花钱,一部分她会存起来,一部分拿去买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以至于我每次向他提问时,他总能答出来。他有时也会帮我出出主意,帮我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能娶她我真的感觉三生有幸。

我不像我的那些朋友那样三妻四妾,因为我感觉有她一个便够了。我们过着或凭几学书,或从余问古事的生活,我们有时也会以菊花以稻草为意象创作一首诗,当时我在吟诗时,他也会弹琴为我伴奏,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快乐,我比归有光更幸福,我的妻子身体比较硬朗,而我也成功考上了进士,估计再过个三五年就可以迁到京都当官。

我在饶溪县当官兢兢业业,经常向老前辈提问,在饶兴县发展水利,开荒垦田,深得百姓爱戴,很快就升任为县长,毕竟如今政治清明,有才干的话,还是可以晋升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