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导演时代 第36章 谣言和争执

作者:魏不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1 02:08:52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对贾宏声来说,

今天,真是哪儿哪儿瞧着都顺眼无比。

不仅是前一夜,他终于得偿所愿,

睡了心爱的娟妹。

还有几则关于时寻的消息也让他异常兴奋。

兴奋到狂躁的那种。

大抵也是压抑太久了。

总想看别人的笑话,自己反倒成了笑话。

这段时间,他真的很郁闷。

某人拍了长片处女作。

好评一片。

来他们中戏放的时候,也是如此。

就连几个素爱持些门户之见的老教授,都当众大加赞扬。

那几天,说实话,贾宏声都不想出门。

走在马路上,别人多看自己一眼。

他都总觉得像是一种嘲讽。

但现在,

不一样了。

他听说,

电影局已经给这孙子的电影禁映了。

不光如此,

还不允许他去国外参展。

这也就意味着,时寻十有八九要赔本。

而且,不光是可能赔钱的问题。

下部片子,他也别想轻易拍了。

而更让贾宏声喜悦的还是另一则消息。

时寻准备违背上面的命令,将片子送去参展。

但是,威尼斯把他给拒了。

连一些小的电影节都没有入围。

一开始,

贾宏声对此也有些怀疑。

想着不能够吧。

尽管再嫌时寻恶心。

片子的反响却是实打实的。

怎么也不至于混到这份上吧。

于是,

他托人打探了一下。

反正据说是八九不离十。

一下子,他那个心,怒放的没边了。

仇人这么惨,很难不欧耶。

——

搬到教职工宿舍之后,时寻拉了一条电话线。

这会儿,对着听筒,时寻也在解释。

电话是楼叶打来的,他在魔都也听到谣传了。

遂,来问候一下。

“没有,你都听谁说的。”

“瞎传。”

“我哪个电影节都没投。”

“早就说了,奔着明年柏林去的。”

——

挂了电话,没多久,王晓率也打来了。

上来就是一句叹。

“老时,你想开点。”

时寻也是无奈:“我想开个屁啊。”

“别听那些有的没的。”

“哥们儿心情好着呢。”

时寻最近心情确实不错。

三天前,汤臣电影公司的徐枫给他打了电话。

确定合作。

七月末,她就会带着团队来京城,双方详谈。

和许晴之间,最近关系也进展火热。

时寻本不想那么快。

因为有些东西,他也还不确定。

没想明白的感觉,他不喜欢自己是这样的状态。

但男女之间,关系的升温,真的奇怪的很。

一步一步的试探之中,

好像不知不觉的就推进了。

尤其另一方主动的情况下。

一些相对亲密的行为,现如今,好像双方都已经觉得理所当然了。

昨夜,舞会结束。

在一同前往宿舍的路上,路过的那一段没有灯光,漆黑一片的小树林旁。

她还趁时寻不注意,偷摸吻了他脸颊一下。

——

七月末,徐枫带着团队如约而至。

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聊的都算比较投机。

但也有一些不太投机的。

比如剧本方面。

时寻坚持自己带着几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进行剧本创作,原著作者李碧华为辅。

徐枫则希望以李碧华为核心组建编剧团队。

当然,这都算小分歧。

两人都不想浪费时间,加上时寻的初稿确实精彩,连李碧华本人也没意见,所以很快也就定下了以时寻的意见为主。

但,对于主要演员的选用上,两人争的很厉害。

男一号,徐枫想用尊龙。

理由是两个。

形象合适,末代皇帝中精彩的表演,十分适合程蝶衣这个人物形象。

要刚有刚,要柔有柔。

另外,有一家国外的投资公司那边也倾向尊龙。

这部戏,投资比较大,暂定得一千五百万~两千万人民币。

除了徐枫的汤臣电影公司。

她还引入了两家投资方。

一家香江公司,一家东南亚的资本。

后者占的份额比较大,意见必须得尊重。

大陆这边,因为时寻的原因,青影厂也参与了进来。

时寻则想要张国荣来演,很轴。

甚至说出了‘不作第二人想。‘

徐枫也不是对张国荣这个人有什么意见。

她就是单纯觉得不合适。

这天下午的会议室里。

两人的争论,依旧在继续。

“张国荣一贯是个英气勃勃的小生形象,眉毛又粗又直,身型也不够纤巧,与程蝶衣的气质,相差甚远。”

她说的其实时寻也能理解。

这时候,张国荣的大众影视形象,确实就是这样。

原时空,没演程蝶衣之前,大伙也都拿不准他能否演好这个角色

包括凯子本人也都倾向尊龙。

只是后来,没谈妥,才重新找到张国荣。

“而且他是香江人,国语很烂,毫无戏曲基础。”

“你为什么要对他这么坚持呢?”

徐枫是既不理解也无奈。

好几天了,软的硬的,说了个遍,就是说不通。

个中原因,时寻自然没办法直说。

总不能说,人家确实演出了最好的程蝶衣。

他也清楚,在这个问题上,自己或多或少有些先入为主。

于徐枫而言,确实,她又没看过原片。

但没办法,这个角色太重要,时寻赌不起。

不可能放着一个成功的例子不用。

“可能就是感觉他合适吧,伱非要我说那么具体,我也很难形容,这么说吧,或许,尊龙未必不可以,但张国荣不来程蝶衣,我总觉得就算拍出来,也会少些灵魂。”

“至于你说的那些,不是没有道理,但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眉毛可以修整,身型不是不能改变,演员为了符合角色形象,胖了瘦,瘦了胖,从来都是如此。”

“普通话也可以练,实在不行,后期也可以配音。”

“至于气质,他在胭脂扣里的人物形象,和他过去的影视形象,差距也很大,他演的不也挺不错。”

“那能一样吗?”

“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都是一个道理。”

双方不免都带了点情绪。

徐枫也有些烦。

她觉得时寻有点太执拗了。

这种执拗。

有时候,她很欣赏。

有时候,却很令人讨厌。

但无论如何,

目前也没办法在导演的人选上进行更替了。

合同已经签了。

北电的那个郑栋天是个老滑头,怕他学生吃亏,请了一帮人,手把手盯着的。

违约代价很大。

而且,时寻也作为投资人,投了五十万人民币。

后续要筹备确定的事情还有很多,要定的演员也还有很多。

时间,也属实耽搁不起。

但要就这么妥协,徐枫也不那么情愿。

她瞥了一眼在旁边安静不作声的李碧华:

“你怎么看?”

“我也觉得,张国荣是挺合适的。”

李碧华本身就是是张国容的粉丝来着。

看到张国荣在胭脂扣里面的表演她就十分喜欢。

据说,后来她写书的时候,笔下的许多俊朗的男性角色,基本都是下意识照着张国荣写的,包括程蝶衣。

但她也清楚自己就是个打酱油的编剧。

不好参与这种导演和制片人之间的争论,所以,前面都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下徐枫主动问,她也直言不讳。

也算是给了徐枫一个台阶下。

“唉!”

“好吧好吧好吧,那就先给他们公司发份邀约看看。”

“看人家那边具体怎么说。”

“万一人家还不乐意来呢。”

“咱们在这里争,也没有意义。”

目前,两岸三地,演员当中,张国荣确实算个大咖。

影视歌多栖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家也真未准瞧得上内地的土鳖剧组。

至少在她看来,是这样的。

“其他角色,咱们也不用争了,就按开始说的,直接搞一个试镜会。”

“我觉得合适的演员,我邀约,你觉得合适的演员,你邀约。”

“到时候,看效果,谁合适,定谁。”

“可以。”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