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导演时代 第2章 拍摄进行时

作者:魏不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0 01:55:31
最新网址:www.bquge.cn

他要拍的短片名字叫做‘犯罪分子’。

后世一位叫陈耳的导演拍的。

这是他电影学院毕业时候的处女作。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过。

名气上相对而言,确实也不算大。

仅仅是入围了费朗德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釜山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加拿大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国际电影节、纽约大学电影节短片单元。

但在后世,这部短片,号称是‘北电史上最牛的学生作业。’

用宁昊的话说,这是一部非常有个人气质的市场化电影,也是他看过的最好的学生毕业作品。

一位孟姓教授甚至认为他是陈耳所有片子里,最好的一部。

故事简单来说,

讲的是一个‘法与情’的故事。

一个母亲重病,走投无路的秃子。

某一天,

摆在他面前,

只剩两个选择。

违法,救母亲。

不违法,看着母亲去死。

他选择了违法。

而在一众人的包庇下,

最终,他没有被警察抓到,而是逃之夭夭。

原片取景在魔都,对话用的方言。

成本问题,加上时寻觉得这部片子的优点主要在两个部分。

一个是故事对人性的展现。

一个是对光影的运用。

其他细节有区别,无伤大雅,他准备就在京城拍。

短片主场景有三个,医院、秃子工作的照相馆、秃子的家。

三个场地,时寻也联系好了。

‘家’用的是许桐君老师装修的很有小资气息的老房子。

许老师劝不动他,跟他聊了之后,主动提供的帮忙。

照相馆则是之前合作过的,跟老板很熟。

老板知道他要拍短片用,很爽快地答应了,一毛钱都不收。

医院稍微麻烦一点,主要时寻能支付的场租实在有限,被拒绝了很多次。

最后还是谢小经老师听说了。

帮忙找了一个在昌平县医院工作的亲戚,答应到时候部分空闲的科室可以给他用一天,才算解决。

其实,时寻上周就计划开机了。

但许桐君老师帮他向学院申请的无偿的拍摄设备,手续走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今天才彻底定下,预计下周一才能拿到手。

也就是最快大后天可以开机。

总算是定了日子,时寻也心满意足。

有老师就是好啊。

他前期筹备做的很充分,胶片都买好了。

要是忽然学校不让用,又得多一笔租机器的开支,还耽误时间。

这会儿,从郑老师办公室出来,他准备去通知一下几位主要演员。

男主角他找的是84级的师哥王智汶。

演技没的说。

唯独这会有点太小鲜肉,但问题也不大。

到时候,上个老气一点的妆造,再剃秃,效果也就来了。

女主角他找的85级表演系干部进修班的同学赵静。

这也算他剧组里的角儿,进电影学院前,就是知名影视演员了,代表作:海之恋、笔中情、街上流行红裙子。

颜值没得说,这会儿刚三十。

或许是结婚了的关系,知性气息拉满。

演医生的是85级进修班的唐果强同学,懂的都懂,奶油小生的出处。

时寻去他们班找赵静的时候,他觉得故事有意思,主动想来客串一下。

本来他更想演的是那个报纸摊大叔,觉得这个人物很有思辨性。

明明被主角帮了,最后却成了举报主角的人。

但他这会儿太帅,年龄也不符。

最后,还是让他55年出生,面相天生显老的同班同学‘梁童育’来演。

这也是个名演员,79年就在“情天恨海”里面演过朱义。

啧,也就是同学,不然按部就班的来。

时寻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跟他们合作。

关键,还不要钱。

啧。

主角的弟弟用的87级师弟刘岷,他后来改名了叫‘刘一君’。

烧报纸摊的两位街溜子,请的也是刘岷的同班同学,‘张小童’和‘张建新’。

这俩后来都改名了,一个叫张家义。

一个叫张梓建。

对,就是那个‘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客串的小护士是87级学妹‘孔琳’。

诸位还记得大明湖畔的‘移花宫宫主邀月吗?’。

就她演的。

这会儿是个肤色微黑的火柴妞。

“汶哥,定了,我这边准备下周一开机哈。”

“凤儿,哟,静姐您也在啊,那刚好,定了哈,下周一。”

“强哥,梁哥。”

“小刘、小童、小张。”

“定了哈,周一见。”

——

1987年,十一月二日,农历九月初一。

周一,大吉。

时寻的‘犯罪分子’正式开机。

学生时代,自然也没有各种开机仪式拜神的说法。

其实这都是香江那边传过来的。

时寻的摄制组,也是薅的同学,叫了好兄弟王锐当助手,娄叶来当摄影。

但时寻发现这货有个毛病,也不知是紧张,还是帕金森犯了。

手老抖,画面晃的厉害,干脆叫上了胡雪杨协助。

剧情不算复杂,演员也给力。

加上前期特意排练了一下的关系,进度很快。

七天就拍完了。

胶片和成片耗费比成功控制在了1:2。

电影学院的大家庭就是好。

拍完之后,后期制作方面郑栋天老师也主动帮忙联系。

这会儿北电的青年电影制片厂长李宁是郑老师的铁瓷。

象征收了点钱,就把后期制作接过来了。

末了,时寻竟然还剩了千把块。

留着打算寄到电影节的邮费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

时寻趁着周末找了个东北馆子请全体人员吃了个饭。

酒过三巡,喝的五迷三道。

张小童跟张建新喝多了,俩倒霉孩子搁那儿打架。

孔琳在旁边起哄。

唐果强则搂着时寻的肩膀,借着醉意笑着说:“导演,下回有好的角色,可得想着点我哈。”

这倒不是纯客套或是开玩笑。

这次合作,他对时寻刮目相看,简直天生就是干导演的料。

本来选择参演,一个是觉得人物有意思,一个是帮同学。

但实际合作了之后,他发现时寻除了一开始有点不熟悉,很快就掌握了拍摄情况。

而且,对于自己想要的感觉,十分敏锐,把握十分精准。

尤其是拍摄后期给演员说戏。

完全就是一派成熟导演的架势。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智汶跟赵静饰演的小张交代后事的那场戏。

无论构图,调度还是演员状态都非常绝。

还有影片结尾主角那抹笑。

当时王智汶一直拿捏不好那种感觉。

毕竟这会儿年轻,还没有那么多实践的经验。

时寻直接画了一个表情,给王智汶讲解。

最后,出来的效果,真叫一个不明觉厉。

真不比那些大导演拍出来的东西逊色多少。

“肯定啊,只要合适,不找你们老哥几个还能找谁呢。”

时寻也笑,他一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