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朱标都看得目不转睛,蓝玉等人说一句,他就跟着点头一下,似乎很认可几人说的。
朱雄英摇了摇头,看了一下头顶的太阳,打算带他们到处走走。
但让几人先不要动,他去旁边买了几瓶屌丝饮料。
俗话说冰镇如国窖,常温如马尿,他就爱这一口。
当他出来的时候,几人还在那里左看看右看看,朱雄英将饮料递给了他们。
教他们如何打开,几人喝了一口后,蓝玉表示回去的时候也要带点走。
朱雄英感觉他是在搞批发的,看到啥想要啥。
随着几人启程,注意力便被其他东西吸引了。
虽然刚刚在楼上看到过那些高楼大厦,但站在底下才知道,是多么的高大,一栋栋大楼还在阳光下反光。
蓝玉不由得念叨,将那反光的东西带回去也能卖天价了。
朱标则是看向了马路上的车流,有些是开着的,看得到里面坐着的人。
有些是关着的,也不知道他们受得了受不了,那么热。
他倒是听娘说过,里面空间不大,但也能坐几个人,似乎坐起来还不错。
当一辆公交车驶过的时候,蓝玉等人眼睛都瞪出来了,塞的满满当当的人。
这玩意儿要是拿去运送士兵粮草的话,得装老些了。
但他们紧记着朱雄英的吩咐,除了偶尔说一句外,全部都记在了心里。
打算没人的时候问问朱雄英,这东西能不能带回去。
毕竟他们偶尔遇见漂亮的女生会看一看,但路过的人都会看他们。
朱雄英表示没办法,全是长发,还有胡子,不知道的以为是什么艺术家呢。
相比于朱标和蓝玉,三个侍卫眼里的震撼就更大了,他们觉得都是占了太孙的福。
太孙不愧是仙人,这个世界真好。
朱标和蓝玉收回了目光,开始看向街上的电动车和自行车。
他们觉得这东西也可以,每天骑着去上朝那不美死了!
几人一路走走停停,到了一条商业街,看着街边到处都是卖衣服的店铺,眼睛都瞪大了。
不时的有人进进出出,里面的灯光很亮。
当看到门口模特上身和下身的穿着,里面琳琅满目的小衣服的时候。
几个大男人罕见的红了脸,这东西也这么摆着卖的吗?
蓝玉走着走着就差点走进去了,要不是朱雄英拉着他出来,他怕不是还要上手。
朱标没有理他们,他只是看着那些店铺,与大明不同。
这里到处是吃饭的地方,居然还有卖包子的。
朱雄英见他的眼光一直盯着看,觉得他们怕是饿了。
带着几人一人买了三个大肉包,让他们边走边吃。
朱标心不在焉的咬了一口包子,肉还挺多:“雄英,这里的人,人人都可以吃这些吗?”
蓝玉几人闻言,当即安分下来。
朱雄英点了点头:“这里人人都可以买的起,像那些吃饭的地方,如果不想在家里吃,又或者懒得做的话,也都会出来吃”
朱标若有所思:“一条街这么多,能有生意吗?”
他觉得怕是有些生意不好,他都看到一两家好像没有开门。
朱雄英背着手走着,转头回答:“这就要看他们的手艺了,但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基本都是随机选择。
现在还好啦,等晚上的时候再带你们出来,那时候人才多,到处都是吃饭喝酒的”
朱标点了点头没在问,晚上一定要出来看看。
走着走着路过一所小学,围墙就在马路边,里面就是大操场。
看着那么多小孩整整齐齐的站着,几人停下脚步看了起来,旁边还有其他人一起。
当然了,在朱雄英看来,一点都不整齐。
当朱标等人有些失神,如果这些小孩换成他们这个年纪的话。
看起来就像是一支支军队了,这是什么地方?
不懂就问,朱标就问了出来。
朱雄英看了一眼其他人,用他们能听到的声音说到:“这是小学,这里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国家每一个孩子都得接受教育,不然就是违法!”
朱标等人不敢置信:“每一个?那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识字?还得学九年?”
他们觉得不可思议,都说十年寒窗苦读,换做大明的话,他们读完都该成家了。
朱雄英点头:“对啊,若是再过几十年,这个国家十几万万的人,每一个都识字。
而且这只是小学,读六年,还有中学,读三年,加在一起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算是免费的,国家出银子。
上面就要考试,高中读三年,在考试,大学读四年,基本上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再读了。
少部分学习好的,想再考的,考上了还读两年到五年的。
不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再读,就要自己出银子了,但也不贵,真要读的话,基本上都能读。
而且听说有些地方都开始十二年义务教育了”
几人听的感觉像是天方夜谭,读那么久?得学多少东西啊!
朱标转头问到:“他们读那么久,不成亲吗?”
对大明来说,人口才是一切,有人口就有土地,就有税收。
朱雄英点点头,又摇摇头,神情低落:“要结,但基本都是十八岁以后了。
医学研究,结婚早了,生孩子早了对身体不好,就像娘亲,像皇奶奶”
朱标等人闻言,身体一抖,怎么还会有这种说法?那他的太子妃岂不是?
都怨他,所以娘差点就没了,他的太子妃也早早离开了他。
以前他还对允熥那孩子有些不喜,没想到是这个样子,朱标沉默了。
蓝玉也沉默了,他第一次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头,眼里有心伤心。
这时候朱雄英是他的外甥孙,没有太孙。
朱标摇摇头,将心底的伤心压下:“雄英刚刚说,这个国家有十几万万?就是十几亿?”
朱雄英点点头:“一个零头就是大明的全部人口了”
蓝玉吃惊不已,连忙问到:“那他们是怎么养活这么多人的?靠土豆和红薯?”
朱雄英转身再次向前走去:“也不是,现在已经过了靠土豆红薯的时候了。
他们吃的都是大米饭,顿顿有肉,土豆红薯只是偶尔吃吃,在乡下都是用来喂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