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赌局 第9章 大教堂;9.2 希拉尔达大教堂

作者:隐者无一 分类:女生 更新时间:2024-06-23 18:22:28
最新网址:www.bquge.cn

9.2希拉尔达大教堂

神智恢复后,安娜发现,自己躺在教会病床上。

安娜在塞维利亚大教堂的收容中心养病4个月。

期间,服用过不同神父不同医生提供的各种苦涩难咽的药物。

但是,安娜的健康状态始终没有任何好转。

1541年5月24日,安娜接受洗礼正式加入天主教,被编入教籍,成为修女。

成为修女的直接原因是,一名年迈神父察看过安娜病情后,粗鲁地说出安娜听过许多遍但令她十分反感的诊断结论,

“这个黄脸婆活不过6个月了。”

安娜挣扎站起身,带着倔强,郑重向大家宣布:

“我至少还可以活12个月!

我也可以工作。

我希望加入天主教,成为神职人员,向信众服务!”

公元8世纪前,塞维利亚是西哥特王国的南方中心。

现在的大教堂地址上,曾经,建有一座小教堂。

哈里发帝国时期,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大部,捣毁了小教堂,修建了一座小清真寺。

公元1097年,莱昂王国占领塞维利亚,把小清真寺简单改建成天主教堂。

公元1184年,来自北非摩洛哥地区的摩尔人占领了塞维利亚,天主教堂毁于战火。

1184-1198年,摩尔人在教堂基址上建造了一座雄伟的大清真寺。

1248年,卡斯蒂利亚国王“圣者”费尔南多三世在“光复战争”中收复塞维利亚,赶走了摩尔人。

光复后的塞维利亚,需要一座大教堂,于是,原大清真寺被改造成天主教堂。

随着天主教王国统一半岛,塞维利亚修建了工程浩大的船坞和城堡,逐渐繁荣兴盛。

自大航海时代起,塞维利亚一度垄断了从新大陆掠夺来的商品贸易,成为集散中心。

公元1356年,大清真寺在地震中倒塌,仅有部分建筑幸存了下来。

1401年起,教会在清真寺旧址上重建了一座宏伟的教堂,主体工程于1517年完工,一度成为世界最大教堂(现为世界第三大教堂)。

现塞维利亚大教堂是15-19世纪在原清真寺基础上修建的“希拉尔达大教堂”。

希拉尔达大教堂由五座哥特式殿堂组成:主礼拜堂、王室座堂、圣母礼拜堂、罗雷亚斯女神礼拜堂、圣器室。

各殿堂以交叉的宽广回廊相连。

教堂内外装修从15世纪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所以日常祈祷仪式都根据工程要求轮流安排在不同殿堂大厅进行。

主礼拜堂的祭坛供奉着塞维利亚守护神“国王圣母”,祭坛浮雕了基督生平36个场景,装饰极为华丽。

礼拜堂栅栏为雕刻繁复的犹太银匠式风格,管风琴为巴洛克风格,唱诗班坐席是穆德哈尔风格。

圣器室是希拉尔达大教堂的附属建筑,完工于1543年,收藏了各种各样华丽珍贵的帷幔、法衣、赞美诗集、唱诗班用的经书架等宗教艺术品和绘画等艺术珍宝。

主圣器室内收藏了各种圣物盒、金银器皿、圣龛等藏品,最珍贵的,是一座7.8米高、带有复杂花纹装饰的15枝大烛台。

在另一间圣器室内,保存着西班牙著名绘画大师莫雷罗、戈雅等人的作品。

公元1516-1523年,教会把大清真寺宣礼塔加高了22米,改建成教堂钟楼。

原宣礼塔上4个象征着法蒂玛之手的圆球,被换成了青铜风向标。

1565-1568年,艺术家在塔顶铸造了高3.5米的塞维利亚胜利女神希拉尔达青铜像。

铜像左手握盾牌,右手持棕榈叶。

教堂北侧的橘园和阿拉伯喷泉,是旧清真寺遗迹。

橘园北侧,毗邻大教堂,天主教会建了四栋简易建筑,分别是教会图书馆、修女院、修道院和孤儿院。

希拉尔达大教堂位于圣十字区,原犹太人聚居区,周边主要是白色墙面的犹太民居。

大教堂南,圣女广场东侧是塞维利亚王宫,西侧大街对面,是几座贵族庄园。

大教堂的主门,在西侧正中,被称作“圣母升天门”。

门楣上雕刻着传统哥特风格圣母升天浮雕,两旁,装饰有圣徒雕像。

由于雕刻工艺纷繁复杂,施工直到19世纪末才完工。

平日,信众进出教堂都是通过西侧另两座门。

西侧另两座大门分别是洗礼之门和诞生之门,均建造于1434年前后,是大教堂工程中最古老部分,门楣上,分别雕刻着耶稣受洗礼和耶稣诞生。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