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赌局 第3章 生死局;3.1 港口城市加地斯

作者:隐者无一 分类:女生 更新时间:2024-06-07 16:10:43
最新网址:www.bquge.cn

赌徒的失利,无外乎两种典型场景:1、打出一副臭牌后,懊悔不迭,于是急于扳回,最终丧失理智,陷入不计概率的蛮博;2、打出一副好牌后,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自认为是赌神了,于是开始“表演/炫技”,最终被自己营造的不切实际的虚幻所蒙蔽,陷入场景1。

3.1港口城市加地斯

赌博,是在信息不完整局势下的一种冒险型决策博弈。

由于决策者收集到的信息不可能100%完整且准确,所以,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因此,技巧上成为决策高手的最基础认知就是:一副牌的输赢左右不了整个赌局,而“同样对待每一副牌(保持强大而稳定的心理平衡)”才是致胜关键。

伊比利亚半岛(现西班牙葡萄牙地区)地形奇特复杂,多山。

由于有绵延开放的海岸线,从公元前5000年石器时代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凯尔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罗马帝国)、西哥特人、阿拉伯人入侵与移民。

入侵者相继为半岛带来冶炼、种植、酿酒、食品加工、文字、宗教、音乐、雕塑、城市设施、建筑工艺等各种生产技术,形成了特有的混血民族和多元文化。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从南占领大部地区,形成了大小几十个王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王国,也有北部信仰天主教的西哥特王国)混战的局面。

8-15世纪,天主教徒的光复战争从北向南蔓延,阿斯图里亚斯、莱昂、卡斯帝利亚、纳瓦拉、阿拉贡、葡萄牙、加泰罗尼亚等王国势力逐渐壮大。

到13世纪中期,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仅剩格拉纳达一个据点以向卡斯帝利亚国王纳贡称臣方式苟延残喘。

1469年,卡斯帝利亚公主伊莎贝拉与阿拉贡王子费尔南多结婚,联姻使两个王国合并壮大。

1492年,卡斯帝利亚与阿拉贡联军征服了格拉纳达,把阿拉伯人赶出了半岛。

卡斯帝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与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被罗马教廷尊称为天主教双王。

在1492年大航海时代之前,卡斯帝利亚王国只拥有两座主要港口:塞维利亚、巴伦西亚。

一方面,国家的海洋军事战略是防御来自直布罗陀海峡对面伊斯兰教徒的侵犯;另一方面,王室忙于征战半岛内部,没有意识到跨越茫茫大洋还有那么多财富。

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巴塞罗那港属于加泰罗尼亚地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被加泰罗尼亚王国统治了几个世纪,直到1498年才被卡斯帝利亚军队收复,实现了西班牙统一。

1492年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非洲开垦了大片殖民地。从大航海时代起,西班牙开始大力建设港口,发起了与葡萄牙的海权竞争。

塞维利亚是内河港口,船舶出航需要沿河道行驶100公里才能驶入大海,所以西班牙皇室花重金把沿海且面向大西洋的加地斯打造成新兴的首要海港。

加地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海岸线上,属安达卢西亚地区,11世纪初被卡斯帝利亚王国收复,北距塞维利亚105公里,西北距维尔瓦120公里,东距马拉加140公里。

没有建成海港之前,加地斯只是距离海岸线6公里的国道上的一座小型要塞。

这座小要塞常规驻军50人,归阿尔赫西拉斯管辖,战争时期能够驻扎500-800军队,成为抵御海上入侵的堡垒。

要塞旁十几米的山坡上建有一座烽火台,用于在发现入侵者后向各方报信求援。

现在的加地斯市是海岸线上一块突出的边长约4公里的四方形半岛。

大航海时代前,这块半岛三面环海,易攻难守,缺乏(陆战)军事价值。由于海拔较低,灾年还易遭受海潮侵袭。

那座小要塞就是为了防范侵略者登陆偷袭而修建在海拔150米高的山坡上的,能够远远眺望到半岛军情。

阿拉伯人曾经在加地斯半岛建立过粗糙的寨垒,11世纪时,被卡斯帝利亚军队彻底捣毁烧光。

加地斯半岛内原有两座小渔村,一个在东北角,一个在西南角。

东北角曾经是整块半岛风水最好的地段,渔民富足而幸福。

但画风一转,大航海时代后,政府军来了,征用了东北角渔村地皮建设深水海港,强拆并且拒绝提供补偿。

这座小渔村的渔民不得不向东迁移到半岛外距海港3公里远的贫瘠海滩,成为加地斯第一座贫民窟。

西南角小渔村的滩涂不如东北角渔村出海便利。但是,自从半岛东北角被征用建设港口后,这里的捕鱼业明显红火起来。

一部分原住东北角渔村的手工业者不愿意随渔夫迁移到半岛外3公里远的贫瘠新址,于是搬迁到西南角渔村附近,逐渐形成了一个手工业者聚居区。

为了控制港口,皇室毗邻海港建设市政厅、军营、造船厂、大教堂等设施。

随着港口通航,加地斯的商业贸易逐渐发达起来,相应,各种加工厂、原材料作坊、市场、餐饮、食宿和服务业(包括剧院、赌场、妓院、典当行、高利贷等)一层层依托政府设施从东北角向西、南、西南三个方向辐射。

在港口附近,则聚集了依托外贸的运输业和旅游业。

加地斯唯一一座孤儿院位于半岛外4公里处,距离小要塞2公里的山坡上,是一座古老修道院开设的下属机构。这座修道院的历史比小要塞还要悠久。

加地斯有两座贫民窟,一座是半岛外的小渔村新址,这里除了被迫搬迁来的穷苦渔民外,还聚居了一些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另一座贫民窟在半岛南端大教堂附近,主要散居着靠教堂救济生存的来自各地的流浪汉,很多吉普赛人也定期聚集到那里。

加地斯有三座难民营,分别位于港口外的南侧、西侧、西北。

其中,苦力难民营位于港口西约1公里,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为主,主要职业是建筑业短工、造船业短工和码头苦力。

凯尔特难民营位于港口南的造船厂附近,以凯尔特人、哥特人、摩尔人为主,主要职业是造船和建筑技工。

混杂难民营位于港口西北半岛外,距离港口约1.5公里的商道旁,以交通运输业为生的阿拉伯人为主,也有部分被另外两座难民营拒绝进入的吉普赛人。

这座难民营混杂了各种流氓和混混,包括被另外两座难民营驱逐的行为不端分子。

这里除了穷苦阿拉伯人外,聚集了小偷、抢劫犯、黑社会打手,还有从事妓院生意的各年龄段女人。

前两座难民营治安都很好,尽管政府和军队根本不管穷人区的秩序,但内部帮派组织负责维持整个居住区的安全,不法分子或者居心不良人员一进辖区,会立刻遭到民团盘查。所以,尽管这两座难民营居民都非常贫穷,却全都夜不闭户。

安德烈带领安娜去过苦力难民营和凯尔特难民营,施舍过财务。

但是,安德烈对混杂难民营印象十分糟糕。

很久前安德烈曾经步行路过混杂难民营,由于天色稍晚,他在难民营外商道遭遇一伙歹徒抢劫,挨了一顿胖揍,还被抢光了身上全部财物。于是安德烈就每每称呼那座难民营为“杂种难民营”,尽量远远躲开并避免在那附近逗留。

安娜住在西南角渔村附近的手工业者聚居区;安德烈住在半岛西北部的餐饮服务区,靠近未建成的大歌剧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