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餐厅后,郭超仁并没有着急赶过去项目工地那边。
而是让大龙车他过去港岛。
他打算到远东交易所看看。
了解一下如今股市情况。
好为公司日后上市做准备。
1969年期间,香江还没有红磡隧道,从九龙半岛想过去港岛唯一途径只能开车上船过渡。
不然就得坐直升机或者游水、从天星码头坐电车过去。
红磡隧道1967年落实项目,1968年底确定设计方案,到了69年经过对方探测规划,才正式动工,要到1972年才能通车。
而建设这条隧道的发起人正是华资首富包玉岗,是他带领着华商多位富豪共同集资预计投资3-4亿港币建成。
而当中就有郭超仁父亲以永生集团名义投入2000万港币到这个项目,另外还有庄世坪的南洋银行、大生集团、华人置业等多位华商合资一个亿资金参与。
最初时候这些华商本来是不想投资的,因为他们都不看好这个项目的回报。包玉岗当初与港府谈条件时候,他们仅拥有40年的经营权而已。
在40年之后红磡隧道的经营权跟所有权就将无偿交出来。
按照当时香江存在的汽车保有量评估过,他们当时投入这么大笔资金进去,预计是需要十几年才可以回收成本。
而使用权仅有40年,剩余十几二十年才是赚钱时间,这么一算,算上通货膨胀的话,他们这条隧道投资是属于亏的。
毕竟在1969年这期间,他们2000万可是相当的大,完全足够拿来起建一个新楼盘,如此会让他们赚得更多,更加保值。
所以投资这个项目时候,包玉岗找到其他华商谈投资时,几乎所有华商都是拒绝投资。
就是一向民生项目必抢的英资商人,这次对红磡隧道建设这个项目不问不理。
这就看出当时没人看好这个项目,也没人愿意投资。
但当时包玉岗却十分坚定修建,在他看好不为赚钱,哪怕全是公益他也要修剪好这个隧道。
可当时他一个人的资金又不够,毕竟1969年时候三个亿非常大,当时李超人公司在上市时候才刚到一个亿市值。
现在嘛,算上他隐藏资产,顶天也是最多价值一个亿而已。
换句话来说,包玉岗当时能够拿出的港币是两亿多,这笔钱已经可以收购两个长江集团了。
但他眼睛不眨一下,坚决投资,因此他只好联系与他交情比较好的老友记去谈这件事情,只想让隧道项目可以动工。
最后在包玉岗劝说以及给出承诺之下,包括郭超仁父亲在内,和其他几位华商答应了他的要求,五人集资一个亿。
而包玉岗承诺日后隧道在交付使用之前,如果他们还是不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到时候包玉岗会全数吃下他们投资的份额,还会补上这笔钱的利息。
这才让郭超仁在内的人答应包玉岗,支持他开建这个项目。
当时郭超仁父亲还没有仙逝呢,不过在这个项目刚谈好不久后,他父亲就离开了。
在历史上其他参与投资红磡隧道的人确实在70年代初就纷纷向包玉岗要回投资金。
而郭超仁父亲那是已经离世,最后公司也出现大问题,在公司即将破产之前,他母亲也与包玉岗交易了份额。
最后整个隧道也变成了包玉岗一个独资投入,足足花了3.2亿港币,在1972年正式通车。
但这一世既然他掌权郭氏,那么他肯定不会撤回这个投资。
别人不知道,但他作为未来人重生回来,对红磡隧道的可观的收益怎么会不知道呢?
到了1972年香江股市进入超级大爆发,被香江人称为鱼刺捞饭时代,这期间只要你投钱入股市,那么肯定是必定赚钱的。
当时很多人都赚了大钱。
而汽车之前是有钱人的专属,属于地位、象征、身份的代名词,期间很多普通人炒股赚了钱也开始购买汽车。
香江的汽车开始不断增加,同时香江经济也是持续向好发展,各行业消费开始火热。
加上1972年红磡海底隧道开通之后,手中有钱的人也不少,经商的生意也好起来,不管是私人汽车还是货车都爆长。
这是包玉岗以及全港商人完全想不到的,结果是,包玉岗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成功回收了当初投入的3.2亿成本。
随后的30多年,红磡海底隧道也成为了香江岛与九龙主要交通大动脉,每天的车流量非常大,包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让当初不肯投资这个项目的华商、英资后悔莫及,对包玉岗日进斗金羡慕嫉妒恨。
半个小时郭超仁来到香江会,他大步走入里面。
他刚进入到里面,马上就有一群现场的经纪人围过来。
“先生,打算投资股市吗?”
“先生,我是银河证券经纪人,投资找我,提供内部料。”
“先生,投资肯定找美林啦,米国第一投行,投资专业知识强,我们会提供最好的投资选择给你参考的。”
“先生我是……。”
郭超仁知道他们是在揽生意而已,这种事情十分正常,他也没有因为被围着而生气。
“谢谢各位,我没有投资打算,我已经有专属经纪人。”郭超仁礼貌的回答着他们。
而大龙兄弟也站出来挡开他们,高大的身躯让这些经纪人心中生寒,同时他们也看出这两人是郭超仁的保镖。
能够带着保镖的人,也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很快,这些经纪人带着不舍的眼神纷纷离开。
而郭超仁望去交易版块,如今在香江会上市的公司仅有60家不够,其中大部分都是英资,而华资上市集团少而又少。
这年间香江证券市场基本上都被英资控死,华商想要上市无门,也因此香江的证券市场会这么内卷,远远比不上内陆上海。
不过很快这个情况就会被打破,再过几日时间,郭超仁知道由李兆福他们创立的(远东会)就会成立,到时候香江股市也将会迎来高速的发展。
而郭超仁之所以这段时间不着急去发展公司业务反而去将公司形象搞好就是为了上市。
他需要吃到第一波华资上市的红利,吃了这个头啖汤后再慢慢去发展也不迟。
远东会出现后,一方面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为华资提供了上市集资的渠道。
随着华资企业不断上市,也刺激了二级市场的交易量,股票交投日益火热,上市公司股价大幅度上涨。在投资者盲目投机、跟风追投之下,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远远不及股价的上涨的速度,多少公司上市后,从市值几千万迅速涨到几亿市值。
“少爷,你在看什么?”
小龙见郭超仁盯着前面的黑板望一动不动,好奇的问去他。
“小龙你看到了吗?”
“在这个黑板上全都是钱。”郭超仁指着黑板上的股票报价数据回答着小龙。
“钱?”
“少爷你眼花了吧?”小龙疑惑的摸着头望着黑板上数字。
“没错,这上面的数字可全都是金钱来的,你不懂。”
“郭贤侄?”
就在这时候,一道声音传到郭超仁耳中,郭超仁随着声音来源方向回头望过去。
“咦,胡叔,好巧啊。”
“郭贤侄,真是你啊,我还以为认错人呢,你是什么时候回来香江的?”
来人是香江电子业的大佬胡孝清,50年代中期引入德国蓝宝收音机进来香江销售起家。
后来在58年成立自己的电子业公司,并与R国索尼集团合作,生产兼组装、加工当时最先进的晶体管收音机。
从此之后成为香江电子业第一人,也被称为香江电子教父。
胡孝清与郭超仁父亲是好友,二人都是同期的企业家,理念也差不多,因此成为至交。
“胡叔,我刚刚回来没多久而已,学业完成就马上赶回来,毕竟我爹地不在,我得回来将他的基业好好保存下来。”
“好啊……好啊。”
“你肯回来接管家族生意就好,你妈咪这两年也不容易啊,不过最近我听说永生集团那几位股东又不老实了是吗,有什么需要尽管找胡叔,能帮的我都会帮。”胡孝清语气真诚的向郭超仁说着。
而郭超仁也感觉出他这话并不是客套话,对胡孝清也生出一些感激之情。
“胡叔您有心了,集团的事已经解决,那几位股东已经被我赶出去集团,永生现在是郭氏百分百控股。”郭超仁如实回答着。
“哦,郭氏百分百控股?”
“是的。”
“怎么回事,和胡叔说说。”
随后郭超仁与胡孝清二人离开香江会,来到一家咖啡厅坐下来闲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