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在这个世上。

除了嬴政之外,大秦天下再没有人能经他一礼。

忽然一股柔光自黑龙身上涌出,缓缓将胡亥整个人托起。

未有半句言语。

黑龙只是冲着胡亥微微颔首,做了一个点头动作。

凭着动作,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父皇,接下来就看儿臣治国吧。”

“儿臣必将带领大秦锐士,替您征战诸天,铸造仙国!”

“将大秦威名尽传四海,让您老享尽万世香火!”

...

正当胡亥与先帝的气运金龙,双方有一句没一句聊着。

与此同时。

招贤阁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英雄不问出处?这地方有点意思啊~”

招贤阁外。

一名穿着海蓝色衣袍的俊美青年出现。

他正看着阁外悬挂着的门联,怔怔入神。

二话不说。

美男子快步进入询问,“咳咳...请问管事的何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招贤阁也开张了一段时间。

该测试的人,也基本都测试过了。

再者,李斯选人的条件故意提高了!

也确实苛刻至极。

很多事情好处先到先得。

现在的朝廷官职空缺满了一大半,不用再招那么多人。

这个规则变难,也导致前来招贤阁的应试者,远不如过去那般应接不暇。

今日的招贤阁显得门罗可雀,也让李斯有了片刻休息的机会。

他这段时间暴瘦许多。

总算可以好好享受短暂的闲暇时光了。

“谁啊?若要受试,先在那里填表。”

面对到访的青年,李斯连眼睛都没睁开,懒洋洋指着桌上的竹简。

听闻此言,青年面露意外,拿起竹简打量了一番。

当即忍不住惊讶道:

“呵呵,还是真是别具一格。”

竹简上,乃是一份颇为简略的问卷。

上面标注了姓名,还有籍贯,以及特长优势等等,专门供应试者填写。

该问卷是胡亥为简化招贤阁的工作,特意设计出来的。

新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这种调查问卷式的取材法。

青年很感兴趣。

他便乐乐呵呵地抬笔写了起来。

片刻后,李斯看着竹简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面色古怪道:

“张良?好熟悉的名字。”

“等等!你是...”

李斯的面色猛地一变,认出对方的身份。

张良!

这不是小圣贤庄的“齐鲁三杰”吗?

他来这干什么?

李斯很清楚,此人并非简单之辈。

小圣贤庄作为儒家的聚集地,跟朝廷的关系很差。

张良到此,应该不是来投靠朝廷吧!

“许久不见啊张良阁下,没想到齐鲁三杰,居然也有报效朝廷的心思。”

“非也。”张良摇头笑道。

“那阁下是不安好心,前来探听虚实?”

李斯皮笑肉不笑,眸光紧紧地盯着张良。

那感觉,似是后者但凡敢轻举妄动,他便会出口叫人拿下。

“别紧张,李斯大人。”

“在下此来是单纯的好奇。”

张良笑着解释。

李斯闻言却不敢掉以轻心。

“好奇?这没什么值得你好奇的。”

“快走吧!”

李斯下了逐客令。

张良摇摇头,不假思索道:

“大人,在下特此前来,为见陛下一面。”

“见陛下?”

李斯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依旧拿捏不准对方的意思。

未等他继续追问,谁料张良态度坚定道:

“在下是认真的。”

“近日,百姓对陛下的呼声甚高。”

“东境灾情,朝廷处理得当,使数十万百姓得以饱腹。”

“齐鲁三晋之地,陛下又命人四处分发祥瑞谷种,百姓对其无不歌功颂德。”

“陛下之仁,实在令在下佩服万分,故此特来咸阳,欲为陛下之伟业,尽几分绵力。”

张良言辞恳切,可谓是句句出自肺腑。

李斯见状也不敢妄下决断,张良是个人才,他很清楚这一点。

对方交上来的问卷,自己虽然只是瞟了几眼。

但其中文采才学,还是让他大感震撼。

齐鲁三杰,可不是泛泛之辈!

既然张良有意加入……

那自己不妨为其开条方便路。

“张良先生,不必多言。”

“既是有意为陛下效力,不如即刻随老夫,同往章台宫面见圣上如何?”

李斯深思熟虑后,当即做出决定,欲要拉着张良过去。

毕竟陛下周边高手众多,对方也做不了什么。

而且他深信,张良是斗不过胡亥陛下的!

“面圣之事,暂且不急。”

张良闻言摆摆手,反而扬着手中竹简问道,

“李斯大人,此物可是先生所为?”

此物正是胡亥设计的问卷调查。

“呃...这个嘛。”

“此物是陛下亲笔拟版,传下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张良第一次听到这种新颖词,不免有些诧异。

“不错,这东西帮了老夫大忙。”

“以往,老夫只得挨个考验来人的身份特长。”

“现今只需这份问卷,老夫很快知其有无真才实学,不用浪费时间问答了。”

“那...那应试者如果是习武之人当如何?”

听到这话,李斯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随后指向了后方的校场。

张良顺势看去。

只见西门吹雪正坐在竹椅上晒太阳,悠闲的不得了。

“那位是吹雪先生,凡武者皆由他考核筛选。”

“哈哈,您二位倒是分工明确。”

“不过...李大人,在下初来乍到。”

“按规矩应当考核通过,方才能进宫面圣吧?”

张良意有所指,这话听得李斯不免心生怀疑。

“先生乃是大才,何故要做那无用之功?”

“在下只是想堂堂正正的进宫。”

“如此另辟蹊径,只恐天下人也不会认同的。”

说着,张良微微躬身抱拳道,“还望大人能够成全。”

见他执意要求,李斯也只得叹了口气道:

“好吧,那你且在这稍坐片刻。”

“待我去取考题。”

...

三炷香的时间转瞬即逝。

张良答完了全部的文官考题。

他儒雅地坐着,等待回应。

而李斯则低头,默默看着对方的答卷。

针对为官之道,此子的观点可谓是字字珠玑,风采更胜往日。

其中的某些想法,甚至让李斯都不由得斟酌良久。

细细品味,方才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大智慧。

“哈哈,先生真是国之栋梁啊。”

“此卷实乃老夫任职几月来,见过最好的一副。”

“先生不如随我进宫?相信陛下看到这份考卷,也会知晓先生之才。”

“大人谬赞了,此事不急,在下听闻阁内还有另一考题。”

“不知是真是假?”

张良意有所指的笑了笑。

听见他的话,李斯不由得一震,心中暗道:

“好家伙,这是做足了功课才来的呀!”

“他居然连这个都知道?”

不错。

正如张良所言。

阁里还有一个由胡亥亲自留下的考题。

至今无人能解答通过!

有关这道题,胡亥陛下曾亲言过,若有谁能答出这道题。

即可官拜九卿!

大秦的九卿。

那可是代表着臣道巅峰的职衔。

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差不多了。

当然,这么大的报酬,对应的是极其恐怖的难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