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uge.cn

【如今普遍认为西方人于十五世纪率先发明了蒸汽机,瓦特改良,十八世纪后期普遍使用。

然而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已有蒸汽机的记载!

明末西安人王徵,1571~1644年,李自成攻克西安之后绝食而死。

他与徐光启被称为“南徐北王”,都是明朝官员、科学家。

他们都曾经翻译并且研究过我国古代科技典籍,例如《梦溪笔谈》等,还大量翻译了西方科技资料。

据《明史》记载,王徵出仕之前,就对科学制造极有兴趣,研制过水力、风力和载重机械,写成《新制诸器图说》。

后来又与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一起编译《远西奇器图说》等。】

“明末?李自成是谁?攻克西安?造反?”朱棣道:“如果不是造反,大明能不能工业革命?”

【其中,在《新制诸器图说》这一本奇书中,记载:“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气足传声、机浅汲深、机小起沉、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灵窍生风、妙轮奏乐、通流如海、神威惊敌等二十四种发明”。

“火船自去”,极有最可能就是蒸汽动力的船只。

结合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规模,很多考古专家都认为极有可能已经用了蒸汽动力。】

夏原吉看得很懵,他也不知道是否有蒸汽船,但如果能有,会更加方便。

“如果有蒸汽动力船?咱们修运河的时候会容易很多。”

【这里不谈郑和是否使用蒸汽动力,至少证明了明朝有造蒸汽机的基础,尤其是离明朝年代不远的康熙已经获得了蒸汽机雏形。

所以如果大明早点重视科技,甚至只是普通的机械制造,极大概率能够造出蒸汽机。】

这番话给了朱棣信心。

火绳枪都能很快造出来,为什么蒸汽机不行?

而且仙人肯定也会给蒸汽机图纸。

果不其然。

接下来就是讲解蒸汽机的原理。

【16世纪末到17世纪后期,英国的采矿业,特别是煤矿,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单靠人力、畜力已难以满足排除矿井地下水的要求。

现场又有丰富而廉价的煤作为燃料。

现实的需要促使许多人,致力于“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试验。】

夏原吉道:“道理都一样,都是用外力,就像帆船靠凤,水车也靠风。”

方宾疑惑道:“用煤烧?把水都烧光吗?”

马云轻笑道:“方大人,您应该用过煤吧?把燃烧的煤球扔在水里,不被灭咯?”

朱棣也很疑惑。

如何用煤来提水?

难道是将煤炭置于井口,让水蒸光?

蒸?

蒸汽?

朱棣好似明白了什么。

“或许真的可能是用煤将水烧成蒸汽取出。”

然而情况却和他想的不同。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提水机,将一个蛋形容器先充满蒸汽,然后关闭进汽阀,在容器外喷淋冷水使容器内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

打开进水阀,矿井底的水受大气压力作用经进水管吸入容器中。】

“什么意思?”朱棣的鲁莽脑子转不过弯,“大气压力是什么?把水吸入容器?”

众人也是一头雾水,根本看不懂,只好等军器局的冯尚过来了。

朱棣先暂停。

想让冯尚和工部尚书宋礼来解释。

两人赶来,观看光幕后。

冯尚似乎拨开云雾见青天,点头笑道:“陛下,其实很简单,和用管子吸水一样,已经有工匠研究过了。”

“怎么说?”

众人像是工匠学徒一样认真听着,朱棣走下台阶,示意马云给冯尚就座。

“你们看。”冯尚将一根铁管拿出,“工匠们在烧薄皮铁管的时候就见过了,如果在管子里点火,马上堵住管口,管子也会收缩。

这也许就是仙人所说的大气压力吧。

容器里充满蒸汽,里面的气就没有了,就像咱们吸水时的腮,收缩了,就像咱们喝水时的腮帮子收缩,再打开气管,水就上来了。”

为了验证,他还特意让马云端来盆子和管子,经过一番操作,水果然自己进入管子里了。

“厉害!”

朱棣像个好奇宝宝似地盯着管子,将管子拿出水面后,水又自己流出去了,但只要动作快,就能将水管里的水倒出去。

……

观看屏幕的李铁军给冯尚竖起大拇指。

“牛逼!”

“冯大人果然是大明第一工程院院士,真厉害。”

“难怪王徽能懂那么多东西,其实只要大力发展,什么做不出来?”

……

接着继续观看光幕。

【提水机依靠真空的吸力汲水,汲水深度不能超过六米。

为了从几十米深的矿井汲水,须将提水机装在矿井深处,用较高的蒸汽压力才能将水压到地面上,这在当时无疑是困难而又危险的。

于是又有了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独立的提水泵……】

“厉害!”

冯尚像是看到了宝藏。

提水泵这个东西很早之前就出现了,但多以人力或者畜力提水。

看到前文用“大气压”提水,冯尚便联想到了用“大气压”让抽水泵自己运作。

只是其中的构造会很复杂,不是两三天就能研究出来的。

紧接着,更让他大开眼界的东西还在后头。

【虽然蒸汽提水器能替代不少人力,但是效率同样会很慢,一般只在煤价低廉的地方使用,因为人工费用很高,用极其代替能省不少钱。

然而这并没有停止人们继续研发的脚步。

英国人瓦特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在原蒸汽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还进行了零件改良设计,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多……】

各种零件五花八门。

朱棣、夏原吉、方宾、马云等都是一头雾水,只觉得这比行军打仗要麻烦多了。

然而冯尚却非常着迷,如同财迷看到了黄巾,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设计,都让他目不转睛。

“陛下!”

他请求先暂停让他讲解。

朱棣暂停,直身听讲。

“第一个改变是将所谓的汽缸与凝水的部分通过一个阀门分开,增加所谓的大气压力。

第二个改进是将阀门的操作自动化,用杠杆和拉杆来驱动提水泵,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朱棣脸都干了,满头雾水,好似回到年轻时在南京听老腐儒讲课。

可他又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和听不懂的样子,只能装着连连点头,不断认可,但其实心思已经飞到遥远美丽的草原上了。

夏原吉认真听讲。

虽然不知道怎么操作,但是明白这东西有用,能省人力。

……

一番陈述后。

方宾继续做笔记。

改良蒸汽机出现,让挖煤抽水变得容易了,但是他已经开始联想到其他方面了。

既然能代替人力,那么是不是可以用到车轿上,船上,甚至是防治、造纸等等,只要设计得当,肯定能够实现。

果不其然。

蒸汽机出现后迅速启发各种方面的发展。

朱棣也逐渐回过神来。

因为不靠马拉的“长铁龙”终于出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