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这个皇帝不靠谱 第7章 这个朝堂乌烟瘴气

作者:横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8 21:09:12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兵部给事中王洽一直留宫中。

崇祯的旨意,巧妙地通过兵部、锦衣卫发出去。

文官们在锦衣卫中安插有眼线。

虽然不知道兵部发出的急件具体内容。

却仍然引起文官们极大警觉。

因为,皇帝这次发旨意,没有经过廷议、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

而且无故不上朝。

完全是无视祖制!

今天是兵部。

明天就可能是礼部。

后天就是户部...

百年来,文官们抛头洒血才建立起来这套屠龙程序,目的就是为了限制皇帝滥用权力。

如今,皇帝一直独断孤行,那以后还有内阁辅臣们什么事?

长此以往,皇权将如出笼猛虎。

那时候皇帝说啥就是啥...官员们的权利还能有啥保障?

而天下的百姓,必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第三天。

朝会一开始。

立即有大臣开始发难。

“启奏陛下,通过兵部,绕过内阁通过下发旨意,有违祖制,恳请陛下收回旨意!”先说话的御史倒还挺委婉。

“三屯营总兵朱国彦、副总兵朱来同,何错之有?为何陛下,直接凭什么让兵部将他们二位罢黜?”得到消息的御史出语犀利。

“陛下这等乱命,臣等不敢从命,请立即收经内阁重审!”老成的礼部给事中拱手。

六科给事中,挺有默契地集体上奏本,看似请求,实则逼迫崇祯废掉昨天晚上发出的旨意。

他娘的,昨晚跟这些混帐家伙说建奴打进长城,全都吓尿。

仅一夜功夫,竟然开始拿自己昨晚上通过兵部下达命令来说事。

朱由检对这些文官朝堂上争权夺利的局面早有预料,直接无视。

见崇祯不说话,大臣们开始群情激动。

昨天晚上没有准备,被建奴吓到了。

今天必须找回面子。

你万岁爷虽然是皇帝,但是皇权必须受到约束。

你绕过内阁,摆明是想大权独揽。

这种事,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公卿大臣们说话言辞开始变得不客气。

不断有人启奏。

无不是在劝崇祯不能肆意妄为,要不然,大明危亦。

建奴都打到京师,这些混帐东西竟然还在争权压利。

崇祯不由得对朝堂上的这帮人刮目相看。

乱纷给出之际。

一个太监拿着份粘着羽毛的火漆信筒小跑进入大殿:“陕西急报...八百里加急...呈兵部王大人...”

按理来说,八百里加急,一般先送往六部。

这一次却直接送到文华殿,显然,早有安排。

王承恩从小太监手中接过贴子,转呈崇祯。

崇祯面色稍变:“诸位,陕西多地出现民乱...”

当即有御史出班建议:“启奏陛下,陕西巡抚治理不力,应该革职查办...”

“臣建议兵部立即调兵弹压...”吏部给事中跟着出列。

王洽愣了一下,这事关我兵部屁事儿,当即踢皮球:“臣建议户部着手准备军饷粮草...”

“国库里连老鼠都不去,我啊来的银子?”户部给事中当即摇头晃脑:“如今国库空虚,臣建议额外再征派辽饷...”

“你们别看我,这事关我礼部什么事?”

朱由检心里一沉,他很清楚。

小冰河气候导致大明很多地方连年干旱,民不聊生。

靠天吃饭百姓不仅要承受捐税,还得接受官府压榨,被压榨得活不下去了,自然而然会走上造反这条道。

而眼下,建奴已打进喜峰口的事,大臣们似乎根本没有重视!

这个朝堂不对劲儿。

...

朱由检很很清楚这些大臣的心思。

自己通过兵部发布命令,这些大臣心里不服,但又不好直接反对。

大臣们目前有两个心思,一是对建奴突进长城以内并不怎么担忧。

二是故意不作为,等自己通过兵部下达的那些命令结果。

如果取胜,反正你是皇帝,应该的。

如果败了...

那就不好意思,我不仅要看你的笑话,而且还会因此进一步限制皇权乱命。

没错,没经过内阁廷议的就是乱命。

皇帝都不行。

打得一手如意算盘。

国难当头,还有心思玩权术。

崇祯面色阴沉...

等这事完后再慢慢来收拾你们。

想到这里,直接转头看向户部给事中:“如果恢复商税、矿税、海贸税,需要多少时间?”

大殿忽然安静得落针可闻。

一众大臣心猛跳。

取消三税是万岁爷登基之后,最为得意的仁政。

这时候竟然出尔反尔说要恢复?

这是要打自己的脸么?

在内阁韩首辅眼神授意下,一个御史当即出列:“万岁爷,可不敢啊!取消商税、矿税、海贸税施行仁政,仅一年多时间,天下已渐恢复起色...”

崇祯冷笑:“朝中诸位,估计都被那些富绅养肥了吧?联取消这些税收,他们当然会歌功颂德了,背地里却都在嘲笑联是沙雕,被卖了却还得帮着数钱。”

“取消三税,肥的是那些富绅,老百姓根本落不到好处,而且国库没有收入,如今我大明官兵拿什么去跟建奴拼?”

“可是,远水他解不了近渴啊...”户部给事中看似实话实说,实则给崇祯上眼药...

...

终于熬到退朝时间。

崇祯面色阴沉问跟在身后的王承恩:“你觉得,你们为何这么做?”

“奴婢不敢妄议朝政...”

“叫你说你就说...这帮家伙就是故意给我使绊子...”

王承恩低声嘟哝:“朝中大臣,多数都是饱读诗书的道德君子,应该没那么不堪吧...”

“道德君子?说人话!”

王承恩左右看了看,忽然壮起胆:“朝中的那些大臣,哪个不是满嘴的仁义,肚子里却全装的是生意...”

“朕一直来以勤于政事,对外面的事知之不详,你好好跟我说说。”

“奴婢对外面的事也知之不多。”

这狗东西,胆子还是太小了点啊…朱由检叹了一口气:“大明积重难返,再加上连年干旱、鼠疫这样的天灾,又有那些误国的文官处处唱反调,朕就算再怎么努力,也独木难支啊。”

“万岁爷,破船也有三千钉,依我看不用过于操心...”

崇祯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烦躁压制下去。

这些天,他看似稳如泰山。

实际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这一仗关系到大明的国运。

他不得不担心。

同时,他也对朝中的大臣们,感到彻底的失望。

朝中大臣甚至根本不知道遵化城失守的后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