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杂乱无章 第201章 读《西南联大国文课》

作者:落落星尘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4-05-13 16:32:54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延续西南联大的遗风,近日又重新读了这《西南联大国文课》一书。而这,又恰好勾起了我脑海里的一些,不得不解决和明确下来的想法。

而这时,我又在网上与人争辩了关于和书中记录的内容相一致的事情。所以,两者结合下来,倒是让我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这便是新旧文学之争。

这里不得不说些题外话。

打从上学,我就只有小学做过语文笔记,此后对于学习是从来不作笔记的。

这样一来,因为偷懒,所以我的重心就不全放在学习课本上的内容了。而是把其中的一大重点放在了课本之外的生活实际内容上。

出来工作后,我也是在摸爬滚打中慢慢发觉自己对于文学的兴趣是一直延续着的。

而且如今我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工作后也慢慢地养成习惯。积累下来的越多,越想学的也就更多。

对于文学,我原以为自己不过就是个吊儿郎当的货色,现在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儿。

既不会过于看重推崇某些个人或群体的文学造诣,也不会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个角儿。

正是因为不读死书(如上课做笔记之类,说真的我现在倒觉得做笔记这事儿多少对学习有点助力,但能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不过按我现在的想法,真要学,恐怕现在我会认真做好笔记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去记录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我现在的文学上的思维,才没能被应试教育束缚住,甚至于彻底困死在了某一个文学的圈子里。

这里,我倒是想起了上一章节中看到余秋雨先生《借我一生》一书中我所未谈及的一个情节。

就是关于其母亲带余秋雨先生去跟一位教书老先生读书时,那老先生列了一个绕开绕去的很长一个句子(包含了好几个人物关系的内容)来举例教学,颇有点鲁迅笔下孔乙己拿回旧文学(例如“回”字的几种写法)跟他人卖弄的影子。

她母亲事后便对余秋雨先生说道以后不要跟这位先生读死书了,因为这样只会把人教成一个真真木讷的书呆子。

同样地,因为不作笔记,我上学读书那会儿所记住的那些内容,绝大部分基本就是那些我自己所感兴趣和觉得有用的内容。

这样一来,我学的东西有了选择性之后,所学的知识也更容易活用起来。

之后想开了,对文学的态度也似乎正经了点。严肃而不失尊重,好学而不乏质疑与反思求证。

刚开始正经接触写作那会儿,我还曾担心自己课外书所读不多,古典名著更是一本没看过,会不会因此被专业从事写作创作的人看轻鄙夷?

所以,我这才正正经经地看了好些书籍。当然,这个举动是促使我得以醒悟的重要原因。

原以为文学只能在书籍里找,后来才发现在生活里,文学无处不在。

尤其在我把以往的回顾与反思全都写到这本书里的时候,我便不再纠结了——原来不知不觉中,我早已从生活里学到了很多。

因此,我深深觉得,文学本身就该是不拘束的,是一种在生活里存在的具有活力、灵性、理性和感性的事物。

读《西南联大国文课》一书,我便越发得赞同文中关于新旧文学的态度与评价。主要的内容则是集中在新文学(或白话文)运动上的那一部分。

这时还意外因为一首仿古诗,我同一位从事写作的同志起了一些争辩。我自是有自己的看法在。

比如,旧文学是“死”去的文学,这死有两方面。

一是表达上。因文学以文字为载体和工具来表达,而这种表达具有一种时代性。

随着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表达工具的内容也会更替,使得阅读理解上会产生类似于上下两辈人甚至几辈的交流鸿沟。

旧文学以文言文为载体,之所以死,是因为理解上存在困难。旧文学在古代之所以能活,那是因为有时代的大背景作为支撑。

因为那时的人们,就生活在以文言文或八股文一类为官方交流沟通语言形式的时代。

所以那时的人们对于旧文学或是文言文的理解上,比现如今生活在白话文通行的现代人是更容易,甚至是毫无阻碍的。

时代大背景死去了以后,旧文学也就慢慢地跟着消亡死去(或者准确地说,是退居到了历史的角落里)。而在此之上活过来的,就是顺应时代大背景而产生的新文学。

二是内容上。旧文学的死,有很大一方面就在于思想上的固步自封。只会不断循环往复地咀嚼死去的文学尸骸,所以难以指望有什么发展和进步。

自然而然,旧文学在近现代西方外来现代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显得不堪一击。因为旧文学已经随着旧时代腐朽得太久,在与外来现代文学的对抗中必定会惨败下来。

这是一种历史上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就包含了文学的内容。

而这里,还涉及到文学与文化的区别。有些人时常会混淆两者的内容,以至于出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逻辑认知。

文化与文学是两个不同概念上的事。文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旧文学(一般都只是理论概念而已)的死去,不代表文化也会死。而文化(理论与生活实际)之上,则是文明(包含科学与文化)。

只要现代文明一直存在,那文化始终是不会消亡的。

文化一直才是需要延续传承的精神内容,文学不过是记载工具或储藏文化的场所而已。

所以即便旧文学已死,但文化的内容却依旧能通过新文学继续活着并传承下去。

另外,不得不注意的是,现在有不少回归传统文化的现象。这点无可厚非。

可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人走起了回归旧文学的道路。这点却是有些双面效应的。

首先还是在于旧文学这外壳虽死,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与精神却依旧有源源不断的生机。

我们要学习的只是旧文学里面的精神内涵和其中所储藏的文化底蕴,而不是要让现代人都仿效学习旧文学这一工具本身。

其次,文学毕竟是需要发展和不断创新,进而改变得更好的。仿效旧文学在我看来,除了观念上的倒退与保守之外,鲜少能发挥对于现代文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发起旧文学所谓的“文艺复兴”中,人们的本意无非是不忘旧文学的内容,从而重拾文化上的自信,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旧文学已死是既定的事实,人们容易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走弯了路——以为不忘传统文化,就该普及旧文学教育(照搬套用,迫使他人认同并学习旧文学)。

可是,旧文学不过是个死去的外壳。即便旧文学曾经辉煌,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不过是一种比较虚荣的荣誉而已。

文学应是大文学,我们所说的新旧文学之分其实没有多大意义。而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哪一种才是更适合作为当代文化的传承载体?

这一点上,新文学毫无疑问要比旧文学显得更合时宜。

只要传承的文化内容与精神不变,用旧文学来记载或者新文学记载其实没有多大区别。

可能因为教育上普及力度和其中出现短暂的断层,所以导致现在的人看不懂旧文学。这许是促使旧文学消亡的另一个客观因素。

自然,在现在人认知里,过去旧文学的内容理解认知是存在着不小的困难的。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关于旧文学的学习与使用,无非就是像考古一样。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与智慧罢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的文学里,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容和丰富的内涵,有不少是我们至今还未意识到的宝藏。

说到底,这也无非是一种传统文化上的积累与熏陶罢了。

但又不得不承认,过去的文化(注意不是文学)对我们现代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的积极作用——包含精神力量上的支撑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

西南联大碑文上撰写着这样一句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

重新认识旧文学是有必要的,发展新文学也是必要的。两者并行学习本来就没有什么矛盾冲突。

许是我个人认为当务之急应先巩固发展适合现代的新文学,先立基础再谈其他。而后才是温故而知新。

因此,我确实无法给予发展旧文学一个肯定的支持态度。旧文学可温故,但要说发展这死去的文学(例如仿古诗文言文体写作之类)多少有点钻死胡同的感觉。

我们能做的,更多是以新文学解译旧文学,把里面的内容传承下去罢了。真要让文学走回头路,恐怕不现实。

这也是我目前在新旧文学之中中站在新文学这一方面的原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