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技能操作大赛的日子终于到了,整个校园都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氛。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这场智力与技巧的双重考验。
之江大学的医学模拟中心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竞技场。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光滑的地板上,映照出一个个跃跃欲试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清新味道,混杂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参赛选手们穿着整洁的白大褂,胸前别着各自的参赛号码,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他们中有的在轻声讨论着即将进行的操作要点,有的则在闭目沉思,脑海中预演着每一个步骤。
众多队伍中,张天勤、李辉和徐婷组成的小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三人的默契配合和出色的个人能力,让他们在赛前就备受期待。
在模拟中心的,每个站点教室里摆放着整齐的医疗模拟设备,从模拟病人到医疗器械,一应俱全。这些场景将模拟真实的医疗环境,为参赛选手提供最接近实战的操作体验。
裁判和评委们也已经就位,他们的目光锐利,手里拿着评分表,准备捕捉每一个细节,评估每一位选手的表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和认真。
张天勤站在队伍的前列,气定神闲,显示出他良好的心理素质。李辉和徐婷分别站在他的两侧。
“天勤,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的任务交给你了。”李辉拍了拍张天勤的肩膀,示意他上前抽签。
张天勤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步向前,来到了抽签箱前。伸手从抽签箱中抽出一张纸条,展开一看,上面清晰地写着“三”。张天勤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将纸条展示给队友们看。李辉和徐婷看到后,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三个出场,不早不晚,正好有时间调整状态。”李辉低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轻松和自信。
“没错,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徐婷点头表示赞同,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决心和斗志。
随着比赛开始的指令响起,整个模拟中心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第一支队伍迅速进入比赛站点,开始了他们的考核。张天勤、李辉和徐婷则在旁边静静地等待,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赛场,观察着其他队伍的表现,同时也在心中默默地准备着自己的策略。
终于,轮到第三队出场了。张天勤、李辉和徐婷迅速而有序地进入了各自的站点考核室。他们的动作迅速而准确,显示出他们良好的团队协作和专业素养。
张天勤的第一个站点是腹腔穿刺。他走进病房,目光看到床上的模拟病人,病人的腹部微微隆起。而考官站在一旁,冷静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张天勤迅速调整心态,开始操作。首先是洗手,接着,他用消毒液对患者腹部进行细致的消毒,确保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达到无菌状态。
他拿起无菌巾,小心翼翼地覆盖在病人的腹部,只露出了穿刺部位。接着,他拿起穿刺针进行穿刺。
随着针尖穿透皮肤,进入腹腔,他能感受到针尖的在腹腔内微妙的移动。他轻轻地抽取了约20ml的液体,那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
他迅速拔出针头,然后用纱布按压,贴上胶布。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考官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进入下一个站点。
第二个站点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进入考核教室,一名模拟小患者正躺在床上,面带痛苦之色。
张天勤温柔地对小患者说:“小朋友,不用害怕。”他先用酒精消毒。接着,他拿起细小的静脉针,准确地找到头皮静脉,轻轻扎了进去。张天勤迅速完成输液管的连接,并调节好输液速度。考官再次点头示意,张天勤松了一口气,赶往最后一个站点。
第三个站点是吸氧术。张天勤走进急救室,试题显示这位模拟病人正在剧烈喘息,请选手进行处置。
张天勤迅速评估病人的状况,确定需要使用鼻导管进行吸氧。他迅速取出氧气瓶,连接好鼻导管,调节氧气流量,然后轻柔地将鼻导管插入病人的鼻孔,确保病人能够顺畅呼吸。病人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考官满意地记录下他的表现。
同时,李辉的第一个考核站点——心肺复苏术。李辉面对模拟病人,沉着冷静地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考官看到他动作娴熟,频频点头。
徐婷则分别完成气管插管和伤口缝合两个站点的考核。她在气管插管站点表现得尤为出色,迅速准确地将插管插入病人的气管,确保了病人的呼吸道畅通。伤口缝合站点上,她的针线活细致入微,伤口缝合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三个小队成员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比赛进入最后的阶段,等待他们的是需要团队合作的休克患者的处理。患者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情况危急。张天勤十分冷静,立即开始评估患者的状况。他发现患者的血压极低,脉搏微弱,呼吸急促。
“这是失血性休克,”张天勤果断地说,“需要立即补液和输血。”他迅速指挥李辉准备输液装置,徐婷则去取血袋。李辉熟练地插入静脉通路,开始快速补液。徐婷则迅速将血袋挂上,确保血液顺利输注到患者体内。
与此同时,张天勤要求密切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地,患者的血压开始回升,脉搏也变得有力。张天勤松了一口气,继续指挥队友们进行后续治疗。
……
比赛结束后,裁判们对各组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张天勤一组的表现得到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处理休克患者时的冷静和专业得到了裁判们的一致认可。最终,他们以第一名晋级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