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我是一代兵皇 第十二章 秦之灭国之战

作者:落笔成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7 11:22:36
最新网址:www.bquge.cn

“王贲,我给你五万,让你死守太行山,无论发生何种战况,都不得撤离一兵一卒。”秦俊的命令如铁,毫不留情地压在王贲的肩上。

“末将誓死守住太行山。”王贲庄严地发誓道。

“全军随我冲锋!追击敌军!”秦俊一声令下,率领十三万大军向着赵军冲去。

若秦军只有十三万兵力,秦俊必不敢轻举妄动追击,因为邯郸城外的杨端手下拥有八万士兵,若遭遇反包围,十万赵军将处于下风。

赵军未设伏击,陷入劣势,不敢分兵行动,更不敢与士气高昂的秦军再度交锋。

赵军一路奔逃,不顾秦军的追击,只希望能够保住性命,快速进入邯郸城内。

“将军,探子来报,后方出现了十万赵军,正向我们迫近。”桓齮匆匆向正在指挥攻城的杨端禀报。

“十万?”杨端听闻大惊,追问道:“距离我们有多远?”

“探子来报,距离我们只有三十里。”桓齮慌忙回答。

“全军停止进攻,假装发动攻势。”杨端果断下令。

眼下形势不明,杨端只能暂时收兵,但又担心城内赵军察觉异状,发动里外夹击,使得他手下的八万军队陷入危险之中。

“报,秦元帅率军紧随其后追击赵军,离我军只有四十里。”杨端正犹豫不决时,又传来探子的报告。

“太好了。想必那是李牧的败军。传令下去,全军筑防御工事,全力阻挡这支溃逃的赵军。”杨端听闻大喜,立即发布阻击命令,果断地阻止敌军前进。

秦军撤退,甚至连假动作都不屑实施,让城墙上的赵军感到困惑。

“将军,看来是李牧将军的援军到了。”城墙上的一名将领对主将说道。

“将军,我们出城迎击,设下里外包围,必能取得战果。”另一名将领也跟着建议道。

“不,我觉得这是秦军的诡计,我们只能坚守,不可轻举妄动。”主将摇头道:“传令下去,全力修筑工事,防备秦军再次进攻。”

溃败的李牧军在邯郸城十里外与杨端的大军相遇,一场阻击战拉开序幕。

两军交战,赵军士气低落,心怀逃命之念,根本无心战斗,很快便被秦军击退。

很快,后方尘烟滚滚,秦俊率领十多万大军,将赵军的退路尽数封死,对其展开围剿。

“好机会!战局已然扭转。全军听令,出城增援!”城墙上,主将见远处尘烟滚滚,秦军全数撤离,心知李牧军已溃。

邯郸城门洞开,赵军奋勇冲出,与杨端率领的秦军在几处交战。

李牧败军无心战斗,毫无战意,只想尽快进入邯郸城内。

信念坚定的军队,是最可怕的,他们如利箭般锐不可挡,阻则必杀。

经过整整一天的激战,邯郸城外倒下一片片士兵,近六十万大军陷入绞杀之中。

李牧军冲破阻击,进入邯郸城,仅剩不到五万余兵。

秦俊的大军如狼似虎,与杨端的军队汇聚,将近二十万兵力远超赵军。

王翦的军队与何晓天率领的护城军经过数日激战,王翦仅剩不到五万兵力,何晓天的护城军更是不足三万。

得知李牧军溃退进入邯郸,何晓天只好发布撤退命令,暂时退守邯郸城内。

王翦的军队与秦俊的大军会师,总兵权再次掌握在秦俊手中,邯郸攻城战正式打响。

李牧虽未慷慨就义,却被秦俊所刺杀,结局几无二致。

李牧治军有方,关爱部属,与官兵共同生活、作战多年,赢得士兵心,身亡后军心涣散,部队解体。

赵王迁召集赵国文武百官商议。

“诸位卿家,秦军已围我邯郸,我们当如何应对?”赵王迁声音微颤。

赵王迁已看到赵国灭亡的未来,赵国将在他手中覆灭。

“大王,我军远不及秦军,目前只能坚守一线。”赵葱站出,建议道。

“凭我国之力,坚守数年应当无忧。”赵王迁点头。

“不行。”何晓天挺身而出,摇头道:“我们必须冲出去,或许能联合其他国家,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是的。唇亡齿寒,其他国家或许会出兵相助。”秦小兵站出,提议道:“只要其他国家出兵,围剿秦军并非不可能。”

商议之后,赵王迁拍案而起。

“好。何将军与秦将军各率千人小队,经过齐国,前往寻求援助。”赵王迁下令。

“遵命。”何晓天与秦小兵躬身领命。

坚守或冲出,两大将军奉命前往齐国,赵王迁任命赵葱与颜聚为主将,全权负责邯郸城防。

李牧部队解体,原本兵力稀少,不知被分配至各军,或选择退役返乡,甚至有逃兵。

公元前228年3月,秦俊命令王翦率领主力秦军,向邯郸城发动最后一击。

赵军溃败,主将赵葱被秦军斩杀,秦军占领东阳。

赵军势已败,秦军攻破邯郸只是时间问题,秦俊果断调动桓齮,率领五万军队向魏国进发。

魏景湣王在秦国强大压力下,主动献出丽邑,以求缓兵之计,秦王嬴政接受了这一献地。

魏景湣王献出丽邑,成为历史佳话,秦俊则视之为攻克魏国的踏脚石。

十月,秦俊麾下诸将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

赵迁虽未像崇祯那般慷慨就义,也不会像刘禅那样逃避现实,而是毕恭毕敬地举起邯郸地图和珍贵的和氏璧,跪在嬴政脚下,彻底称臣。

嬴政根据秦俊的建议,将赵王迁流放至房陵,房县。

赵迁心中羞愧难平,不像刘禅那样逃避现实,而是日日以泪洗面于流放之地。嬴政并未放松警惕,派遣心腹全方位监视。

赵公子嘉率领宗族数百人逃往代地,自立为王。赵国正式宣告灭亡,秦国在赵地设立邯郸郡,划分雁门郡和云中郡。

秦俊得知何晓天与秦小兵逃离齐国,未立即进攻齐国,而是按历史轨迹,率军先灭魏国。

赵国覆灭,秦俊并未撤下太行山脉的秦军,反而再次集结几万军力,准备进攻燕国。

秦俊再次集结二十万军队,进驻丽邑城,对魏国虎视眈眈。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