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子妖孽,断不可留 第70章 正直人设

作者:东鸭西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3 12:01:13
最新网址:www.bquge.cn

“你不怕得罪我兄长?”

朱元璋见道衍没有回答,追问了一句。

“怕,但贫僧不太喜欢墙头草……”

道衍瞄了朱元璋一眼,发现他头上的旁白显示并没有生气,所以大义凛然说了一句。

人设这东西,怎么高大上就往那个方向去靠。

果然他这么一说,朱元璋满意颔首。

他又不是真的李存义,还替李善长操心?

道衍如果顾虑他的身份,反而和稀泥,老朱还会看低他一眼。

不过欣赏归欣赏,戏还是要演的。

“孔克仁说他血为凉,你这和尚倒也是满腔热血。

不过,就是不知道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你还是不是这番说辞?”

他吓唬道衍,道衍也很配合他,讪笑不已。

“滑头滑脑的家伙,伱看我干什么?

难道在你心里,我就是那心凉之人?”

“当然不是……”

道衍赶紧义正严词的反驳。

他们二人如同唱戏,惹得朱标忍不住咯咯笑。

朱元璋回头瞪了儿子一眼,叹息:

“其实我也不太同意兄长的意见……

只不过你能从心,孔克仁可以从心。

我那位兄长呀,却不得不口是心非……”

皇帝的话语中,带着意味深长。

道衍赶紧低下头,他可不想接这个话茬。

【你有时滑头滑脑,有时大义凛然。总体而言,皇帝今日还是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因为你替他问清楚了他想知道的事,也提前帮他解决了某些麻烦!】

道衍看到朱元璋新刷新的旁白,总算提到自己。

他也吁了一口气,他好不容易从心一次,结果还算是好的。

朱元璋的心情很好,哪怕道衍不用看旁白也能看出来。

他拍了拍道衍的肩膀,也准备离开。

道衍将父子二人送出小院,高见贤他们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

“老爷,宋濂宋夫子,还有孔先生都在大雄宝殿。”

“这个小和尚,来找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以后要是不巧,迟早要遇见熟人……”

朱元璋今天差点被撞破,忍不住冷哼一声。

朱标道:

“父皇,天界寺毕竟是大寺院,人山人海,也是正常……

且道衍师父的名声,肯定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老朱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却不太喜欢眼前的局面。

他在高见贤的引领下,从另外一个小门出去,上了马车。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父皇……”

上车之后,朱标果断提出自己的疑问:

“儿臣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师要让孔先生【明月当空】?”

“明月当空,则不偏不倚,光华会平等落在每个人身上。

小和尚的意思,是让孔克仁当了衍圣公后,将自己从自己的立场中抽离出来。

标儿,如今朝堂中,有哪些人,哪些势力?”

“李先生的淮西一脉,还有刘夫子的浙东一脉,父皇,儿臣懂了……”

朱标虽然年纪轻轻,却在皇帝的安排下已经开始接触朝廷的事务。

关于李善长和刘基的争斗,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自然看出来。

古人当官,很容易以家乡为根基,结党营私。

就如朱元璋从濠州带出来的那群人,形成了现在的濠州集团,也就是所谓的淮西一脉。

而孔克仁出身衢州,南宗孔家在衢州扎根百年,他的政治立场也和浙东的人亲近。

“道衍大师的意思是,当了衍圣公,就如空中明月,不能有自己的立场,最好也别涉及世间之事!

其实李先生之所以会反对孔先生成为衍圣公,并非他喜欢曲阜那位,而是单纯不想浙东一脉得了便宜。”

“李先生当了宰相,已经不如从前了……”

朱元璋眯着眼,只有在儿子面前,他才能将自己平日不会说出的话说出来:

“朕知道他对孔克坚,也是不屑一顾,可他偏偏因为孔克仁的立场反对他,这不是为国家着想,

而是将自己私心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态度……

人哪,只要得了势,就会得意忘形!”

朱元璋话语中,已经隐约透露出对李善长的不满。

“他有一个心腹,叫做胡惟庸。此人那日从李府回来之后,就派了两个仆人出城去了……

一个追孔希学,一个往曲阜去。

很好,这就是朕的宰相……”

朱标能感受到父皇心中压制的怒意,同时也有一阵悲凉。

他见过老朱和手下这些老臣子们同心协力的样子,也看着他们因为身份得不同,开始变得疏离起来。

朱标想起父皇给他上的那一课,关于立场,关于皇帝。

父子二人回到皇宫,皇帝并没有让孔克仁等多久。

李善长等人上晚朝的时候,发现今天多了一个人。

一个平时并不太接触朝廷核心圈子,但此时却是话题度拉满的人。

“义夫兄!”

宋濂,章溢,刘基等人见到孔克仁,热情打招呼。

反而是李善长这边的的人,显得十分玩味。

“原来是孔大人!”

李善长皮笑肉不笑,走到孔克仁身边,朝着这位红人打了一声招呼。

孔克仁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也是躬身行礼:

“见过李相!”

“也有些日子没有见过孔大人,不知道最近可安好!”

“闲人一个,却让左相担心了,老夫一切安好!”

对于李善长的态度,在道衍提醒之后,孔克仁放下心中的不喜,只是不卑不亢。

“诸位大人,陛下有请!”

太监的出现,打断了几个人的对话。

众位官员进入御书房仪事,朱元璋见了孔克仁,只是淡淡点头。

他没有第一时间说孔家的事,而是正常议论国事。

北方、南方的战事,依然是朝廷主要的问题。

同样关于民生之事,朱元璋也十分关注。

等到说得差不多了,朱元璋才提起孔克坚的事。

“衍圣公抱病不出,让朕担忧呀!”

老朱假模假样地提起孔克坚,又转向孔克仁:

“孔爱卿,朕记得你也是孔家人吧?”

孔克仁赶紧走出来,躬身行礼道:

“回陛下,臣乃南宗孔家,也是圣人雪裔,不过南宗在衢州自有孔庙,和曲阜走得不近!”

“朕想起来了,当年朕攻下衢州的时候,还去过……

南宗孔家,很不错……”

当老朱提起南宗孔家的时候,百官神情凛然。

今日真正的争斗要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