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uge.cn

【皇帝本来不想在回京城之前见你,只是他心口有股郁结之气,需要找个人聊聊……】

道衍看到老朱头上的旁白,大概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虽然心知肚明,但程序还是要走的。

“李施主,你怎么会在这里?”

道衍觉得自从不得不应付皇帝之后,他的演技越来越好了。

当然朱元璋的演技也不差,他呵呵笑:

“不是只有你知道,陛下想迁都的消息,我来了一阵了,也许比伱们更早……”

朱元璋故作神秘,若不是认识他,道衍大概也就信了。

“也是,毕竟您是左相的亲人!”

道衍很配合,一老一少就在那飙演技。

“你在开封住得可还习惯?”

“有点冷,但和南方的湿冷不同,不算难受!

不过陛下好像有意举行一场法会,佛道都有!

过几日就比较难熬了……”

道衍面露苦色:“老爷也知道,贫僧就是个佛门混子,那些经咒可太难背了……”

“哈哈哈!”

朱元璋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他这几日本来很郁闷。

跟着道衍聊天,反而放松下来。

“我听哥哥说陛下有意迁都汴梁,就火急火燎赶到汴梁,想要寻些机会!

只是如今打探,陛下似乎对迁都的事有所犹豫,我也跟着犹豫起来!

你这断命神僧,可愿给我断个前程?”

“断你个鬼!”

道衍在心中吐槽,面上可不敢表现出来。

他挤出一丝笑容:

“李施主您就别挤兑贫僧了,贫僧的断命就是戏法,戏法当不得真!”

“命运你断不得,那你给我断断这汴梁城的前程?”

朱元璋带着道衍,不知不觉走到古城墙边上。

过去的汴梁城,如今的汴梁路。

再到几天前的北京。

两百多年的历史,留下太多没有修复的废弃古城墙墙段。

朱元璋爬上去,道衍也只能跟着他一起。

他在思索朱元璋的话,想着如何回答。

“如果陛下能迁都,我打算在这里购置一些产业,好提前赚一笔。

可如果陛下不迁都了,我的投资就要赔本了,你给我说说。

你觉得这地方算不算好地方?”

“好地方自然是算的……”

道衍想清楚了答案,鼓起勇气回答:

“但作为首都,它却不适合……”

朱元璋哦了一声,等道衍回答。

“贫僧认为,想要成为一国首都,政治、安全和经济问题都要考虑。

汴梁作为中原之地,政治因素不必多言,它是没有问题的。

但安全和经济,汴梁的问题很大。

您看着一马平川的中原,从种田的角度而言,这里有许多适合种田的耕地,可作为一个国都,它无险可守,几乎就是敞开了让敌人进攻。

这种地方,贫僧相信陛下不会选!”

道衍的一番话,几乎说到朱元璋的心坎上。

他对汴梁最大的不满意,就是安全上的问题。

大一统王朝,汴梁居于腹地,看似不用面对北方的压力,可一旦北方长驱直下,汴梁的安全确实会成问题。

“可安全问题,依然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经济……”

“你细说!”

老朱越听越上心,他让道衍多说一些。

道衍看了一眼皇帝的头上。

【你的说辞,让皇帝产生一丝你很懂他的错觉,这种特意营造出来的默契,也许是他降低对你偏见的关键,但同时,你在他心目中能力越强,如果他将来忌惮你,你的处境会更加危险……】

世间从无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道衍在面对每个选择的时候,都感觉当初对张正常说的话,都以回旋镖的方式落在自己身上。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相对有利的选择。

他想了一下,决定继续说下去。

“一朝国都,必须联通四方。

毕竟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就是当今陛下想要迁都的理由。

可所谓的联通,可并不仅仅指的是交通,还有经济!

如果成了国都,京城的吃穿用度,需要大量的货物吞吐。

就说粮食吧,汴梁虽然地处中原,可您一路行来想必也看到了,北方的生产几乎已经荒废了……”

“这个可以慢慢恢复!”

朱元璋忍不住小小反驳道衍。

道衍道:

“就算恢复了,汴梁周边的物资,也不足以满足一个国都的需要。

施主应当知道一件事,这天下事实上的粮仓,早就转移到江南。

想要满足粮食需求,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

那就是江南的粮食,怎么安全的运到京城!”

“大都都行,难道汴梁不行?”

“汴梁还真不行……”

“李施主还以为现在的汴梁,是当年《清明上河图》上描绘的汴梁?

汴梁的繁华,根源在于隋唐旧运河的运力保证!

但随着元朝改道运河,这条旧运河的运力早就不如从前了!

如果想要迁都汴梁,就得重启旧运河。

可大明哪来的钱粮去修这么一条河?

要修好旧运河,动用十五万民夫是至少的!

如今天下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如果强行修这条运河。

大明的国力就算承受得住,也会元气大伤!”

朱元璋虽然心有不甘,但在道衍说出这个理由之后,他彻底没了想法。

望着古都汴梁,他显得意兴阑珊。

“看来,我想借助汴梁获利的想法,是行不通了……”

老朱的情绪,因为道衍的否定,变得有些低落。

不过道衍却能感觉到,皇帝的心情其实好了许多。

朱元璋的性格有些执拗,他认定的事情想要改变很难。

来汴梁之前,他对汴梁带着太多的期待,所以有些放不下,不甘心。

可道衍彻底否定之后,皇帝虽然依然不开心。

可他并不缺乏身为开国皇帝的果断,他相信,皇帝最多一晚上就能想通,放下。

道衍的猜测果然没错。

他被朱元璋送回住处,第二天天还没亮,就传出皇帝摆驾回京的消息。

什么法会?不办了……

皇帝就像是个提起裤子的渣男,一旦汴梁没了价值,他不会有一丝留连。

本来准备按照史书记载,做好留在汴梁两个月的道衍,听闻老朱要走的消息,他哭笑不得。

这风格,很朱元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