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影80后 第66章 我的家乡,我的爱

作者:杨氏一男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5 16:09:59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上有我的家乡,她位于素有“滇中水城,菌乡易门”的东南部,是一个半山区乡镇,名唤“浦贝”。

乡内最高海拔2522米,最低海拔1510米,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7.3度左右,年均降雨量800~950毫米,平均日照2000小时,属中亚热带,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年无霜期230多天,呈立体气候“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这里最大的特色,地势北高南低,扒河从东边流过,有水利发电站,我们就在这里快乐的生活。

“云南十八怪,四季鲜花开不败。”在这里有着充分的体现,无论是俗气的油菜花,葵花,桃花,梨花,杏花,菊花,樱桃花,还是雅致的山茶,玫瑰,荷花,熏衣花,杜鹃花,梅花,樱花,桂花等等都随处可见。

家乡森林覆盖率近60%。主产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蚕豆为等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绿色蔬菜、食用玫瑰等为主,经济林果以板栗、泡核桃等为主,地方特产野生菌、水豆豉和日用陶瓷远近闻名。

特别是日用陶瓷起源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当年李自成的部下李忠起义失败后,逃至本地发现陶土好,于是伙同本地人一起创办流传至今的,是YN省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忠瓦窑”遗址一直现存至今。

乡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由常绿(或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组成。用材林以云南松、华山松、翠柏、樟、滇油杉比较多。

境内铅、锌、钨、钼、花岗石、高岭土、粘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有易门八大景点的马头山仙人洞、石莲寺和苗茂地下温泉等。

乡内居住着彝族、汉族、苗族、哈呢族等12种民族,是非常典型的彝族聚居乡,素有“民族歌舞之乡”的美称。彝族火把节文化、苗族风情、哈尼文化等特色名族文化源远流长。家乡人口以杨姓,陈姓,法姓,普姓居多,其中乡政府就是建国后由杨家祠堂改建而成。杨姓在当地是最大的姓氏,来源于南京,有史为证。

“公元1381年9月,明朝大将傅友德、副将沐英王爷、副将蓝玉,从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出发,出兵云南征讨元朝梁王,杨氏祖上随军出征,沐王爷留守云南后,兵士除部分作行政管理外,留滇屯耕。”

“始祖华甫随戍子宗道,系南京苏州府常熟县,上清河,第八都人氏。于明太祖高皇帝,御极之二十三年,随西平侯,征进南渡,克服六诏。五月二十三日戍于滇南之易门县所—《滇易杨氏宗谱》”

乡内每年都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盛大的彝族火把节,届时,在乡内主要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矩。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干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高大的火把,把附近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全乡各族群众高举火把,尽情歌舞,尽兴至深夜甚至第二天天明。

而苗族“花山节”每三年举办一次。“花山节”,既有惊险刺激的斗牛比赛,还有热闹十足的商贸街,当地苗族群众还自编自演了精彩的民族文艺歌舞。极富浓郁的苗族文化色彩,吸引了附近村寨各族群众纷至沓来。

每年农历二月二也是乡内哈尼族的“龙抬头日子”,这一天清早,哈尼山寨中的哈尼族长者会带领山寨中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到深山中“祭龙树”。在祭龙时,先将祭品陈列于龙树前,由主持人点香放炮,祈求全村人畜兴旺,不遭灾难,不生病。参加祭龙的其他人叩头献饭。祭毕,祭品大部份即分给各家,一部份分给主持人,一部份分给老人,在龙树前煮吃。祭龙仪式完毕,哈尼山寨的人们,将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预祝今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美食在我的家乡除了出名的菌子,就数羊肉最出名了。我的家乡自古就有放养本土山羊的传统。

对于本地高档的羊肉馆“做羊肉是件很讲究的事情,从选羊开始就马虎不得。”选的都是山上放养的本土山羊,且只有健壮的成年本土山羊才会被选中,因为本土山羊的肉质细嫩,脂肪、胆固醇含量较少,是最合适的。

羊全身是宝,都可以做成菜,家乡人喜欢根据羊肉不同的部位进行分块加工,集蒸、煮、煎、炒、烤为一体,因此有着众多的羊肉类菜品。

在我的家乡许多羊肉馆,就有烧烤、清汤、粉蒸、油炸、小炒、麻辣和火锅等系列。再往细了说,就是炒羊肉、炒羊肝、炸羊脚、羊肉冷片、酸辣羊血、粉蒸羊肉、羊肉汤锅以及烤全羊、羊全席等菜品,可谓应有尽有。

家乡人将羊肉做得五花八门,足以让食客大饱口福。都说到我的家乡不吃羊肉算是白跑一趟,毕竟我的家乡可是“羊肉一条街”。比如,就一道简单的炒羊肉,选黑山羊最嫩的脊肉后,在适当的时候加入青椒,入盘时羊肉微红中带有点点绿色,光看着就是视觉的享受;羊肉冷片,选壮羊腱子肉,横丝切片,带皮的腱子肉内藏筋,吃起来硬度适中;做酸辣羊血时,会加入本地特产水豆豉,味道鲜美酸爽,让人食欲大振。

我的家乡最出名的一道菜就是“粉蒸羊肉”。相传,从前有一位厨师准备饭菜时,忽遇大风,厨师急忙将原本散放的牛羊肉、面粉和香料用胳膊围拢。没想到,食物最后却被挤得掺杂难辨。无奈之际,厨师只得尝试烹调这些特殊的肉团。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粉蒸羊肉的雏形诞生了,且大伙食用后,都赞不绝口。

当然“羊肉汤锅”也是不错的选择。用当地的水熬制的羊肉汤锅,且不说肉质软嫩无比,其汤汁可口香浓、营养丰富,经常食用能温中暖下,补益气血,强身健体,特别是对年老体弱、多病者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因此也深得食客们喜爱。

旅游的地方数乡内有名的“马头山”算值得称赞。民间有“不上马头山,不算到易门”之说。据《续修易门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年(1574)乔甸贼煽惑嶍峨(今峨山县)、易门二县边彝为乱,兵部侍郎云南巡抚邹应龙剿平之,“斩马誓蛮“于山上,故马头山又名斩马山。该石刻从右向左有正楷阴刻“斩马山“三字,每字约高3米,宽2米,面积约30平方米。“斩“字右上方,有竖行刻文,可辨“大明“二字,其余字体模糊。

石刻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是YX市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单体摩崖石刻,它用实物印证了历史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仙人洞——传说很久以前,马头村出了个神奇人物名叫“耳哈尔母不鲁”,也是个勇敢善战的地方头人。因他不听仙人劝告,错失良机,遭官兵进攻,他为避免众人受害,只好立即封住了仙人洞洞口而逃跑了。后来在明朝时期,官兵在镇压马头山“农民起义时,才又炸开了仙人洞。因此,人们崇拜仙人洞,仙人洞是远近闻名的一大景色,。

马头山仙人洞又称元武洞,在马头山北麓,洞口狭小,洞内宽敞,可容千余人,钟乳悬垂,如人如兽,如帘如幔,击之清响,如钟如罄。还有那些石床、石戏台、洞中清泉水等。古往今来游人甚多。

我虽不是诗人,但希望用漂亮的诗句赞美我的家乡;我虽不是学者;但希望用深邃的思想洞察我的家乡;我虽不是歌手,但希望用最美的嗓音歌唱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