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子宋太祖,初恋萧太后,友冯道 第24章 人才啊

作者:咸鱼化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7 14:39:54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张惠:“弘殷呀,你不用拐弯抹角,有话直说就行。不要担心钱粮的数目太大,不好意思开口。压力是我们的,你只管干就行。”

“我想要三叔的一个养子名额,这个名额不需要继承留后,将来也不会当节度使,就是行走方便。让别人知道这个样子是自己人。”

朱全忠和张惠眼神一个交流:这孩子就要个养子名额。

张惠看过来:他是不是傻。

朱全忠眼神回到:他傻吗?看着不像?

张惠:“我替你三叔答应了,给你一个养子名额,只要你能做成这件事。”

赵弘殷道:“养子可以事后给,一百骑兵现在给,我都等不及了。”

朱全忠叫来了朱珍,吩咐道:“朱珍,领着赵弘殷去军营里挑选一百骑兵,从今天起,他就是宣武军的百夫长。”

赵弘殷拿着汴梁县令的任命书,跟着朱珍去军营了。

朱全忠:“夫人,我感觉这小子能力有亿点强,是个人才。”

张惠:“可惜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隔行如隔山,明明在为官、搞经济上很有天赋,偏偏想着当兵。

在军事方面,我觉得他差得远了。

不过这也正是咱们现在所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在后勤经济上,至少吹的自己堪比萧何。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咱们还是要再观察观察,看他是不是纸上谈兵。”

朱全忠:“夫人,平时你可不夸人,今天怎么夸起这小子来了?

平时都叫你女诸葛。

你看其他人更是觉得一个比一个笨,只有赵弘殷,你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一个人不能把什么优势都占了?

至少他没有吹萧何、韩信、张良的能力,全都集中到他一人身上。

我看他行军打仗,估计不大行。

那些衣甲鲜明,长得高大威猛的士卒。

帅是没错。

但把时间花在擦盔甲上的士卒,大多数都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战场上的老兵越低调越好,甚至会把盔甲弄的和周围一样脏,才能活得长久,不容易成为敌方的集火目标。

假如我一开始领着他说的那一只百人骑兵,现在的坟头草都得有三米高了。”

张惠:“年轻人嘛,总要有弱点,否则的话,还叫年轻人吗?

好在弘殷是咱们的人,他的能力越大越好。”

朱全忠附和道:“没错,没错,夫人,他是不是有嘴上说的那么厉害,就要拭目以待了。”

张惠:“不管他有没有说的那么厉害,他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年轻人可能分不清现实和理想,等他碰一鼻子灰来求咱们,就是咱们给他提要求了。”

夫妻俩都觉得赵弘殷战略是顶级的,吹牛也是顶级的。

去军营的路上,通过攀谈,赵弘殷也了解到朱珍的一些情况。

朱全忠参加起义后,遇到了同乡朱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等着朱全忠成为小头目后,就把朱珍要了来,担任外围的警卫工作,自此不离左右。

对于朱全忠的脾气,朱珍可是再了解不过。

所以当他听到赵弘殷担任百夫长,挑选一百骑兵的时候,震惊的嘴里能含个鸡蛋。

“恭喜赵县令官复原职。

节帅很看重你,知道吗?

咱们骑兵一共200,就是去砀山县的先头部队,平时都金贵着呢?

绝不允许他人染指。

哪个将领想分点骑兵做亲卫,节帅也不答应,

只让这些骑兵跟在自己身边。”

赵弘殷心想:要是换做是我,我肯定也把骑兵都放在身边当警卫连,如果前方战斗打不过,还可以骑马逃跑。不,是让骑兵保护着我战略转移。

打仗的事,怎么能叫逃跑呢?

这也是赵弘殷为什么索要一百骑兵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活在乱世中,肯定会经历很多战斗。

战斗可以输,但命要活下来。

只有活下来,才能在不断的战争中学习,成为一个常胜将军,培养出大宋开国皇帝。

毕竟他不是李克用,拥有神仙开局。

人家草原部落首领,根本不缺马,整支军队都是骑兵。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骑兵。

草原人从小骑马射箭,射箭就是他们的日常游戏。

不像中原地区的孩子,只能撒泡尿和泥巴。

两种人成长起来,论单兵作战能力肯定是草原人更胜一筹。

也难怪李克用的一万五千名沙陀骑兵,能够屡屡重挫黄巢几十万部队。

硬生生把黄巢30万人打到了现在15万人。

当然也不仅仅是李克用的功劳,还有其他节度使,但归根结底,功劳最大的还是李克用的沙陀骑兵。

没事就用骑兵骚扰,当你冲出来的时候,他再骑马离开,你追不上他,这种放风筝的打法,非常克制两条腿行动的农民起义军。

打不着,跑不过,只能被收割。

骑兵哪都好,但想要在中原地区打造骑兵队伍,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现在别说马吃的,就连人吃的粮食都金贵着呢!

朱全忠在黄巢军队中混了十几年,才攒够这二百骑兵。

所以能把200名骑兵分给赵弘殷100名。

着实让朱珍震惊不已。

来到军营,赵弘殷大老远就看到骑兵们,有的刷马,有的喂草料,有的钉马掌,有的给马整理毛发,还有的在练习骑术。

另有一撮人在围着李彦威,李彦威在向他的骑兵同僚们吹嘘,马上就要被封为养子的大喜事。

可把其他奇兵们羡慕的够呛。

拍马屁的络绎不绝。

“李大哥,我早就看出来你不是一般人。以后等你发达了,可别忘了小弟。”

“李大哥,今天晚上有时间吗?我知道一间新开的酒楼不错。我请客,不过我钱没带多少。不如大家凑凑。”

“凭什么大家凑钱给你?要我说咱们不如凑一凑,直接给李大哥,让他自己去城里下馆子。还能吃的多些,说不定还能喝上酒。”

自从成了官兵,不能烧杀抢掠。

靠着每月二两银子的军饷。

不饿死,是因为管饭。

不然早都饿死了。

根本没有什么余钱。

别说他们这些当骑兵的没有钱。

就连朱全忠也没有多少钱。

他们之所以没有跑,是因为骑兵相对于步兵,生存能力更强,而且待遇也更好。

别人每月军饷是一两银子,他们是二两银子。

现在这年头兵荒马乱的。

干着不算危险的活,吃得饱,穿的暖,还有高薪拿。

换谁,谁也不走。

当然只限于吃得饱,而不是吃的好。

他们这些普通士兵不知道多少年都没尝过酒的滋味了。

底层士兵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单调,字面意义上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