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在几乎所有关于长安的照片里,永远都有各色各样的霓虹招牌。

白天,它伫立在那里,充当都市的点缀物,黑夜,它们闪烁光影,将城市装饰成人间天堂。

这座城市是建立在一片发光的高楼和立牌上的。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画面,充斥着某种奇幻的未来感。

以至于在许多有关未来的画面中,总会出现这一切。似乎,这些就是未来!

每到夜幕降临时,这片霓虹总会吸引着很多人,人们总是会为这些绚丽的霓虹而惊叹。

“真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啊!”

置身于霓虹灯下的孙启云发出这种感叹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和同事们一直在这里进行着“商业考察”,其实也就是进行采访而已,然后,他们要写出一篇文章,揭露这里畸形繁华背后的残酷。

这正是他的工作。

就像在璀璨的霓虹灯背后就有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泪——那些洗脚屋,桑拿养生会所以及舞厅,特约茶室等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那些地方云集着来自菲律宾,爪哇,越南,韩国,日本,印度,伊朗等一些国家的女人,她们在那里饱受凌辱。

这里就像是旧社会一样,把人变成了鬼。

在这耀眼的霓虹灯下,又到底隐藏着多少的罪恶呢?

红色的霓虹灯,闪动的哪里是繁华,分明就是劳动人民的血泪。

孙启云就这样用他犀利的目光去打量着这一切,灯光是璀璨的,可是在灯光的背后呢?

“黑暗永远都是黑暗,即便是最耀眼的灯光也无法驱散黑暗。”

在发出这声感叹之后,孙启云继续前行,但是他的目光不时的审视着周围,

突然孙启云一下定住了双脚。

在走出餐厅的时候,在绚丽的霓虹下,正准备和朋友告别时,却意外的看到了璀璨的灯下,路人之间有一个熟悉的人。

看到他的时候,男人不禁愣住了。

霓虹灯下,站在街道边的孙启云同样也看到了那位刚刚从茶楼中走出来的男人。

仅仅只是一瞬间,孙启云就认出了男人。

“老,老师……”

男人看着站在路边的孙启云目光中带着惊喜,他连忙走下去,问道。

“启,启云……是你吗?真的是你吗?”

男人用惊喜的语气看着孙启云,目光是惊讶。

“你不是在,不是在……”

突然像是意识到什么似的,男人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握着孙启云的手,说道:

“这么多年不见,你还好吗?”

孙启云先是有些警惕的看了一下左右,在确认这里只有自己之后,才说:

“老师没想到会在这儿见到你。”

孙启云紧紧的握住老师的手,看着老师说道:

“老师,您老了。”

“启云你也老了。”

久别重逢的两人就这样站在茶楼前紧紧的握着彼此的手,然后他们就走进了茶楼,在茶楼里要了一个包间。

随后师生二人就像几十年前一样,那里聊着天,不过和几十年前不同的是,他们谁也没有去试图说服对方。

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是无法说服对方的就像过去一样。

当然孙启云并没有忘记介绍家里这些年的变化,工业上的,经济上的,当然还没有忘记去提到原子弹。

对于这一切,男人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并没有给予任何评价。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都还好吧。”

“都还好。”

孙启云点了点头,然后问道:

“老师,您呢?您一直都在这里吗?”

男人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我来这里是做手术的,心脏这里刚刚做了一个大手术。”

孙启云一听,立即有些担心的问道

“啊,老师,你的身体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

“基本上已经康复了,不得不说这里的医疗条件还是非常发达的。”

男人赞叹让孙启云说道。

“其实我们那的医疗条件也是很好的,如果老师您回去……”

话只说了一半,孙启云就不再说话了。

而男人只是默默的摇了摇头,他并没有说话,只是脸带着一丝苦笑,

随后他们两个人就在那里聊着,在聊天的时候,男人总是会问起自己其他的一些学生。

在老师问及那些人的近况时,孙启云总是会左顾言他,并没有给予什么正面的回答。

不过,也正因如此,男人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现在他们都在各地,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络也是很少的,而且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港岛那边。

对他们的近况也不太了解。”

学生的回答让男人长叹了一口气,并没有继续问下去。

良久,男人犹豫了一下,问道:

“那……你的那位师弟呢?就是……”

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男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侥幸,毕竟在多年前他就曾得知儿子已经死了。

不过对于这个消息他是将信将疑的,且从心理上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予以排斥,他猜想可能是一种有恶意的谣言,因为按照他小儿子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性格是不可能自杀的。

现在看到曾经的学生,男人自然想知道小儿子的近况。

面对老师的询问,看着老师目光中的关切,再看着那张有些苍白的面孔。,孙启云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老师,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港岛,他的近况我不太了解,但是早年间他被下放劳动了,目前应该一切还好吧。”

“哎呀,这就好,这就好,我就说嘛。他那性格是一定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男人的脸上带着一丝解脱,他笑着,这是最近几年他得知的最好的消息。

看着老师脸上的笑容,孙启云的心里一阵五味杂陈,最后他就借口岔开了话题,两个人又聊了很长一会儿。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孙启云才主动的和老师告别,在离开时,男人握着孙启云的手说道。

“启云,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有机会的话,要是你能够见到你那位小师弟,请你务必告诉我和他母亲都非常想念他,我也从来没有怪过他。”

“嗯。”

孙启云点了点头,然后就和老师告别了。不过在告别的时候,他也答应了老师的要求去打听那位师弟的下落,还承诺一旦打听到的话就会写信给他。

“总之一切拜托了。”

在得到学生的承诺之后,男人的目光里燃烧着的全是满满的期待。

最后看着学生的背影。男人脸上的笑容变得极其灿烂,在回到酒店之后,也在第一时间和妻子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在得知儿子的消息后,江东秀同样也是极其高兴的,毕竟那是多年未见的儿子,这些年,在梦里她总是会想起儿子,尽管他们夫妻很少聊到小儿子,但又怎么可能不想念呢?

其实,这些年,所有的思念都一直埋藏在他们的心里,而现在,终于得到了某种释放,因为得到了儿子的音信。

那怕是这个音信依然是含糊的,但有消息总好过没有消息。

这天晚上他们夫妻两人就那样在那里聊着孩子,聊着孩子的过去,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回忆更加宝贵的了。

聊着那些不曾触碰的话题,江东秀看着丈夫说道:

“先生,你一定要好好的养好身体,等到将来,将来或许还是会有机会见到他的。”

听着妻子的劝说,男人握着妻子的手,然后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

“嗯,我知道,我知道,以后,我每年都会来这里进行检查身体的,这里的医疗条件还是非常好的,那个CT机,就能把人体看得清清楚楚,有什么小毛病,都能提前查出来,东秀,回头你也去做个CT检查。”

“嗯,要的,要的……”

江东秀也跟着表示了赞同。

这天他们夫妻两人是激动的,甚至憧憬着将来的重逢,并不仅仅只是儿子,还有儿子的妻子、孩子……

人有时候,是需要希望的。

在附近的一间旅馆里,孙启云看着前的文章久久不能言语,最后只是默默的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

“我这也是为了他好。”

说罢,他轻叹一口气,然后就收拾起心情又继续俯身于案前书写着文章,将之前的探访一一记录下来,当然是以其特有的视角。

就这样一直写到深夜,这天晚上孙启云整整一夜都没有休息。

次日清晨时当曙光刺破黑暗,孙启云才从书案前站起身来,他看着窗外的城市在心里自言自语道:

“好了,终究还是要离开这的。”

终究是要离开这里的就是今天了。

就这样,这天上午孙启云和两名同事一同乘出租前往了机场,一路上他们总是会把目光投向车外,看着车窗外繁华的城市,他们三人的目光是复杂的,心情同样也是复杂的。

但是谁都没有说话。

仅仅只是默默的看着窗外,看着窗外的这座城市。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就像是拿着显微镜似的,把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里里外外观察了一个清清楚楚,对于这里的一切他们都是了解的。

但这样的了解也就仅仅局限于他们三个人的心底而已,毕竟,有些东西只能存在于他们的心里。

等到了机场之后,看着机场里往来如往的人潮,孙启云抿了一下嘴唇,然后说道:

“好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是啊,终于可以回家了。”

身旁的两位同事也都这么说着,很快他们就取了进入了候机厅,在候机厅里,三个人坐在那里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打量的周围的一切,似乎是想要把这一切都记在心里。

哎……

心底发出一声叹息,孙启云再把目光收回来的时候,看到旁边不知道是谁落下了一份报纸,拿起那份报纸就看了上面的新闻。

“我国科学家再次斩获诺贝尔奖。”

看着报纸上的这篇新闻,孙启云的目光是复杂的,在过去的几天之中,到处都充斥着这个新闻,充斥着与这个诺贝尔奖得者的采访。

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是和他有关的,对于人们来说,就好像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甚至就是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人们也会谈论着这些,诺贝尔奖这种事情尽管距离普通人是那么的遥远,但是他们仍然愿意去讨论。

相比之下,这里的人们对于政治之类的事情反而是没有任何兴致。相比的政治,他们更愿意去讨论经济、科学,以及音乐、艺术、哲学,甚至他们还去讨论旅行,游玩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在孙启云看来,甚至有些不务正业。

而且这里的报纸上也是如此,永远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八卦新闻,似乎,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就是这样的,他们所关心的仅仅只是挣钱之类的生活琐事,还有种种花边新闻,除此之外,什么国家大事之类,一点都不关心。

孙启云的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或许这才是最大的区别吧。”

就在这个念头闪现的时候,那边广播中传出了提示声,开始登机了。

即将登机的时候,孙启云又一次回头看了看,有些复杂的目光中所隐藏着的是只有他自己才能够体谅的心情。

心情是复杂的。

十几分钟后,飞机起飞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