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枪问天道 第27章 佳人到访察民情

作者:东鲁诸公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3-26 13:36:27
最新网址:www.bquge.cn

三叔王杰还告诉王生威这些年,武林中年轻的一辈惊艳天才、资质禀赋超群的人不断,各地各家都有些不世人才涌现。包括帝都观星台的三个年轻弟子,尤其是老三清风,观星台的心法一点就通,拥有绝高的发展空间。

说到这里王杰意识到帝都观星台的功法可能和王生威的功法有些相通之处,就仔细地指导王生威学习,期望王生威能够有所领悟。

与此同时王杰也顺便指导了一下张东良和钱富贵,毕竟这两个人是随时保护辅佐王生威的,有他们两个人在王生威就能有安全保障。

长辈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你看同样是家族嫡子,王杰自己当年就没有选择侍读伴当自己外出闯荡,现在成为了长辈对待自己的侄辈却放心不下地反复教导。

这天王生威正和红袖在演武场进行双刀对练,自己的母亲派奶妈来叫他去正堂见奶奶回话。等王生威收拾好进入正堂的时候,只见堂上坐着家里的主事人自己的奶奶,旁边有一个陌生的管事模样的人小心翼翼地陪着。

“小九呀,这是江南钱家的大管事,你的未婚妻派来送信的。”

“啊,是浅浅妹妹吗?谢谢大叔。”王生威面带欣喜地感谢对方,

“唉哟哟,这可使不得,我的姑爷呀,这是小姐的信,过几天小姐就来京城拜见老夫人了。”

钱家乃是江南士族大户,钱家祖上曾经立户开国,但是江南毕竟地广人稀,开发不足,只能勉强维持。所以钱家祖先在大秦帝国建立之初就高举白旗,率部主动归附于大秦帝国,钱家实力完全得以保留,而且获得大秦帝国内的超然地位。

钱家千年来低调发展,不涉及政治、军事,只专注于耕读传家,却因教育成就成为了大秦帝国的顶级豪门之一。豪门之间联姻似乎是亘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毕竟在任何社会里血缘关系、婚姻关系都是最为值得信任的关系之一。

通过婚姻结合,豪族下一代继承人与其就有了血缘关系,虽然都是父系血缘为主,但是母系家族肯定会得到照顾的,世家豪族往往不会一代联姻的,几乎代代都有的,比如王家王生威的一个姑奶奶就嫁入钱家的另一支。

钱家小姐,钱玥乳名浅浅,是钱家当代家主钱樾的亲孙女。其实她小时候也经常生活在京城的钱家大宅,所以和王生威从小经常一起玩耍,算是青梅竹马。

年纪稍长之后,钱玥就被召回江南家族学堂开始学习读书了,所以王生威也是几年没有见到自己的未婚妻浅浅妹妹了。

几天之后,钱家大小姐就在京城钱府安顿了下来,投贴过府来拜见老夫人。其实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位大小姐的受宠程度了,她甚至和自己的家主爷爷名字都是同音不同字。

老夫人自然不愿意当那惹人厌的角色呀,见面寒暄过后很快就安排王生威带着浅浅妹妹外出游玩去了。两个从小就一起长大的未婚夫妻,说来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样子,其实更多的算是朋友吧。

这一日,王生威带着男子打扮的钱玥一起去京郊骑马游玩,两人都是青衣素装,像是两个学堂的读书郎带着书童外出。因为嫌弃张东良、钱富贵在眼前碍眼,这次王生威就只带着碧纱、红袖和钱玥的贴身丫鬟暮云,她们三个带着一帮护卫远远地跟着,完全就是一副伴读书童的男装样子。

许久未见面的王生威钱玥两个人很快就没有了陌生感,一起说说笑笑地沿着大道向帝都东边的山区疾驰而去。开始的时候大路上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两个人拉紧缰绳慢慢前行,不敢放马奔驰。等离开京城十里长亭就逐渐地呈现人烟稀少的景象了。

两个年纪小小的人本来也没有什么隔阂,现在更加亲热,很快就开始你追我赶地纵马奔驰一番,结果就和后面的几个丫头拉开了距离。其实红袖她们知道王生威这两位祖宗一定是有两家的高手暗中保护,就乐得让他们有说话的私人空间。

“威哥哥,你看这里怎么越来越荒凉了?京城不是天下一等的繁华吗?怎么比我们江南之地还要荒芜。”钱玥疑惑地问,

“我也不大懂,咱们找个路边耕种的人问问吧?”王生威也有些疑惑,毕竟大家都是谈论京城乃是天下第一的豪城,人口百万、富商云集。

可是眼前的情形却和他们两个想象之中的景象大为不同,官道两旁的土地不是被人为地圈了起来,就是建立了一个个的庄园,挂上“私人庄园,禁止入内”的牌子了。

土地里有些人在劳作,可是他们远远地看见有人走过就蹲了下去。这正是四五月农忙的前期,按照书上讲的“农家无闲人,五月人倍忙”呀。

王生威、钱玥两个人信马由缰地缓步前行,终于在走下官道走上岔路很远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个陋烂的村庄。

王生威在村头大树下拴好马匹,带着钱玥借口去讨一碗水喝查看百姓的生活情况。挨着敲门去打探一些情况。结果连续敲了好几户的简陋柴门,都没有人回应。

终于在一间低矮的茅草屋里有个苍老的声音回应,“谁呀?”

“老人家,我们是游玩的读书人,路过此地,讨口水喝。”一个甚至看不太出来是男性或者女性的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拉开绳子拴着的破柴门。

老人家回身走进低矮黑暗的茅草屋,茅草棚低矮到佝偻的老人家都不算轻松地进入,黑黢黢地就算是现在烈日当头的时候,王生威也没有一下子能够看清屋里的状况。

钱玥陪着他两人静静地站在院子中间的树下等着,环顾院子就一个猪圈,还有个堆满了柴火的厨房,应当算是一个穷困人家的农家院但是收拾的还算干净,确实穷和脏不是有必然的联系。

老人家拿着陶碗端出两半碗略带浑浊的水,一路上还撒了一些。王生威赶紧上前接了过来,“老人家,谢谢,谢谢。”

“哎呦,也没有地方可以坐,年轻人就将就站一下吧。”老人家很不好意思地说,

“没有关系,谢谢老人家。村子里怎么都没有什么人呀?”钱玥好奇地问,

“读书郎呀,都下地干活了,这正是忙的时候,就我这动不了的老婆子才在家里等死呢。”

“我怎么没有看到干活的人呀?”钱玥有点好奇,诗里不都是描述“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嘛。

“都去张家庄园扛活去了,我们这一片全部是张家的土地啦。他们是有人指挥干活的,所以你们在路上看不太到零散的干活的人了。”

“你们自己的土地都收拾好了吗?扛长工不是很辛苦不划算的嘛。”

“哪里还有土地呀,我们这个村子算是好的了,周围的人家都卖身为奴了哟。不过他们倒是不用担心交税纳赋了,唉,也挺好的。”

王生威大概明白这应该就是书上所说的土地兼并吧,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一时无言,只有低头假装喝水,水里有些尘埃,又苦又涩的。

“为什么偶尔有几个干活的远远地看着我们就蹲下去了?”钱玥好奇地问。

“读书郎呀,穷苦人家干活哪里舍得穿衣服呀,全年就一件把的破衣裳。”原来穷苦百姓是这样的,江南地区相对富庶一些,钱玥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内心大为震惊。

闲聊了一会,钱玥没有喝下碗里的水,王生威接过来一口喝掉,把两个碗还给老人家,并且从随身携带的钱袋里摸了一点点银两递给老人家表示感谢。

钱玥、王生威都有些沉默地告别老人走出村庄,心情沉重。普通百姓呀,该走向何方。

烈火烹油繁华世,穷苦百姓难处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