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录 第63章 后记

作者:远游书生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5-26 16:43:56
最新网址:www.bquge.cn

我写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脑子里忽然跳出灵感,有时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的原型,有时候是一句意境绝美的诗,有时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大抵就是,这个念头出现的那一瞬间,肾上腺素拉满,思维完全陷入一种难得的空灵状态,同时解锁孤芳自赏状态,什么马尔克斯,海明威,黑塞,余华,莫言,陈秋实之流,通通不在话下。待我把灵感付诸笔端,所谓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那个奖,通通都是我的囊中之物。如果借用打游戏的话来说,那时候的状态就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挑五都不再话下。

第二个阶段,是等颅内高潮自嗨过去之后,就开始看着妙手偶得的半句诗发呆,看着琢磨出来的故事原型发呆,然后乖乖地给余华、莫言、马尔克斯、陈忠实、张爱玲各位老师一一道歉——刚才我的嘴脸太猖狂了,给各位赔个不是。只不过,既然夸下海口,就要硬着头皮写,于是又要去读书,做笔记,写读后感,模仿茨威格,模仿毛姆,有时候也模仿意林、读者,甚至是大冰,还有一些网文的写作风格。对于所有的写作者,模仿是他们走上写作之路的第一步,毕竟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拥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事实上,很多人一开始连基本的流畅写作都做不到,他们写的东西,要么太刻板,像是文件,要么语句蹩脚,网络风格太浓,口语化太重,只不过也正常,专业化分工的社会里,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好,不需要具备太强的中文写作能力。模仿得久了,揉的风格多了,有时候会拼凑出一堆诡异的怪物,有时候,作者就会在各种风格中找到自己写作的风格和方式。这就好比,我们最开始来到世上,都是一张白纸,在家庭的教育,社会的耳濡目染之下,变成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美国的土壤中长出美国人,中国的土地上生养中国人,英国的水土养育英国人。只不过,即便接受了太多的环境影响,到一定拥有自我意识的年纪,人还是会拥有不同于家庭成员,不同于地域,不同于国家的性格,因而这时候,我们称其为独一无二的人。写作这个行当,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即便是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读后感,可是真正开始去写作的时候还是会举步维艰。倒不是故事构思不好,也不是人物描写欠佳,更不是不够旁征博引,写作的第一步,将脑子里的东西准确生动的转述出来就是一件难事。有时候,即便看似成竹在胸,腹稿打了好几遍,可是真正诉诸笔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也不满意,哪儿也不满意,有时候好不容易憋出一句奇巧的话,却一点儿不适合语境。

而跨过第一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巴拉巴拉,一直到写完,写完还要修改,反反复复,就和程序员修改错误一样,一个一个比对检查。只不过,bug可以修复,而写作有时候却越修越错,越改越矬,整到最后还不如初稿。这种情况,想必做设计的人最懂了,好不容易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草图,你满心欢喜递给客户时,他又挑肥拣瘦,这不满意,那儿不满意,于是为了挣那几文窝囊废,你就耐着性子,一边骂娘,一边修改,结果最后客户却觉得,还是原稿最好。那样的心情,是无法言说的,因为那时候,再有素质的人,也很难不把客户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个遍。只不过,设计师可以骂客户,可是写作的人,只能骂自己,怪自己菜,怪自己笨,怪自己没天赋。

第三个阶段,是与自己和解。写完一个故事,哪怕遣词造句再差,其实写完的那一刻也会有一点儿突然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种感觉和高考结束,高中三年时光戛然而止一样,有一瞬间的怅然若失,怎么就结束了,可是也就是一瞬间,如果叫他再来一次,肯定是打死也不愿意的,已经逃脱了,自然不会再返回去。接着就是重读,一个作者,自己永远是第一个读者,如果写的东西,自己都看不下去,那么别人估计也很难看下去。重读是一种自我欣赏和自我批判结合的过程。一边极高的审美告诉自己,我写的还是不够精彩,如果能再好点儿就更好了,很多地方还是有瑕疵,甚至是大的差错;一边一种自我满足告诉自己,做的已经很好了,起码坚持下来了。这跟上了大学后重新回忆自己的高中时代,毕业之后追忆自己的大学年华,行将就木的时候反思自己过去的一生如出一辙,我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有愚蠢的地方,犯过错误,闹过笑话,摔过狗啃屎;也有过短暂的高光,一张奖状,一段美满的恋爱,一个坚持了挺久的爱好,一张美丽的照片。做完这些,就是去迎接下一篇稿子,直到再也不写,或者再也写不动为止。

写这本书,就完整地经历了这三个过程:大一年级的时候,我忽然想要写一部书,纪念我逝去的高中生活,记录一下我大学的新鲜经历,于是乎《胡言》诞生了。待到大二,出于一种表达想法的愿望,我忽然很想写一些讽刺小说,讽刺一些我看不惯的人和事,以及表达一下我的态度。之所以只能讽刺,一方面是我的写作水平在《胡言》的简单调教下,我个人认为已经具备了写小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说话,没啥人听,于是只能在网络上当个键盘侠,写写东西,发发牢骚。于是,《嘲讽》就这样迎来了出生。

写作《嘲讽》的时间跨度很大,从20年6月份,到24年3月份,将近四年,横跨了我大二到大学毕业进入工作的第一个年头。四年里,我的写作风格一直在变,有时候,一篇文章变一个,有时候一段时间换一个,很难保持统一性,可能写作的感觉会随着心境和阅历的变化而变化吧。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序言,所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从前,中国有鲁迅,如今,中国有胡某人。我就是带着肃清文化界,整顿文坛的任务来的,什么这样奖那样奖赶紧给我准备好送上来,不要劳烦我亲自去娶。是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可见一斑。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炫技表演的成分过重,一点儿不够真诚,所以分享给同学看的时候,他们纷纷表示看不懂。

之后,我便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我把自己的序重新读了一遍,还是觉得怎么读怎么高尚,一点儿问题没有,肯定是他们太肤浅的问题。这也暴露出了我的特点:我始终是把自己当成第一读者的,也就是说,我的书大部分都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可是,我又写出来了,发表到电子平台上,让其他读者去看,又没有照顾到他们的阅读习惯。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我到底是写给谁看?思考了很久,我最终还是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主要还是写给自己看的,可能是给之后的自己看,也可能是写给经历过这段时光的自己看。至于其他人,如果真的感兴趣,他们会看的,不感兴趣,也就算了。毕竟,我不是写网文的,我不需要让读者看得爽,我也不必求着他们每个月送给我月票。因为写作终究只是我的一项爱好,一项证明我活着,是个会思考的人的爱好,而非职业。职业需要卑躬屈膝,点头哈腰,需要放弃清高,需要一切以顾客为主,读者就是我的爹,可是我不需要。我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我可以不用写作养活自己。因为,职业写作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乞丐,跟学画画的一毛一样的,就连鼎鼎大名如梵高之流,都是生前穷困潦倒,死后才美名远扬。只不过,对我来说,那种死后尽享哀荣的事情,除了给猎奇记者和吃瓜群众增加一点儿谈资,一点儿逑用没得。当然,如果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书哪天火了,我也是乐意的,毕竟顶级畅销书作家,如韩寒,郭敬明之流,尤其是后者,虽然风评一直不怎么样,但是版税挣得是比谁都多啊!

写作的时候,其实灵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可能是上课发个呆,灵感就来了,路上看见个美女,灵感也来了,摔了一跤,灵感也来了。灵感这事儿吧,谁也说不准。对于那些写作技艺很纯熟的人来说,灵感可能可遇不可求,一有灵感,身体便不受控制自己落笔成言,然后一气呵成,文不加点,经典铸成。对于我这种人来说,灵感就是说来不一定来,但是来了就来一堆,每一个都很精彩,简直让人挑花了眼。只不过,我总结了获取灵感的一些方法:首先就是要细致地观察生活,体察一切细微的变化,这是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灵感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是没错的。另外就是,要多增加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旅行看大海,看高山,去城市街道穿行,去夜店听白天沉寂的人们在酒精、香烟、噪音和荷尔蒙的环境里撒野,去图书馆看书,去咖啡店看小情侣斜靠在对方肩上……这是两种挺好的办法,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接下来就是动笔。动笔是真的很累人的一件事情。一本50万的书,就拿陈忠实的《白鹿原》打个比方,我看书速度不快不慢,大概半个月就看完了,而陈老先生足足闭关写了四年多,又经由各位编辑修修改改,删减增补,最终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才和大家见面。至于连载小说就更不用提了,一个作者玩命写了十多年,结果读者一两个月就看完了。所以说,对于读者来说,一本书可能就是花一些时间看别人写的一个故事,所以有人一年能读好几百本书,上千万字。而对于一个作者而言,即便是打字,这么多字都要打上好几年。所以,再高产如巴尔扎克,一年也写不了365本书。水一篇小作文,或者心得体会,或者会议记录,诸如此类的文章,倒是十分容易,我一个小时能写三五千字。写一个短篇小说,可能就得花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写好。这种写好,只是说讲明白了这到底是个啥事儿,至于写成欧亨利或者莫泊桑,则是技术问题,还有天赋问题,堆时间,是没意义的。而写作又最废脑力,所以作家才喜欢干两件事情:一件是睡觉,因为休息是对大脑最好的保护,用脑过度和体力劳动过度一样疲惫,而且吃饭还不一定能恢复。另一件是旅行,我们经常看到作家各种旅居,一种是清幽舒适的环境适合写作,另一种是他们需要时刻身体走着,这样才能找到写作的感觉。以前的人,写作用纸笔,所以写起来,要么费墨水,要么费纸。前者是写的多,改的多;后者是丢的多,撕得多。现在的人写作基本是电子化了,倒是不怎么占内存,但是一直盯着屏幕,眼睛也容易累,脑子也容易累。而我写一会儿,可能就会去刷会儿短视频,一刷刷一个小时,然后再回来写十分钟。上学期间又各种事儿:课外运动,上课,写论文,实习,找工作,参加活动……所以,其实我真正写作的时间不多。只不过,这是世界的常态,真的很难完全集中所有时间去做一件事情,或者不是很难,是一个人根本没法只做一件事情。

很多次,其实不太想写了,一方面自己写的是在太垃圾,另一方面,写完好像也不知道有啥意义。思考这种问题,就跟思考,我活着有啥意义一样,想不明白。不想是不可能的,这种东西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想多了吧,自己脑袋又容易宕机。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无聊,不想看书,不想说话的时候,只要写点儿什么,心情就会好一点儿,真写出几个好句子,做了一个好比喻,也会由衷开心一会儿,虽然那种感觉稍纵即逝,可是却让人怀念。这就好比,我踢一场足球比赛,助攻了别人一个,或者踢进一颗一样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后来,我知道了,那就是成就感。虽说,那不是得诺贝尔奖一样的荣誉感,可是这种成就感,却是我在其他人多地方得不到的,所以也就显得珍贵了。这可能就是人吧,纵使其他方面平庸得要死,甚至很垃圾,可是只要有一两个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就会立马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擅长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所以,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一两个兴趣爱好,这样即使平庸一辈子,可是也会辉煌那么一两个瞬间。

写完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里在想,终于写完了,卸下了一个很沉重的包袱,以前写完一篇,就会有下一篇,现在写完一本,可能下一本就要等一些时间了。终于可以歇一歇了!我还不是太想想下一本的名字,因为以我过去的经验,当我想出它的名字,就代表我必须写,不写不行,而一写就不知道啥时候停下来。我毕业了,没太多时间做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因为生活需要我去解决一些当前主要的矛盾。只不过,这不会是我最后一次写作,想要我封笔,除非哪天写不动了,不然是不可能滴,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写呢。有时候,真想有个可以植入脑子里的芯片,能够把我所有的思考一下子全部转化成文字,这样的话,就算是叫我写一万本书,我也乐此不疲。可是,感觉不太现实,一方面,写作是一个沉淀的艺术,芯片读取的也不过是一瞬间的灵感,还是需要时间雕琢的。

其实,这本书本应该在大四写完,这样正好可以和我的第一部书合起来,一个纪念,一个思考,一个像是年轻人的浪漫洒脱,一个像是年轻人的不羁狂放,一个写散文,一个写讽刺小说,一个抒情,一个表达观点,这样的话,我的大学生活就很完整了。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寻找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处理家庭的琐事,以及这样那样的计划之外的事情,各种人情往来,导致自己独立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变得很少。我仍记得,在大四下毕业实习的时候,我每天六点多起床,蹬二十分钟的自行车去赶地铁,地铁上人贴着人,脚挨着脚,连转身都很困难,有时候甚至会悬空似的走一路,一个半小时之后到公司。工作的内容很简单,简单到我觉得一个初中生在经过培训之后也能很快上手。哦,不对!以现在BJ初中生的平均水平,他们应该已经可以全英文无障碍交流、阅读写作,并且会抽空去参加高级的实践课程了,这样的小儿科,对他们来说,也没啥挑战性。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有些好高骛远了,以至于开始被迫着让自己去爱上这份工作,可是,时间一长,我就发现,这种清闲但是重复单调且不符合我兴趣的工作,正在抹杀我的生活热情,以及创造力。而这样的一天结束之后,我还要乘地铁,换自行车,回到学校,从外卖柜里取一份外卖,回到宿舍解决吃饭问题之后,洗澡睡觉。我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长大概三到四个小时,可是我要花四五个小时来装作自己非常努力地工作,再花几个小时到一个自己厌恶至极的公司,花一个夜晚的时间让自己得到短暂的喘息。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精力写作,甚至没有精力去表达,于是写作计划一搁再搁。甚至在此过程中,我的毕业论文都只是熬了几个大夜就草草完工。于是乎,世界上又多了一份草率的学术垃圾。我知道这并非全然是环境的问题,而更多是我的问题,而我也没有想要改变环境的想法。

我曾经在大一年级的时候,与我的老师有过一段对话,她觉得我在中文表达上小有天赋,按理说,英文也应该不差,可是为什么每次在课堂表现,以及考试中表现都不如人意。我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她问我是什么。我当时回答。到现在,我似乎有底气告诉她,我完成了这样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并不如考试得了一个优秀,亦或者获得了一份漂亮的offer,但对于我而言,先把自己的思想缕清楚,把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缕清楚,认清楚这个世界的部分真相,引发一些思考,远比其他的东西重要。所以,有人用一篇论证严密、观点新颖、结构严谨的毕业论文作为自己的阶段性学业总结,那么我想《嘲讽》是一篇更能代表我在大学时代成长与蜕变的毕业论文,哪怕它的格式并不正规,哪怕它的文笔并不优良。

此外,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嘲讽》想要表达些啥,这个其实序言里写了一部分,就是表达我对社会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一些现象的关注,这符合我传媒专业的学生的身份。另外最主要的,其实就是输出一些我的意识形态。之所以没有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用意识形态,这是因为一般小说也好,散文也好,它表达态度的方式更多是通过塑造的人物,或者抒发的情感,《嘲讽》这部书里确实也有一部分是用这种方法的,所以我还做了一些批注,方便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更好的理解我的意图。只不过,从《一场漫无目的的漂流》开始,我就是直接在输出我的价值观,而这种几乎具象化的三观输出,我觉得还是用意识形态来形容比较贴切。因为它没有太多的故事性,大段大段的对话,不是我对自己说的,而是我想对读者说的,我想要读者知道的,没有任何掩饰的。因为很多时候,文学作品立足于呈现一种现象,表达一些故事,塑造一些人物,让人们从中感悟一些东西,获得一些审美价值,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开始各种解读,以至于众说纷纭,没有答案。这固然是文学作品的一大魅力之一,可是,对于我而言,这种隐晦的东西不符合我心直口快的毒辣风格,于是我该骂直接骂,丝毫不掩饰,也直接表达我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所以,《漂流》用了最简单的类似灵魂对话的方式,写了我对艺术,对写作,对商业,对政治,对哲学,对人生,对爱情的看法。把这些东西全部集中起来,就是我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价值观念。我始终无法和所有人完全地深入思想上交流,所以这种方式其实也算是一种让别人认识我的方式,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重新剖析自己,重塑自己,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认同。

不过,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聊:譬如我最喜欢的足球问题,体育问题,以及文学问题中的殖民主义审美啊,女性主义问题的各种细分啊,各种社会现实以及其背后的各种社会因素啊之类的。我想,我以后如果有空,应该会添加进去,没空的话,也就将就了,因为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写完所有东西的,捡点儿主要的就行了。

最后送读到这儿的朋友几句话:

人这辈子,如果想要当一个现实主义者,接受了自己普通人的身份,想要四平八稳的生活,朝九晚五,那就遵从礼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努力工作,工作中会有很多委屈,会很苦逼,也会感觉蹉跎,只不过,至少有钱赚,有五险一金。在上班之余,认识一些朋友,找一个恋爱对象,对方要足够尊重你,你们要相互理解,什么事儿都商量着一点儿,相互包容,不要攀比,以后如果要生孩子,教育问题先达成共识,你既然平平凡凡就不要过度要求他出人头地,但是也不要太溺爱他,让他做个正直快乐的人就好。虽说这最简单的一点本身就很难了,可是总有办法的。人生一辈子,衣食住行用,吃喝拉撒玩,什么都有点儿,就挺好的。剩下给一个建议,一个医学生的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饮食和生活习惯,每天动一动,瑜伽、散步、游泳、广场舞都可以,人是一台精密的机器,长时间不动,会生锈的,生病了再去求医问药,只会让自己徒增折磨。所以,保持好习惯,好心情,才能多活些年头,才可以看到祖国统一,中国崛起。

如果你有梦想,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需要震古烁今,仅仅是为了体现你的价值。那么,至少说明你有闯劲儿,有梦想,值得鼓励。不过,你要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世界上只有一种事情是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的,那就是什么也不做。想要成功,就要忍受很多东西,别人的不解,生人的嘲笑,高强度的工作,繁重的压力。只不过,我欣赏不安于现状的人,因为人生几十载,最后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既然怎么过怎么活都是一个结局,不如多经历一些事情,这样以后吹牛也会有资本。所以,好好把手头的事情完成好,每一件事情都竭尽全力,剩下的交给所谓的命运。就像医生,辛苦钻研医学,走过五年本科,三年规培,每年要面对数不清的考核,最后持证上岗,每一次缝合,每一次止血,每一台手术,甚至是每一次诊断,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努力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剩下的就交给身体免疫力和所谓的命运。

只不过,勇敢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需要很多客观条件,所以,如果你纠结于梦想和现实,那么就学着去克服困难的条件,或许会成功,或许不会,但是尝试过总比啥也不做要好。这个世界,美好是一种珍惜的资源,它需要交换条件,有时候是权力,有时候是金钱,有时候是美貌,有时候是才华,如果想要拥有美好生活,那就努力搞钱,爬得高一些,受人尊敬。

如果你的梦想更远大一些,那你就要付出一些超出常人的代价,而且还要接受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的残酷现实。就好比每个当老师的人都希望自己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上清华,可是事实就是,清华每年都只有几千人能上,全国绝大部分,之前是99.99%的学生的结局多是一些普通本科、专科、甚至是没学上。他们也希望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进步,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的学好自己所教的科目,语文老师希望孩子们不要在课堂上做数学题,历史老师希望学生不要上课睡觉,班主任希望班里的孩子不要早恋,早恋不要让他知道,不要分手之后学习下降,不要给他惹各种麻烦事儿。可是现实就是,曾经的老师即便是这样希望的,现如今这些年轻的教师当年也没有完全遵守,他们又如何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遵守呢!教育的滞后性就是,很多前人苦口婆心的道理,有的人要么一辈子不会明白,要么过了很久才会在某一瞬间感同身受。所以,你会发现,老师当久了,会知道基础好的人,什么都好,自然就会多给他一些笑脸,有些人成绩不行,人品一般,还整天惹事儿,很难让人喜欢得起来,所以,如何一碗水端平?于是乎,慢慢地接受,学习是需要天赋的,自己是没有办法改变孩子的,更没有办法改变社会大环境,只能是遇到好苗子好好培养,遇到普通人告诉他们最简单的成长的方法,关爱每一个人,让他们以后别说自己误人子弟就好,只要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了。这不是消极言论,而是社会现实,也是每一个职业的现实。社会上光鲜亮丽的事情大家见得多了,可能就觉得全世界都是这样,可实际脏乱差的街区不是一条两条,美国也没那么美,印度也没那么差,世界就是参差不齐,就是美丑都有,就是现实主义的废土里混了一点儿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泡腾片。

而且,有些时候,合理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解释就是,超越了现存的客观现实,有些东西,譬如太空旅行,譬如空中交通,譬如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这一生都没有办法实现。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鼓励尝试,祝你成功,这是我的看法。

最后,请记得,不要因为结婚而忘了恋爱,不要因为毕业而放弃学习,这是极大的误区。多读书,多跟比自己见识广、阅历丰富、能力强的人交流,多去实践,才能得到提高。不要当一个封闭的人,不然以后老了,就成为别人口中的固执的老头老太太了。凡事,想不明白,就去做,想明白了,更要去做,实践是我们活着的证明,正如我为了证明自己活着,写了这么多废话一样。当然,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状态,也不需要证明。总之,我的意思是,少焦虑,少抑郁,少悲观,少自闭。一定要好好生活,努力让自己快乐,不要浪费光阴。这是我从一部美剧里学来的生活态度,个人感觉还挺受用的,尤其是当一个人颓丧的时候。

当然,其实别人的建议是没什么用的,听听就好,如果受用或者有启发,挺好的,没啥用,看看就行,甚至可以听都不听。

最后,感谢在我写作路上给我支持的朋友,也感谢每一位给我思想上启发的人。灵魂是逐渐充盈的,而非生来就定型的,这本书呈现的我的想法,以后或许会变得不一样,但是至少现在来说,大差不差的就这些了。

最后,也感谢过去的这四年时光,这是一段疯狂又普通,撕裂又成长的时光。

最后,祝你幸福。因为幸福是人类最高的追求!

2024年3月作于贵阳。

修改于2024年5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