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煌密码 第512章 船体里的墓葬口

作者:SU格拉底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4-04-10 15:22:19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华国瓷器透过海上丝路远销海外,古代航海全靠借风航行,匠人们一直苦恼一个问题——瓷器在海航运送过程中很容易碎裂,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损耗。”

“从隋朝开始,瓷器商人就换了一种出口方法,商队会把绿豆洒进瓷器,然后再灌进去清水,在瓷器外塞上棉花和稻草。在航行的过程中绿豆会吸水发芽,渐渐将瓷器内部空间撑起来,同时豆芽又具有间隙,给空气输入后会产生缓冲,瓷器变得不容易破裂,同时还能吃到新鲜蔬菜。”

“唐朝时对外贸易体量那么大,用这种方法并不奇怪,你们看他们还进行了改良,瓷器里不但塞了豆芽,瓷器外的箱子还种了金钱草,相当于一层绿色减震棉。”

沈斯容介绍完瓷器长豆芽的原因,船员站在旁边连连点头,我又往里面走的更深了一点,后排放着棉麻布包裹的茶叶,每一包茶叶都跟水缸体量相当,几百包将后排空间完全占满,在茶叶中还夹杂很多玉石箱子,里面是大块未经雕琢的原石。

看完船舱里所有东西,我站在楼梯口喘口气说道:“这些东西要是卖出去,可值不少钱呢。”

“你忘了我们来的目的了,找李参昀墓,我记得唐朝货运船的生活舱在货仓下面,这里应该还有一层。”

沈斯容在楼梯口仔细摸索,找到一个拴着铁链的地下门,一拉开又是一层灰尘,最下一层的船舱比货运层略小,里面什么样的房间都有,但因为是商船,装修并不奢华,只是将将能住人,我们小心翼翼往里走,地上散落各种各种古代衣服、毛笔、纸砚、锅碗瓢盆、金银首饰啥的,凌乱的样子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走到最里面的时候,迎面看见一座四方楼阁建筑,两层小楼的方正小院,跟其他的粗糙房舍完全不同,这里大概就是船长、管事儿的居住的地方。

“吱呀!”

大门铜锁已经腐朽,轻轻松松就能一脚跺开。

我们抬脚走进院落,这里比外面要干净整洁一点,正屋里的摆设稍微有了一点中唐富丽华贵的影子,黄花梨桌子摆着一摞书,两边的字画结着白色蜘蛛网,书房、卧室、茶室一应俱全,我转到屏风后面,差点吓一跳。

这扇《簪花仕女图》屏风后面中间停着一口棺材,虽然早就知道李参昀的尸体就在船上,但真要让我碰见了,心里难免有点犯怵,这可是千年前的一具尸体。

我定住心神翻开盖子,里面空空如也,这么说李参昀的尸体早就被转移走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这座岛另找墓葬给埋了起来。

“里面有李参昀的尸体吗?”

“暂时没发现。”

“难道尸体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我不觉得,尸体一定还在这艘船里。”

“你咋就那么肯定,这艘船我们都看过来一遍了,什么都没有啊,连船员的尸体都没有。”

众人三言两语在船舱里不断讨论,沈斯容一拍手,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她轻轻咳嗽几声:“大家安静,我也认为尸体不在船舱了,但找到尸体的关键,就在这座阁楼。”

“蛤?”

“我大致跟你汇报一下我察觉到的线索,我们一路走过来没有碰到任何尸体,楼梯也没有走动痕迹,到了这一层却突然像被抢劫了一样,我觉得这是商船活人给我们使的障眼法,地面的金银字画没人捡,这不是很奇怪吗,联系地门锁链,我大概可以猜测,所有船员都被陪葬了。”

“陪葬?那人呢!”

生活舱里空无一人,沈斯容说的这句话没多少人信服,她静悄悄走到棺材旁边,把棺材稍微一旋,梨花木床板忽然开启,众人眼睁睁看着眼前的一幕,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笃波佩服于沈斯容的观察力,略微惊讶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棺材是个机关?”

“你可能不懂丧葬风俗,遗体一旦入棺就会封钉,我们眼前的棺盖没有封钉的痕迹,却也没有跟遗体一起送走,这说明一开始就有问题。如果他们不想让我们发现,大可以把棺材就地毁掉。让我们看到,就是给我们形成错误认知,让看的人潜意识告诉自己,遗体已经被转移走了。”

“只要找准这一点,几乎就能发现棺材不对劲儿。”

“走吧,我们先下去看看,李参昀的遗体多半是在下面。”

沈斯容语毕,我带头走进床板下的机关,机关下是木质隧道,走了大约几十阶才下到岩层里,岩层可比木质隧道要寒冷很多,傅南柏摸着冰冷黏腻的石头,心里一阵恶寒:“斯容姐,岛屿距离海面两百多米,这艘大船是怎么送上来的,他们还把船舱改造成了墓葬入口,这我就纳闷儿了,挖个坑给埋了多省事啊!”

沈斯容摸着石壁边走边解释:“你不懂古人,越是有身份的人越是在乎死后的名声和尊荣,李参昀生前是江夏郡王、岭南道将军,又是李唐皇族,他的墓葬绝对不会潦草差劲,这种以船为入口的墓也算稀奇。”

“不过,你刚才说错了一句话,船不是被抬到这座岛屿上的,应该是航行停泊在某个海湾。”

“我们被直升机带上岛屿时我看过崖壁表层,满满一层全是各类水草,哪怕有些都被晒干了,也牢牢抓紧岩壁,这说明在唐朝时,巴塘列岛远不是现在的格局。我猜那时候周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细碎环礁,岛岸高度绝对不会超过二十米,只有巴塘岛稍微露出水面。”

“那条大峡谷其实是当时横穿岛屿的水道,只不过两千年后海洋地质变化,将巴塘海域的地壳抬高百米,巴塘岛水下面积被顶高百米,这才让河道成为峡谷,造就了如今“斧劈蘑菇”的岛屿奇观,久而久之就附满干枯苔藓,刚才的冷水溪流就很好解释了!”

“海岛大多跟岩层相连,这座岛屿又遍布环礁、海窟,说不定就有一条地下暗河源源不断将冷水送进溪流,变相地滋养了海岛上的植物,水质多微量元素,岛上植物鲜艳也不奇怪。”

一众人听着沈斯容的解释,又走了半个小时终于连隧道也不见了,只剩下未经雕琢的石窟,阴冷潮湿、漆黑更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