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煌密码 第476章 唐朝锁子鱼鳞甲

作者:SU格拉底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4-04-10 15:22:19
最新网址:www.bquge.cn

“你们可知道,鱼鳞甲是怎么制作的?”

“怎么做?”

“算了,我也不卖关子了,鱼鳞甲只是俗称,全称叫锁子护身甲,源于唐朝护送公主入藏的铁骑甲胄,从古代就已经传到东南诸岛。”

阮兴顿了顿继续说道:“锁子护身甲一般有两层,外层是骨甲内层是皮甲,骨甲用的是鲸鱼骨,相传是鲸鱼身上最硬的骨头,工匠会用工具把鲸鱼骨削成圆片,然后把它们镀上一层烧红的铁水,趁热以粗线铜丝细密编织,等甲片冷却就会呈现银色,刚好看起来像是鱼鳞。”

“这只是骨甲,内层的皮甲更是不得了,新鲜剥下鳄鱼皮,将其最工整的背皮切割出来晾晒搓打,鳄鱼皮会变得坚韧又柔软,这个时候用铜丝将骨甲和皮甲完全编织,一件真正的锁子护身甲就算完成了。”

“当然了,按照鲸骨外镀层的不同,又分为金甲、银甲、玉甲、铁甲、铜甲,价值也是由高及低递减,在唐朝时一件护身甲制作出来要一千两白银,上好的锁子护身甲算是兵器甲胄,平民百姓不得私藏。”

“我听我爷爷说,我家的这四件护身甲属于锁子银甲,是我太爷爷从某个唐朝将军墓里扒拉出的陪葬品,当时我家的香料生意正红火,谁出去都要穿着防身,这鱼鳞甲因为是骨甲镀了银,兼具轻便和坚固的作用,寻常刀剑根本就伤不到分毫,哪怕火器也打不穿,在外做生意刚好穿着防身。”

“这东西就是下了水也不会往下沉,会一直浮在水面,就像是救生衣一样,具体原理我也不懂,反正老人都说鲸鱼是海中之王,它的骨头中有很多细密气孔,可以让护身甲浮起来,甚至味道还能驱赶鱼群,人被仍海水里还有机会活命。”

“这么神奇?”

阮兴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有时候出海打渔也会穿着鱼鳞甲,万一跟人打起来也不至于被捅死。”

“阮兴兄弟,你家不是香料生意吗,这么还盗唐朝的墓啊。”

“不是唐朝的墓,是唐朝将军的墓,就在曼纽拉滨海诸岛的某座海岛下,我太爷爷是从土夫子手里高价买回的,相当于我家的传家宝了。”

阮兴的话给我找昆仑神木又提供了线索,东南诸岛居然埋着唐朝某位将军的墓,这样来看昆仑神木在东南诸岛一代,也很正常。

“你们不是要去跨海浮岛吗,我明天刚好也要把打来的海货拿过去卖掉,我带着你们去看看。”

“那行,这三件鱼鳞甲就放你这儿吧,等明天我们来这儿找你,再把鱼鳞甲穿上吧。”

我还以为鱼鳞甲只是寻常的铁片,没想到鱼鳞甲是人家的传家宝,万一拿回去少了什么,真是跳进黄河都说不清,他说要带我们去,也免得我再租船去浮桥,我们聊了一下午,阮兴非要强留我们在他家吃饭,我实在是吃不惯东南食物,谢绝几次才起身出去,三人慢慢走到村口。

“宋大哥,郑兄弟,我就不送了,你们慢走。”

我和宋岳罗回到东滩度假酒店,把今天的见闻跟老川说了一嘴,他一听到锁子护身甲,比谁都要激动:“盛凡兄弟,宋先生真的见到锁子护身甲了,没有骗我?”

老川还以为我们在坑蒙拐骗,不敢彻底相信我们,眼珠咕噜乱转。

“当然,我敢拿我的人格做担保,那就是锁子护身银甲,我们还特地穿了试试,感觉确实不错。”

川子看我们也没必要说谎,啧舌道:“那这可太稀奇了,我记得东南诸岛在唐朝时连正经国家都没有,全都是原始部落,唐朝将军到这儿来做什么啊。”

“诸位有所不知,那唐朝锁子甲贵比黄金,有唐一朝,锁子甲除了御前铁骑守卫皇宫外,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就是赏赐文臣武将和皇帝看重的皇室宗亲,按照爵位大概就是金甲赏皇亲、银甲赏宗室、玉甲赏藩镇、铁甲赏功臣、铜甲赏将士。”

“如果真的按照阮先生说的,那这唐朝将军可是皇亲宗室级别的,这就是我稀奇的地方,哪个李唐皇族把自己埋在荒野蛮夷之地,够不上面儿啊。”

他猛地喝了一壶茶,看来这银甲背后的秘密还不少呢,也正因为唐朝将军的墓在东南诸岛,才让我好奇,或许在重林叠樟的热带雨林里,还真有唐朝将军的某些秘密。

我们目前的任务是从紫檀手串入手查昆仑神木,我只好先把这条线索按下,专心准备第二天的水上文玩市场之旅。

小老板什么样儿,总不能是雅马哈墨镜喇叭裤,头上再烫着泡面卷,沈斯容给我们选了简简单单的白衬衫和黑色夹克,下套一双皮鞋,看起来稍微像小老板和他的助理就完事了。

时间一到,我、傅南柏、刘川三个人被阮兴带着,划船前往海上浮桥,我跟宋队长从跨海大桥看见过浮桥带,没想到近距离观看还是被震撼到,如果把曼纽拉比作干净整洁的大都会,那跨海浮桥就代表原始自然、陈旧古朴的东南乡村。

浮桥毕竟不是陆地,对建筑的承载力有限,所有建筑都没有高于三层的,多数都是一些跃层古式楼阁,有些楼阁还仿制华国古建筑的格局做了飞檐、回廊和斗拱,甚至连泰风的黄金塔楼、东瀛的枯山净水都可以寻觅踪迹,怪不得观光地图说是“袖珍东亚”,果然名不虚传!

阮兴开着船回过头冲我们介绍道:“浮桥岛鱼龙混杂,混黑白两道的都不在少数,不过三个兄弟也不用担心,别管什么道,都有自己门内的规矩,你们只要没破他们的规矩,也没人找咱们的麻烦。”

阮兴说着话已经把船停泊进码头,我们帮着他把海货装到小推车上,跟他一起走进浮桥市场。

鉴于浮桥独特的构造,走起路还还挺带感,几个人颤来颤去走马观花般看着沿街店铺,小吃摊、杂货铺、兵器铺、乐器铺、明器铺、古董店、典当行、布料行、香料行、茶水店、行脚店……我们走了那么长时间,居然都没有看到重样的店铺行当,可见这浮桥岛的繁华。

这里随处可见身着奇怪服装的本地人,有些衣服甚至在华国都见过,走街串巷的手艺人、算命师、江湖郎中、卖货郎,在人头攒动里吆喝叫卖,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人讨价还价、吵架撒泼,这里跟曼纽拉的冰冷完全不同,仍然生存着城市已经消失的职业,生活气息颇为浓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