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与末日黄昏 第196章 水下设施

作者:林登万上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10 12:14:04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就在这一处海上矿脉的底部,另有一种不寻常的辐射,正在隐隐约约地向外传播。

也就是说,浮在水面之上的,是正常的普通矿石,可以被采矿车正常采集,或是被其他幸存者势力所挖掘、提炼。

至于沉在水底的,则是富有价值,但也存在着巨大威胁的晶体矿物。

甚至,根据侦查卫星的初步监测,再结合着Scrin主基地的晶矿监测,这一处晶体矿脉有着较大的储量,而且透露出人为的迹象。

没错,人为迹象。

也就是说,这一处“不冻港”的形成,以及上游“不冻河流”的出现,都是被人工造成的。

再考虑到林云在失去Scrin采矿车后,最近再也没有采集过晶体矿物,那么,面前的境况就只剩下了一种解释——

有其他幸存者,掌握了晶矿使用技术,并且在此处制造了一处特殊环境。

至于具体目的,则是尚不明确。

或许是想要开辟一条海上航线,以此保证各个幸存者营地之间的物资供应,达到物资的互相供给、人员的互相增援,这样一种效果。

可是,这样的话,又是谁开辟了这条航线?

是“大本营”之前开辟的吗?

大概率不是。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船只,这完全不像是准备进行海上往来的样子。

开辟一处“不冻港”,这完全不像是小成本的举动,也绝不可能是一个连港口、船舶都不存在的“大本营”势力,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是要赶来增援的那些船只,他们跑到这里开辟的航线吗?

有一定可能,但也存疑。

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开辟一条抵达这里的航线,那他们肯定也会注意到“大本营”区域。

但以对方刚刚发出的信息而言,他们并不知道这边存在一处“大本营”的幸存者营地。

甚至,如果林云没有让外界分队向外发出通讯,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这边还存在一处能够互相往来的位置。

以末世以来,幸存者普遍缺乏物资的情况来说,各个幸存者营地,没理由为一件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付出太大的成本。

如果他们对这边的情况一无所知,却又主动乘船跑到潟湖这边,在这处湖泊当中设下了“不冻港”,那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很难说得通。

考虑到这两点,林云一度怀疑,这处超自然现象,是否仍然是由天外陨石造成的特殊情况。

但他刚刚冒出这个念头,想法便被Scrin基地给驳回了——

[Scrin阵营,是一支旅行在星际之中的势力,具有高度敏锐的晶体矿物感知能力,它们不仅掌握了晶矿的播种、催化与收割的技术,也能够轻易捕获晶矿散发出的辐射,并将矿物的具体位置标注在地图上(Scrin基地提供的“泰伯利亚晶矿感知”能力,便是一个证明)]

也就是说,在林云的推论与Scrin基地的推论发生抵触的时候,至少在晶体矿石的问题上,一定是林云的思路出错了。

这样,那就只剩下这样一个论断了:

确实是有一处幸存者势力,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们来到了潟湖海岸,并在此实施了晶体矿物的特殊工程,并在最终制造出来了这处“不冻港湾”。

那么这个掌握了晶体矿物技术的幸存者势力,又将具有何等的力量?

这时,就在林云为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势力,感到忧虑的时候,Scrin基地对着他发出了一项提议:

[对着潟湖海岸,放置一个“Scrin斥候”,并将其部署在晶体矿物附近,使它在作为一个前哨站的同时,能够分析这股晶矿的具体来源]

[并且,对着这处海上矿脉,部署一处3代盟军采矿场]

[因为,3代盟军有着一种名为“打捞船”的海上设备,可以用它来尝试收集海底的一些零碎物质,以此来分析,这处区域究竟有没有人工活动的迹象]

这个......

3代盟军采矿场?

以3代各个势力的拓展能力来说,盟军恐怕算是最繁琐、成本最高的阵营了。

但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了了解潜在威胁,这笔钱却是必须要投入的。

考虑至此,林云叹了口气,批准了眼前的这个建议。

————————————

不久之后,主基地在帝国码头附近,部署了盟军海港。

“海港”,是3代盟军的船坞,其功能与2代盟军的“造船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或许是科技进步的原因,“海港”与“帝国码头”一样,在建筑物附近悬浮着3辆维修无人机,能够用零成本来维修载具,并且,无论是坦克、船舶还是飞行器,它们一律来之不拒。

随后,以“海港”为中心,它生产出了一辆3代盟军采矿车,并对其下达了“部署在还上矿脉附近”的指令。

就这样,采矿车在顷刻之间,把自己的车轮、履带,换成了浮力装置,并随着涌动的河流一起,摇摇晃晃的驶向了目标地点。

并且,眼看着采矿车的行驶,林云还得出了一处有关“单位行动能力”的结论:

由于“港口”建在河畔,河流又顺着地势,不断地向下奔流,所以,向着海上矿脉行驶过去的3代采矿车,也顺着水流流向,一并搭上了个“顺风车”。

在顺流而下的境况当中,原本预计需要花费一天时间抵达的采矿车,现在仅仅用来半天的时间,就直接抵达了目的地,开始了自己的车辆部署。

那么,只要再算一算这道小学算术题,就能够得出这个河流,对于船舶移动速度的具体影响了:

原本船只在抵达目标地点时,需要一天的时间,但它借助着河流的水势,获得了百分之百的速度加成,仅仅用了半天就抵达了目的地。

那么,当它逆流而上的时候,恐怕就需要面临着“逆流而上”的境遇,需要以更长的时间来回归基地了——需要2天的时间,才能在逆着水势的情况下,抵达原本需要一天就能回归的基地。

这样一看,潟湖海岸这明显是一处进攻的前哨站,而不是一处用于瑟缩的堡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