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内,在英国公的主持下,京营清查空额和淘汰年老衰弱的军士共22万人。
重新登记造册后,京营实际人数为8万人。
当崇祯拿到京营花名册时,晒然一笑。
此前,每月下拨20万两的粮饷给京营,如今一番挑选后,只剩8万可用。
要不是及早清查,自己都还不知道要被蒙蔽到何时。
难怪后世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时,京营的大军不敢入宫救驾。
原来是没一个能打的,全营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了日后彻底掌控大明。
崇祯把国家大事全扔给内阁和王承恩,吩咐他们有紧要之事再找他。
他带着卢九德等人,进驻了京营,他打算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造一支听命于他的军队。
按照崇祯之前的规划,英国公从8万人中挑选出两千人,组建新的营。
崇祯将新营命名为龙卫营,并为龙卫营制定每日的各项训练计划。
龙卫营的每日训练主要分为三项:体能训练、军阵训练和实战演练。
每日早饭后,龙卫营两千人身穿重甲,绕大校场跑两周,全程为五公里。
重甲的重量为二十斤左右,这种训练强度在后世根本不值一提。
龙卫营的将士本以为被挑选进来会进行烈度更高的训练,没想到只是简单的跑步。
大部分颇颇有怨气,认为陛下在儿戏。
不过当他们看到卢九德在为陛下穿上重甲的时候,个个闭上了嘴。
崇祯站在队伍的一侧,发枪后,不紧不慢地往前跑。
一开始还能坚持,一公里后,崇祯就觉得嘴唇发白,心率过快。
陪跑的卢九德看见崇祯的疲惫,双眼含泪哀求道:“万岁爷,您是万乘之君,无须如此折磨自己啊,奴婢求您歇一会吧。”
崇祯摇了摇头,继续低头往前跑。
龙卫营的两千将士看着崇祯咬牙坚持的样子,个个感动不已,有的撩起衣角擦拭眼眶。
林三抹了一把脸,吼道:“弟兄们,跑啊,陛下在陪着我们。”
龙卫营上下加快速度,往终点狂奔,有的跑完一圈后再继续奔跑。
一个时辰后,当崇祯拖着如灌铅的双腿达到了终点,龙卫营上下都在欢呼。
崇祯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赢得龙卫营上下发自内心的敬佩。
往后的日子,崇祯将自己当作一名的普通士兵,准时参加各种训练。
上午是体能训练,下午则是军阵训练。
军阵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士兵服从指令和掌握团体协作阵法。
一开始只是简单的前后左右转,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结果实际操练时错漏百出。
很多军汉都是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一的粗胚,根本搞不清方向。
在各队队正的连日抽打下,才能把动作做到整齐准确。
更深一步的军阵就是旗号和鼓声训练,每十个人组成一小队。
以小队为基本单位,当旗手和鼓手打出各种信号后,各小队要快速达到指定的位置。
实战演练则是把两千人分为两队或者三队,让他们各自组建阵法,互相攻击对方,直到把对方全打趴下为止。
每日,龙卫营都是杀声冲天。
两股军卒抄着木棍、木剑,对拼不休,衣衫染血,伤痕累累。
崇祯把政务扔给内阁,自己扎进大营与军卒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这引起了百官的忧虑。
钱谦益遇到王守履时,担忧道:“今上登基以来,不分尊卑,不守祖制。
先是和太监宫女厮混,如今又到北郊大营与那些杀才同吃同住。
如此胡闹,与武宗何异。
我兄德高望重,此时正应直言进谏,匡扶社稷。”
一旁的钱元慤也顺势附和道:“智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陛下如此折磨龙体,非智者作为。
待陛下回京之时,老夫定要犯颜直谏。”
王守履看着愤愤不平的两位,内心沉重。
今上虽然不与大明以往的皇帝那样喜欢廷杖百官,但并不代表今上软弱可欺,从执意推动京营改革中可见一斑。
如果东林党内的各位官员都上奏劝阻,朝廷估计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京中百官的议论自然传不到崇祯的耳中,一个多月来,原本白皙瘦弱的崇祯已经黑了一圈,整个人也变得壮实了。
龙卫营在他的亲自操练下,原本流里流气的气质早已被磨灭掉,取而代之的是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
当两千人全员着甲,静静地伫立在大校场上时,崇祯的内心才真正的踏实。
只有手里掌握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自己才能执敲扑而鞭笞百官,抗击后金。
龙卫营的训练成绩逐日攀升,而崇祯的内库却被掏空了一半。
面对王承恩送过来的内库财政报告,崇祯不禁头大。
号称富有海内的皇帝,如今养一支两千人的军队都快将入不敷出。
为了筹钱养军,崇祯思虑几日后,决定离开京营,回到京城中与百官商议开征商业税。
回到皇城中,崇祯把首辅黄立极和次辅施鳯来召入宫中。
“首辅,如今内库空虚,国库赤字。
如此下去,大明将难以为继。
朕打算开征商业税,不知二位怎么看?”
刚坐下的黄、施听到皇帝打算开征商业税,吓得跳了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
三十年前,神宗爷开征矿税、茶税。
派下去的税使借征税的名义在地方为非作歹,肆意抢劫富户,搞得民不聊生。
还请陛下深思。”
明神宗时期,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使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沦为手工业者,导致农业税收入不敷出。
而在战乱较少波及、自然环境优越的江南地区,工商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其利益的增速也远超传统农业,开征商业税毫无疑问会令国家财政收入大增。
但当明神宗下令征收商业税,被触动利益的江浙财阀开始反击。
作为江浙利益集团的整治代理人和文宣代理人——东林党,首先每日积极上奏反对。
如东林党人,高攀龙在《上罢商税揭》中称“矿税流祸四海”;
李三才在《请停矿税疏》认为“自矿税繁兴,万民失业”;
叶向高则不断上奏,《请止抗税疏》、《再请止矿税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