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衣冠 第224章 策勋十二转

作者:大楚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56:00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昔日,杜家村所有的老少爷们都在围观着这支神秘的白袍队伍,包括孔氏。

“哇,就像天兵下凡一样,真威风!”

“爹,我也要当白袍将军!”

“都是白色披风,像天上的云彩!”

桓温酸楚的望着拄杖者,有意策马靠近,想近距离的端详一下自己的母亲。

细细看来,母亲的面色似乎比几年前要好些,可能是早已习惯了积年的病痛,早已习惯了家人的生离死别,对苦难和病痛已经麻木了。

不过,桓温更揪心地发现,母亲胆小怕事的神经仍然没有改变。

当看到驭风马稍稍靠近时,她马上下意识的后退两步,躲到了人群背后,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

桓温心如刀绞,母子一步之遥却不敢相认,如果提前暴露身份,对家人的危害不可预知。

因为京城中的那群人一定会提前密谋,构陷自己,百般进谗言,皇帝或许也会动摇,那此行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桓温忍着泪水,仰天轻叹,尽量不让它滚落下来。

母亲的身边,立着一个衣衫破落但如同自己一样英姿飘逸的年轻人,就是身长身形都略小一些,那是自己的胞弟桓冲。

相比三年前,桓冲更显得结实,成熟,更有力量。

众里寻他,芳踪难觅,任凭自己瞪破了眼睛,挣脱了眼眶,却始终没有在人群中发现她,也没有杜艾的身影。

抬眼望去,近处的庭院中,东侧的那间茅屋大门紧闭。桓温确信,她被官府拿了,离开了茅屋。

桓温一拨马头,在围观之人啧啧惊叹声中怅然而去。

渡长江,下青溪,午后不久,队伍来到了宣阳门外,司马昱和庾亮已早早在城门外迎候。

看着宣阳门三个大字,桓温感慨万分,当年自己就是从这里逃出了建康。

而巧合的是,当年逼迫自己逃离此门的罪魁祸首,今日又恭迎自己进入此门,命运有时候真会和人开玩笑!

京城百姓自发而来,立于街道两侧,手持各色糕点,山珍干货,美酒佳酿。箪食壶浆,以劳义师。

“白袍英雄,尝尝我家店铺的松仁桂花糕,入口即化,大家伙来免费品尝。”

一个大胆的女子也娇呼道:“蒙面将军,我这爿店里嫁娶之物一应俱全,来,送你一件。”引得周围百姓一阵哄笑。

桓温顺着笑声看去,旋即目光呆滞,神情像被雷击一样僵住了,他死死盯住那女子不放。

原来,她手里拿的正是一对合卺!

进入大司马门,就是内城了,司马晞麾下的中军卫士,擎画戟、执金矛,一身戎装,兵卫森严。

中军目不转睛,注视着这支神秘而又威严的队伍,肃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像是在迎候凯旋归来的同袍!

他们之中有很多都随司马晞两次出征北地,在陷入绝境之时,幸得白袍蒙面英雄从天而降,得以逃回生天。

在北方,他们曾见过,但都是匆匆一面,且相距甚远,未曾看清。如今,再见之时,觉得特别亲切,如同阔别多年的老友重逢。

现在,救命恩人、心中的英雄就在身边,自己该为他做点什么,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无数人同样的想法汇聚成了一条排山倒海的呼喊:

“白袍英雄,佑我大晋!”

“白袍英雄,佑我大晋!”

偌大的京城不再喧嚣,陷入了沉寂。全城之人屏气凝神,都在听着中军的呐喊声,继而齐声应和,惊得鸦雀扑棱棱展翅飞去。

成帝已经走出式乾殿,在阶上伫立,静静地等待着。闻听呐喊之声,少年心性大发,豪情万丈。

原本,从安全出发,司马晞奏请,队伍不得进入大司马门,只许可白袍蒙面人单独带甲而入。

但是,成帝特旨,一律带甲放行,全部在殿前阶下的场地集中。

他让朝野臣民既知道当今天子对有功之人的恩宠,也让他们对照一下这支队伍的雄风,从而砥砺大晋军民的士气。

“陛下,他们来了!”

成帝登高望远,白色的军阵犹如中秋的夜潮,奔涌而来。

队伍整齐划一,骑兵的个头,战马的蹄速,如同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

队伍来至阶下,沈劲一挥令旗,在围观之人眼花缭乱之间,队伍迅速穿插移动,形成了一个防守的阵型。

然后,中间闪出一条通道,垓心的桓温走出阵外,来至阶下。

天子就在面前高高的阶上,桓温缓缓下马,他在踌躇,队伍该如何行礼。眼前的皇帝,至少目前来讲,还不是他们的君王,行何种礼节颇为头疼。

轻了,担心成帝不悦,重了,怕弟兄们不服。呼万岁,不合适,不呼万岁,不礼貌。

不料成帝早有考虑,抢先言道:“众位壮士免礼!白袍英雄,随朕来!”

就这一句话,让桓温顿时产生了好感,因为身后这帮弟兄并非大晋子民,芒砀山也不是大晋疆土。

成帝善解人意,轻松地化解了这一尴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声“奏乐!”宫廷乐师们使出浑身解数,笙管鼓颤,奏出悠扬的旋律;编钟震动,敲出雄浑的沧桑。

乐器齐鸣,莺歌燕舞,歌妓们随着节奏摇摆,翩翩起舞,吟唱着成帝特意挑选的这曲《短歌行》。

“白袍英雄,随朕来!”

成帝亲自下阶,拉着桓温的手,拾阶而上,进入式乾殿。殿内座无虚席,文臣武将分列端坐,见到成帝二人入殿,大臣们纷纷起身肃立。

成帝特意安排,桓温的席位列众臣之首,离御案最近。这本不合朝廷规制,全然是成帝的良苦用心。

“诸位爱卿,今日,朕召集朝会,不为朝事,专程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大英雄!诸位,见过白袍英雄!”

“我等见过白袍英雄!”

桓温站起身,躬身一礼。

成帝转而笑对桓温道:“白袍英雄,抗击胡虏之壮举,雪我晋人之耻。护佑晋军之大功,扬我南人之威。英雄之忠义,令我举国振奋,壮士之德行,令我朝野感念。”

“今日之盛宴,一为英雄洗尘,二为英雄议功,辛苦了!”

“谢陛下体恤!举手之劳,不劳陛下挂怀!”桓温再次施礼。

“诸位爱卿,朝廷该以何职封赏英雄,以慰忠良,奖劝义行?”

王允之率先启奏:“陛下,臣代叔父先说几句,叔父两次北征,陛下圣光烛照,将士舍生忘死,曾大有斩获。然胡虏骁勇有余,竟也十分狡诈,几次设下毒计。”

一句话,让群臣的思绪回到了蛮荒肃杀的北方疆场。

“若非这位英雄施以援手,数万将士将埋骨异乡。臣之叔父卧病在床,不能亲临。他特意托臣启奏陛下,对白袍英雄要不吝官爵,予以重赏,以彰陛下爱才之心,以彰英雄报国之功!”

“是啊,陛下。老太傅之意,臣深表赞同。”司马晞附和道。

“尚书令,你的意见呢?”

庾亮原本是众臣之首,一般而言,大臣奏事,没有谁敢抢在他前面,因而还在和吏部曹谢裒考虑何职为妥。

不料,王允之代表王导抢先启奏,讨好卖乖,邀了头功,气得庾亮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此时,岂甘再落后?

“陛下,臣以为,以白袍英雄之功德,挽救我数万大军,保存了大晋国力。还有,将老太傅从胡虏的屠刀下搭救出来,这是何等功德!试想,当朝重臣如若被胡人捆绑,要挟我大晋,那是多大的耻辱?”

此言一出,王允之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姓庾的口上太无遮拦,太无口德了,但明面上又挑不出瑕疵。

庾亮斜乜了一眼,甚是得意。

“故而,臣以为,朝廷可封为中郎将,方可褒奖其丰功伟绩。”

朝臣交头接耳,纷纷说道:“尚书令真是大手笔,五官中郎将秩两千石,位居四品,爵同一州之刺史!”

“谁说不是啊,这下,白袍英雄可算是功成名就了。咱们入朝为官这么多年,不过是四品、五品。”

“说这些有什么用?人家那可是真本事,换做你,能在如狼似虎的赵人阵前耍刀弄棒?”

庾亮自鸣得意,你王导说了半天,还是虚言敷衍,我这五官中郎将的头衔可是货真价实,品高爵尊。皇帝要是真的封了,那可是我的举荐!

成帝转头一望,王内侍马上小步疾趋过来。

“陛下,有何吩咐?”

“芷妃怎么还不来?”

“回禀陛下,娘娘她说不喜热闹,再说这是朝事,后宫嫔妃前来,恐有不便!”

“去,把芷妃请来,就说有大喜之事等着她。”

“朕看,老太傅和尚书令之言全都在理。不过,朕以为,对非凡之人,非凡之举,也应有非凡之褒奖,因而,朕决定,封为……”

成帝环视阶下,阶下一片寂静,等待着会是什么官职。

“征北将军!”

阶下顿时炸开了锅,群臣一片喧哗,有恭贺的,有羡慕的,还有嫉妒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嫉妒之人,他们只看到了官职的分量,而没有亲身体验那北地的凶险。

桓温对大晋军制颇为熟识,朝廷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

在大晋官制中,武将中的最高职位为大将军,位居一品;其次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居二品;而征东、征西、征南、征北、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则位居三品。

他万万没有料到,皇帝会这么大的手笔,会慷慨到如斯地步。

征北将军属征镇字四将军序列,位居三品,乃朝廷大员,武将中的佼佼者。

“区区寸功,陛下高爵厚禄,在下断不敢当,万望陛下收回成命!”桓温赶紧起身,纵然感激,他也不能领受。

成帝笑道:“英雄莫要推辞,朕一片诚心,若再要推辞,那就是英雄觉得官卑位低,朕只有重新加封。”

“在下并非此意,在下德不配位,望陛下体察!”

群臣发现皇帝并无收回成命之意,齐声高呼道:“征北将军,莫要推辞!”

成帝笑道:“英雄请看,这是我大晋君臣共同所愿。众意难违,莫拂了他们的一片厚爱崇敬之心。”

桓温离开案几,走到阶下,伏地叩拜:“臣领旨谢恩!”

这时,杜芷岸脚步匆匆,正向式乾殿而来!

她听说了白袍蒙面英雄的事,本无意于此,但是,皇帝有旨意,说有天大的喜事等着她。

她怎会知道,白袍英雄竟然会是他!

——————————————

一别三载,患难数年的这对曾经的恋人要在式乾殿相遇,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见面,那将是何等的心情?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鼓励和支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