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舅 第124章 少保学坏啦!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9 11:39:13
最新网址:www.bquge.cn

于谦此人一向不是一个会打无准备之仗的人,他既然能够放弃难得的休假进宫,就肯定是有准备的!

那徐有贞的事情,明明是才刚传到他的耳朵里,他怎么就可以拿出对付他的方案呢?

于谦的手里,不会是抓着一大把的现成材料吧!

于少保竟然恐怖如斯!

皇帝朱祁钰匆匆从坤宁宫的方向赶过来,一直在殿前广场规规矩矩等候的于谦,看到皇帝陛下,立刻恭敬行礼,朱祁钰面带微笑,免了他的礼。

不只是免了礼,还赐了座。

“廷益,朕听说,汪贵已经把鲜竹沥送到你的府上了,怎么样?”

“有效果吗?”

说是汪贵送的,其实,还是陈英送的,身为皇帝陛下的小舅子,只是在街上匆匆见一面都会引起姐夫的猜忌,汪贵又怎么可能登门送礼呢?

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很有效,痰疾已经舒缓了不少,臣多谢陛下关怀。”

“陛下,前日臣的养子于康曾经和汪千户见过面,与外戚私下接触,这是臣的失职,臣难辞其咎,但臣绝无私心,还请陛下明鉴!”

咦?

于谦竟然会主动提起这件事?

朱祁钰也是被小小的震惊了一下,原本以为于谦私下里已经有行动了,便会隐瞒起来。

皇帝陛下面无色变的应道:“朕也听说了,廷益你能如此坦诚,朕很欣慰。”

“朕听闻,你们提到了石亨的事,朕也知道,石亨处处和你作对,让你很不痛快,也难以施展拳脚。”

“不过,朝廷现在还是用人之时,而石亨这样的猛将是断断不能失去的。”

为了试探于谦真实的想法,朱祁钰又摆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于谦拱手道:“陛下,臣对武清侯并无成见,将来,只要武清侯不再与臣为敌,臣也会秉公办理。”

“不是石亨的事?”

“那你这又是为了什么?”

于谦不按常理出牌,朱祁钰完全懵了。

“陛下讨厌的人也不只一两个吧,何不借着瓦剌没有生事的时候,铲除一二?”

于谦……

他也学会铲人了吗?

妖兽啦!

于少保学坏啦!

…………

汪贵这小子,可真是个妙人!

再次端坐奉天殿前,俯视着石阶下的群臣,皇帝朱祁钰难免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一向刚直不阿的于谦,为什么性情突变?

内因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个外因,也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不消说,这个促使于谦改变的人,毫无疑问,只能是汪贵!

谁让他们两个经常见的?

今日的朝会啊!

真可以说是无事发生。

这半年的皇帝做下来,朱祁钰的经验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了,不需要大臣们开口说话,只看他们的表情,皇帝陛下就可以判断出,今天朝会的风会往哪个方向吹。

内阁当中的两位青年骨干,很显然已经握手言和,不论是商辂还是彭时,都没有站出来挑事的兴趣。

至于陈循和高谷,这两位元老,关系依然不冷不淡,恐怕还是因为没能在内阁安插进自己人而恼火。

其实,他们原本不必如此。

现在的内阁不过只有四个人,人员还是远远不足的,等到彭时坐稳了位置,还是要进新人的。

到那时候,还怕没有他们继续争斗的机会吗?

至于其他人,亦是一副各有所思的模样。

皇帝朱祁钰微微颔首,于谦立刻前进了一步。

大明朝廷君臣协作的典范,终于祭出自己的模板了!

朱祁钰期待着,期待着首次伸出触角的于谦,他的表现。

“启禀陛下,黄河沙湾河段溃口,如今已逾五年,这五年来,大河汤汤,奔流不息,为患沿岸百姓,稼樯不兴,数万人流离失所,漂泊无依,朝廷派去的治河官员,前前后后也有五六人了,可这些年来,仍然对溃口处毫无作为,任由大河奔流。”

“臣以为,朝廷应该赶在今年雨季来临之前,再换一位干吏前去沙湾治河!”

“以慰两岸子民之心!”

这是谁?

竟然不是于谦吗?

朱祁钰都已经准备好了要亲自下场和于谦打配合了,却没想到,站在群臣队伍里的于谦,竟然纹丝未动。

代替他出来上奏本的,竟是左都御史,王文!

这才对嘛,作为总揽朝纲的权臣,于少保也该有自己的一杆枪了!

而王文,显然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意识到了这一点,朱祁钰便开腔道:“沙湾一带水患连绵,朕之前也有耳闻,只是,自朕御极以来,一直苦于应付外敌,左右支拙,这

些事情,实在是没能抽出空来去关心。”

“既然王御史提出来了,那众位爱卿就议一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朕即为皇帝,便要为大明的臣民负责任,众位爱卿一定要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以慰眹心。”

朱祁钰说完,几位大学士就凑到了一起,三言两语渐渐升起,治河,这可是个很好的由头。

能够想到这个突破点,当然要拜于少保所赐。

不就是耍心眼,攻心计吗?

难道,于少保就不是进士及第了?

虽然我们名次排的靠后,但我们依然是堂堂进士!只要我们想,我们就一样可以搞手段。

“我辈之中,还有谁有治河的才能?”

“老石,你行吗?”

“你不是工部尚书吗?让你带个官印,去沙湾监督河堤建造,不是很合适吗?”高谷从来都是眼睛里不揉一粒沙子的一个人,并且讲究公事公办。

王文提议的这件事,虽然从没和他提前打过招呼,但作为曾经推荐他入阁的前辈,高谷倒是没有芥蒂。

这本来也是该解决的一件事了,有人能够站出来,这是好事!

奈何,人家老石根本就不接这个招。

“不行啦不行啦,老夫年纪太大啦。”

“耳也聋,眼也花,到了地方上,还不是等着被那些徒子徒孙们欺骗吗?”

“你们要是为了百姓好,为了朝廷好,就不要举荐老夫。”

嘿!

这个老头子,干不了大事,他还得意上了!

振振有词的,他不是耳朵聋吗,这个时候怎么还挺好使的?

“那你来说说,谁最合适?”高谷怎么可能放过他,一口就咬住了!

陈循一看这架势,立刻就闪了,躲了,哑巴了!

这种麻烦事,我老陈还是不参与了。

大司徒如今谨记一句话,你和皇帝陛下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是一条船上的人!

现在,群臣的提议重要吗?

最后做决定的,不还是大皇帝本人吗?

动动脑子吧各位同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