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幻虚境界里跳出的一凡,离开了流动之国,又是飘飘然落下,没有痛苦也没有哀伤,重新回到现实世界,并且他要庆幸,他没有掉进旁边污秽恶臭的粪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落在了花丛里,一望无际,微风吹来,万花摇动,香气沁人心脾。
这是一凡有生以来最为幸福的时刻了,他似乎跳出了悲剧式的人生,而且找到了梦想。看白云变化万千,看苍穹奇妙非常,不远处有一群书生在摇头晃脑,读书声朗朗,又有一群壮士在勤习武功,飞檐走壁,轻松自如。此地名曰祥和之国,看上去果然祥和、美满。
一凡在这万花丛中,人越发来了精神,信步踏去,很幸运的找到一家偌大的书院,里面有好几位有着几百年道行的大师为人们讲解经文,声似洪钟,以至于所讲如警钟长鸣。一凡悄悄的混入人群之中,正襟危坐于人们的中间,打算悉心领教大师所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位鹤发童颜的大师正在讲授,不过所谓祥和之国,一派天上人间的气色,让人好想享受这里的美好时光。此时花丛中的蝴蝶飞舞,阳光温柔的洒在大地上,所以一凡并不能有足够的定力专心听讲,以至于浪费了这大好机会,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凡在市侩人心的种种责难里走来,悟性不错,所以能够举一反三,将其中的一两点精神发扬光大,也能有些修行的成绩。
2.
在此间书院深造的人们也都非平庸之辈,个个技艺精湛、对经文理解的相当透彻。有的人口吐莲花,出口成章;有的人挥毫泼墨,书法雄浑,一泻千里;有的人箫声美妙,好一曲潇湘夜雨,等等,不一而足。
一凡在磨难中练就了与众不同的气质,配上清秀的外表,格外引人注目,重要的是他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所以很多人想追随他,以为可以由此创造一番事业来。
他们之所以对一凡如此自信,在于这祥和之国为光芒笼罩,光明无比,并非一凡有什么真才实学可以服众,而且他现在连大师所讲都无法完全领悟,但这里的听众里已经有很多人正在超越这些大师级的人物。
一凡内心不能自持,心想不能承担起人们的热望,他无法成为他们心目中那样的能够造福众生、改天换地的领袖人物。不过一凡也并没有把人们对他的推崇放在心上,照样随性而为,大家也不以为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凡也陶醉在人们的奉承里,不过他显露出很多方面的无能和欠缺天分,比如他演讲水平很差,断句错乱;比如他没有领导才能,不能有力领导队伍向着目标迈进;比如他没有写作的天分,每天却在哼哼唧唧的,靠几句话糊弄自己和信服他的人。不过他根本不把这些暴露的缺点放在心上并加以克服改进,而是在迎接着人们不断的恭维中迷失了方向,有梦想但不真切。
有一些兄弟朋友时常围在他身边,所谓铁杆fans。
3.
一日,他在学院门口看到一位师姐征寻一同北行梅花岭的同路人,一凡正巧有此计划,便欣然同往。那师姐也是标致人物,且文采非凡,一路上为他指点迷津,一凡耐心接受指教,一一记在心上。
“一凡,你是哪年哪月的?”,师姐忽然问道。
“甲子年闰二月”,一凡兴奋的回答。
佳人相约,春风得意,师姐却有些失望,两人正是青春年少,想必师姐不想与弟弟发展关系,但一凡浑然不知,跳入爱河,陷入对师姐的倾慕里。
他们到梅花岭之后,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师姐告别之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留下一凡静静的呆在那里,沉默了好久,有些感伤。
他拜访一位学识高超的同窗,他其中的一位兄弟。这位同窗正在奋力追求着自己创造的经文集注能够早日杀青,他很高兴的迎进一凡,让一凡帮忙看看,眼睛里闪烁着期待。一凡这才知道天下之大,强者如林,自己的能力算个球。他羞红着脸,火辣辣的,大致浏览了一下,读了几段内容,感觉非常震撼。
“兄之集注可以冠盖天下,一书横盖全国!”,一凡一边拿起文稿,一边赞叹不已。
“哪里哪里,这里颖考的注释是否恰当?”
“哈哈,此处甚妙!”,一凡不解,只好满口应付。
出门时竟绊了一跤,踉踉跄跄,有些狼狈,更狼狈的是他的内心。
更糟糕的是师姐再也寻不见,一凡书信联络,师姐回信说:我心无意,不如不见。
4.
连日来,一凡满心的失落忧愤,内心的容量盛不下这许多愁,一凡步行到凉亭处,想着散散心,清静清静。
举目远望,看到几位大师们在不远处切磋,他想:那些人会谈到我吧,我这有名无实的家伙,是不是应该躲一躲。可惜他无法回避,此时在湖中心,走过去正迎向他们,而那些人似乎在回避提到他,只字没有提及。
不提也就算了,正合本意。不料其中一位年轻的大师竟指着他,对其他人说:“有一些人看起来自负、迷茫,总以为靠哼哼唧唧、不成条理的话就能够有些才干”。
夏日的池塘里荷花盛开,凉风吹来,蝉声一片,这热闹的场面因为他发现他并不被大师待见而更加失落,热闹是他们的,落寞才是自己的。
这夜,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连连拍案但并不惊奇,他下定决心去追求正经的经文释义,要成为一代博学大家。
这日走在街头,一位迎风招展武功的老人看到他,便收起架势,主动与他攀谈。
“年轻人要有精气神,我见你愁眉怒目,必有心结,这必然会招灾惹祸”,一凡惊奇的听着,几句贴心话打开了他的心扉,他讲自己的故事讲开来。
“坚忍才能成事,收敛并非无功”,那老者说着,让一凡很是受用,他不停揣摩。
“前辈,我很想学些武功,外面不是什么清平世界,总有妖邪,日后也好有所应对!”一凡突然请求那老者教他武艺。
“武艺不好习得,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基本功自然要夯实身后才能厚积薄发”,这老者一边说着,一边检查一凡的身体素质,“好,有习武的身子骨!”。
其实那老者实被书院同窗的推崇所感染,不然才不会这么轻易答应。
寒来暑往,几度春秋,一凡一路走来真的是苦大仇深,所以就这样坚持了下来,此所谓文武兼修是也!哎,莫论这几年光阴,有了一身斩妖除魔的本领,却未能成为一代大家。这命运非自己所能掌握,前途也非自己所能预料!
“一凡,我已将平生所学都传授与你了,你要好好珍惜这身武功,要尽做有益的事,不可伤人害命!”,那前辈现在要送别一凡,无尽感慨!
“前辈,弟子谨记,一定不负你的厚望!来日一定报答你的栽培!”,一凡深情的诉说,有着无尽的不舍。
不过那老者摆摆手,示意他踏上行程,口中喃喃自语道:“水火不容,沉浮其中,浪费了这一人才!”
时光匆匆,日出日落,他回到学院,发现与他同窗苦修的人们相继散去,新进的人们对他比较陌生,大师们也不在意他,而且他学问不到家,着实惭愧难当。
他只好离开此地,继续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