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东宫。
“仅一个上午,世民的心腹就来了三个。”李建成笑说着,惬意的抿了口茶汤。
“他的秦王府班底已经有崩溃驱使了。”
管事太监笑着奉承,“那是这些人明白,殿下才能胜于秦王,殿下才是最终赢家。”
李建成抿茶笑笑,他清楚这些人的投靠,真正原因不是二弟世民不如他,是二弟远避夷州的决定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有人不愿去鸟不拉屎的海岛吃苦。
有人则自感远避夷州,失去了舒展抱负的机会。
总之,就是对远避夷州的前景、对世民的前景并不看好。
说实话,当第一个来密会他的人说出,世民准备绝地反击时,他内心十分恐惧。
一旦世民真的登高一呼,大唐至少有一半军队会顷刻间倒戈。
再加世民的领兵能力……
思索着,李建成眉头渐渐拧紧。
东宫的管事太监未必有什么大智慧,但能当管事太监,绝对是最了解李建成的心腹。
管事太监很快就猜到了李建成的心事,故作担忧道:“殿下命那人跟随秦王出海继续潜伏,那人能替殿下彻底解决秦王这个隐患吗?”
“不。”李建成摇摇头,“本宫许诺等确定世民没有威胁性后,给他高官厚禄封侯拜相,并非让他替本宫除掉世民。”
“本宫只是让他监视世民,当然,他如果愿意动手,本宫也不拦着。”
“本宫刚才在想,要不要趁着世民班底人心浮动,一劳永逸……”
李建成眉宇间的挣扎犹豫更浓了几分。
要不要继续执行除掉世民的计划?
现在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世民的精力集中在远避夷州,且已经投靠他的三个世民心腹还可成为内应,铲除计划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一劳永逸……
真令他心动!
李建成的神色越发的挣扎。
就在此时,书房外有声音响起:“禀殿下,秦王世子李承乾求见。”
李建成不自然看向管事太监,就像做了心虚事被人撞破。
李建成迅速收敛表情,略作沉吟吩咐:“带承乾来书房。”
……
“承乾拜见太子大伯。”
书房,李承乾笑着作揖。
李建成也不由被逗笑了,太子大伯这个称呼,放眼李氏皇族第三代中,也就这小家伙这么称呼他。
他倒也明白侄儿这么称呼的原因。
太子是侄儿身为臣子,对他这个储君的认同。
画蛇添足似加大伯的后缀,是表达血浓于水的亲情。
他倒从未怀疑这个侄儿对李氏这一家亲情的归属感。
承乾重亲情,在他们这个家是公认的。
这些年要不是这个小家伙缓和他和其父的关系,恐怕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会比现在更加浓郁。
他是打心底里喜欢这个侄儿。
李建成笑着指了指旁边胡椅,示意李承乾坐下,“今天找大伯有什么事?提前说好,要是你闯祸想要我维护你,那你就别说了,这些年大伯因为你,可没少得罪你父亲。”
李承乾讪笑,暗暗却叹了口气。
这是以前的事情了。
为了维系这对兄弟的感情,他这些年真没少做事。
比如故意闯祸,然后寻求大伯庇护。
父亲找上门。
一个要维护他,一个要揍他。
兄弟间吹胡子瞪眼争执一番。
争吵不是坏事,首先,争吵中平日里他们积累的矛盾和隔阂能得到发泄。
其次争吵也能促进两家感情,毕竟一个是维护侄子,一个揍儿子,也是为了儿子成才。
可惜还是失败了。
现在就连皇祖父都容不下父亲,更何况大伯。
——历史真特酿顽固!
李承乾强打精神,敛笑郑重道:“侄儿是来向大伯辞别的,再过些日子,父王就要带着我们一家出海前往夷州封地,可能终此一生,再也无法返回中原了。”
“这是怎么回事?大伯怎么不知?”
李承乾看李建成惊诧模样,心中渐渐发冷。
不知?
他是一丁点都不信!
李建成有两个渠道可以得到这个消息。
一是皇宫,毕竟距离他和父亲入宫到现在都小半天了。
二是昨夜在王府和父亲密谋的那些叔父,他不会幼稚到相信那群叔伯全都忠心父王,全都有勇气出海,去一个蛮荒的海岛再奋斗。
只要有退缩想法的人,一定会抢着来东宫告密的。
谁来得早,谁就能把秦王府卖个好价钱,更得大伯信任。
有两条渠道,所以他百分百肯定大伯早知道消息了。
现在不愿直接承认知道,反而遮遮掩掩装糊涂,说明大伯有别的心思。
他没放弃铲除父王的打算!
欺人太甚!得寸进尺!
李承乾心中冷的想要杀人,李建成的反应,触怒了李承乾。
求鲜花收藏月票评价票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