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突然崛起,造成晋国国内对赵盾的指责声越来越多。
因此让赵盾感到威胁的,不是晋国的国家权利,而是赵家在晋国的氏族地位。
由此可见,赵盾的格局还是稍微小了那么一点点。
面对楚国对中原地区的无差别打击,赵盾绞尽脑汁终于得了一计。
这一切正应了萧伯纳的一句名言: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这天赵盾在朝会上,向晋灵王提出,鉴于楚国的威胁越来越大,晋国需要和秦国结盟,而作为互相间仇视这么多年的敌对国,要结盟就需要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打的秦国求和。
这不仅啥也不懂的晋灵公,便是朝中六卿及其那些见多识广的大臣都听糊涂了。
赵盾解释道:“建议由赵穿为主将,带领人马攻打秦国的附属国崇国,秦国必然来救,那么就有机会和秦国讲和了。”
众人这才听懂,晋灵公当然还是一切都由赵盾做主。
下了朝,赵盾的儿子赵朔便问父亲。“秦晋本来就有仇,再派人去攻打他的地方,他怎么会和咱们讲和呢?”
赵盾回答。“这是赵穿的主意,而且我已经答应由他领兵了。”
事已至此,赵朔不好说什么,只是觉得这兵出的莫名其妙。
韩厥和他一向交好,见他还在琢磨,就直接告诉他。“你父亲是想让赵穿建功,能够正式进入晋国军中执掌兵权。”
赵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为赵氏家族考虑,晋国管理层的高级管理者姓赵的越多,赵家的地位就越牢固。
可是为什么会选赵穿呢,根据赵穿前期的表现,那就是个会直立行走的猪,一切因为忠诚。
在手握权利的人眼中,很多时候忠诚大于才华和能力。
赵穿率领三百乘兵车去讨伐崇国,待赵穿到了崇国,刚刚开始交战,就传来了秦国大军围困晋国焦邑的消息,赵盾急令,赵穿人马快快救援。
赵穿没有办法,只能急匆匆的带着人马去救援焦邑,等到了焦邑,秦军已经撤走。
征崇之战不了了之,与秦国结盟之事也不了了之,而赵穿作为征崇主将,正式进入晋国军方的高管行列。
而且赵穿这人也幸运,恰好中军副将臾骈因病去世,赵穿理所当然的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军方赵盾的副手。
可惜了智谋过人的臾骈,刚刚在历史舞台开始蹁跹起舞,就谢了幕。
赵盾忙于国事,忽略了晋灵王的成长,不知不觉间,灵王已经长大成人,所作所为都是昏君做派,作为晋灵王的首席大臣,赵盾在朝堂之上,对晋灵王尊重,而在朝堂之下,赵盾对晋灵王的行为经常劝谏。
故而,晋灵王对赵盾是又怕又恨。
晋灵王有个宠臣,名叫屠岸贾,这屠岸贾最会察言观色投灵王所好,灵王对他是言听计从两人形影不离。
晋灵王喜欢游玩,经常带人从宫中嬉戏,一天就和屠岸贾说这宫中太过狭窄,应该修的大些。
屠岸贾马上就找来人,费时三个月在城内修建了一个超级豪华的花园,院内修建了一座三层高楼,高楼之上搭建高台,可以鸟瞰城内的风光,花园建完,屠岸贾找来花匠,种上了美丽的挑花。
晋灵公来了一看,喜欢的不得了,将这里命名为“桃园。”
桃园既然建了,灵公便让宫中美女入驻,整日整夜在此狂欢。就这么玩了段时间,晋灵公有些腻了,问屠岸贾还有什么可以玩的,屠岸贾便提议叫人在高台上唱戏。
在缺少娱乐环节的年代,一个个寂寥之夜对王公贵族都是一种折磨,灵公听屠岸贾这么说,非常开心,便叫屠岸贾来安排戏子唱戏。
屠岸贾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见灵公吩咐,马上就安排梨园弟子编排舞蹈,然后开始表演。
晋灵公大乐,就让戏子在桃园的高台之上进行表演,高台远远高于桃园的院墙,能够让墙外的百姓都看见,这顿时就成了京城中的一道风景,数以万计的百姓在墙外围观。
高台之上,晋灵公与屠岸贾一边看着表演一边饮酒作乐,这晋灵公见墙外那么多人兴致勃勃的在看演出,就生出个新的心思,笑着和屠岸贾说:“你和寡人去狩猎,都是用弓箭,这会这么多猎物在那里,不如你我打弹弓,看谁打得准。”屠岸贾当然得听话。
于是两人拎着弹弓,就开始瞄准墙外看热闹的百姓射击,外面顿时大乱,百姓边骂边躲避。
听到百姓的骂声,晋灵公大怒,命手下侍卫都拿着弹弓攻击外面的百姓,一时间桃园之外惨叫之声络绎不绝。
直到有人报告给赵盾,赵盾匆忙前来制止,灵公才作罢,墙外百姓有的鼻青脸肿,有的头破血流,更有甚者眼睛被打伤,从此成了盲人。
从此以后,晋国京城的百姓见到这桃园高台就心生恐惧,无不绕行出三里地。
没过几天,赵盾和士会在宫中商议完国事一起出来,忽然碰见两个内侍抬着一个竹笼子从灵公的寝宫出来,一只手还在笼子的缝隙耷拉着。
赵盾拦住内侍,问怎么回事。
两个内侍唯唯诺诺的不敢说,直到赵盾叫来侍卫要处置他俩,其中一个才说了原因。
原来这晋灵公想吃熊掌,那个年代没有动物保护法,熊掌据说是王公贵族都喜欢的美味,但是这熊掌烹煮的时间比较长,晋灵公又嘴馋,刚煮上没多久就催促叫上菜。
灵公叫上,厨师不敢不上,就将那熊掌端上来了,灵公一口下去没有咬动,马上就生气了,竟然命人将这厨师给活活打死。
人死了还不罢休,又把这厨师给剁成了几块,让扔到荒野去喂狗。
赵盾一听火冒三丈,饭不好吃就杀厨子,这桀纣那么残暴的名人都没干出来过,这灵公岂不是比他们还不如,这就要进去找灵公谴责。
士会拦住了他,说:“您作为晋国首辅大臣,如果您劝完他他不听,那么就没人能再劝了,不如我先去劝,如果不听您再去。”
这晋灵公坏是坏了点,但是非常机灵,有点伶俐少年的劲儿,正坐在案前看着那熊掌生气,一看士会进来,马上就猜到了是因为什么,站起来就迎了过去,口中说道:“寡人知道错了,士大人不要说了,我一定改正。”
士会原本憋了一肚子的话,这么一来反而说不出来,只能劝谏灵公应该爱民勤政。
晋灵公无不答应,承诺即日开始就悔改。
士会出来后,将结果告诉等在外面的赵盾,赵盾点点头。“但是您的苦劝,能真的让他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