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回来了?”

都尉驸马府邸门口,高祖之女,李恪的姑姑襄阳公主带着家眷等着窦诞。

窦诞将马缰交给下人,握住妻子的手,歉疚道:“这两年苦了你了。”

窦诞十分清楚,他离经叛道的举动,会使妻子在长安城多么难做人。

襄阳公主向皇宫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夫妻二人同行入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毕竟是公主,没有人太敢对我过分的,最多只是被人孤立罢了,倒是你,家翁那边已经放话整个长安城。”

“你我死后不得入窦氏祖坟,不得认祖归宗,跟着我这个侄子,真的值吗?”

“值!”窦诞笑着十分肯定说道:“你看看,现在我不就风风光光的随着监国回来了吗?将来可能更风光。”

“既然看到了大势所趋,尽管会有巨大的损失,但也要痛下决心,痛定思痛的做出改变,现在改变最多是不能入祖坟,如果不改,将来大势席卷,祖坟都要被挖,甚至还会在青史上被鞭尸。”

襄阳公主错愕道:“你就这么肯定,我那个侄子,真的能走到这一步?他的身份可不一般。”

“无论他什么身份,对陛下而言都是李氏血脉,有什么不同,杜荷在朝堂上大骂崔知温的话你也听说了吧。”

“你更不易要小瞧了咱们这位殿下,这种人,与生俱来就能让人折服,就说这次益州的事情,我都十分佩服。”

“看来你是死心塌地的打定主意要辅佐他了。”

……

慈恩寺山上。

“姐姐,恪儿回来了。”

萧后望着长安城方向出神之际,萧禹悄悄来到其身后说道。

哎!

萧后叹了口气,脸上充满了担忧之色,自言自语道:“李世民夫妇到底想要做什么,他们把恪儿拉入这趟浑水中,他们是在害他!”

萧后一心希望所剩不多的几个血亲孩子能够荣华富贵平平安安。

自从知道李恪被推为监国。

在这慈恩寺孤居颐养天年的萧后就隐约看到内中一些更隐晦的东西。

表面看,李恪似乎因为能力被朝臣推举出来的,可她却嗅到,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垢这对夫妻的意思。

“希望长孙无忌掌控中枢,这一次让恪儿吃点苦头,表现的差一点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让恪儿显得平庸点更好些。”萧禹不由苦笑道。

别人盼着念着希望自家孩子更加优秀。

唯独他们希望李恪平庸一点。

可偏偏这个外甥太出色了。

……

老兵工坊楼上,正对着长安城的窗户。

程处默、魏叔玉、秦怀玉三人站在窗口。

三人手拿酒杯,满脸乐呵傻笑。

“大哥终于有机会走上那个高处真正的指点江山了,尽管这只是一个开始!”程处默举着酒杯对着长安城伸出去。

秦怀玉也把酒杯高高举起:“只要过了今天这一关,大哥就算是坐稳监国的位置了。”

“你们说我们在背后这么‘幸灾乐祸’大哥知道了,会不会想要跟我们打一架?”魏叔玉笑着说道:“我可知道,大哥对这个监国根本不怎么在意,甚至觉得累人。”

三人不由高兴一笑。

“祝大哥旗开得胜!”

“一定的!”

三人说着,举杯一饮而尽。

全长安城的人都好奇的将目光落在皇城。

李恪本来就名声在外。

现在监国,大家都很好奇。

长孙无忌等人各怀心思的簇拥着李恪来到太极殿的时候,不由微微一愣。

因为皇后长孙无垢站在太极殿宫门外。

魏王李泰站在身边等候着。

李恪苦笑一下,加快脚步登上石阶,来到长孙无垢面前:“儿臣拜见母后。”

“不要拘礼了,你父皇离开前,叮嘱我,让我亲自领你上去。”长孙无垢笑着说道。

紧跟上来的朝臣们一直打量着这位皇后的神色,可一如其以往给外人的印象,平和公允,并不能从其面部看出任何喜怒情绪。

众人不由有些失望。

大家还想从皇后对李恪监国的态度,寻找一丝端倪线索呢。

“拜见皇后。”众人连忙参拜。

长孙无垢微微抬手,说道:“礼数就免了,陛下临行前吩咐,吴王第一次监国,怕有不懂之处,让本宫领他上去,诸位爱卿,入内吧。”

“是!”

长孙无垢拉着李恪的手入内,行之皇位台阶下方,李恪苦笑道:“母后,我还是就在下面和诸位臣工商讨国事吧,那个上面太高太远了,听不清下面人说话,不舒服。”

“位置都给你准备好了,历来监国都是如此,走吧。”

李恪无奈只能跟着沿台阶往上走。

李泰站在后面瞧着母后带着皇兄李恪逐渐靠近皇位,心中不由有些酸溜溜的。

大臣们一时间有些恍惚。

让人有种未来或许就会上演这样一幕的错觉。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许是因为李恪太优秀了。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暗暗自嘲:年纪大了,难道胆子都变小了吗?当初敢缔造大唐,成为其中一份子,难道现在竟然为一个后生晚辈被吓到?无论发生什么,也不可能是妹妹亲自扶李恪上位!

就在朝臣各自心有所思之际,长孙无垢已经带着李恪来到御案前摆放的胡椅旁边。

“坐下让群臣朝拜。”长孙无垢看着李恪说道。

李恪居高临下看着下面的人。

就是这些人掌控着大唐江山。

身为九五至尊,也必须依赖这些人才能治理国家。

李恪点了点头,缓缓坐下。

“拜见监国!”

群臣作揖参拜,太极殿的特殊设计,让大堂内的声音瞬间集中在李恪所在的高处。

李恪着实被吓了一跳。

他还是第一次坐在这里,听群臣参拜的声音。

他耳朵有些发麻。

也不由的有些愣神。

一恍惚,他真的感觉,自己仿佛这个世界的主宰,万物生灵的生死都在他一念之间。

李恪一个激灵从这种自我的迷失中警醒。

他忽然感觉屁股下面叠着柔软蒲团的胡椅十分的不舒服。

他左右挣扎扭动一下,开口说道:“免礼。”

“谢陛下。”

“那个,诸位大人,接下来一年内,大家一起开口说话的时候,就不要这么大声了,我耳朵都有些不舒服。”

谁都没想到李恪监国,第一件事竟然说这个。

长孙无垢心中莞尔一笑,然后开口说道:“好了,接下来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恭送皇后。”

李恪也连忙起身。

长孙无垢从高处走到太极殿后门,不再忍着了,抬头掩嘴,微微笑着摇了摇头。

门口处,侍女已经摆好了一张椅子。

长孙无垢坐下后,静静听着前面的对奏。

李恪可不知道长孙无垢没走,他坐下后开口说道:“城门处大家都言益州刺史的急迫性,不知诸位有哪些人选,报上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吧。”

“臣举荐褚遂良,褚遂良先后在吐谷浑、陇右政绩突出,有熟悉监国治理地方的方法和手段。”

“而益州说到底,也是殿下一手规划的,只是中间出了些岔子,褚遂良更熟悉殿下治理地方的方式方法,也能尽快将益州带入正轨!”一名李恪叫不出名字的五品官员站出来举荐褚遂良。

“臣附议。”

“臣附议!”

……

很快有十几个朝中品级较低的官员站出来附议。

似乎这些人都急于向李恪这个监国靠拢,举荐褚遂良,为的就是讨好李恪。

“臣举荐雍州刺史岑文本之子侄岑文倩为益州別驾,岑文倩跟随岑文本身边,虽未入仕,可据闻协助雍州刺史岑大人处理雍州事物,兢兢业业,卓有成效!”

“臣举荐清河崔氏,崔知温为雍州刺史!”

“臣举荐李义府出任益州別驾,李义府科举考取功名,三甲之列,朝廷一直未有安排李义府官职。”唐俭大声说道。

“臣举荐王敬直。”

至此举荐的声音落下。

褚遂良、岑文倩,哪怕是崔知温都与他有些关联。

而李义府,王敬直则是李泰的人。

同时崔知温还是地地道道的关陇系。

他询问道:“舅舅,王宰辅、杜宰辅,你们以为这几个人,那些人更合适呢?”

“单凭监国裁决。”

“单凭监国裁决。”

杜如晦刚想要说话的时候,长孙无忌和王珪就先行相继开口。

他只能默默作揖一拜,同时叹了口气。

他想错了,原本以为长孙无忌等人会故意在李恪面前争夺这个位置,让李恪难以决断。

可现在这一招更阴柔。

没有争夺。

可列出的人选,褚遂良、岑文倩、崔知温、李义府、王敬直都是让李恪难以决断的人选。

其实若是他来选,褚遂良和岑文倩或是益州刺史,或是別驾肯定算是合适的人选。

二人在雍州、吐谷浑一定跟李恪学了一些东西,对治理商业繁荣的地方应该是精通的,附和现在益州用人的特点。

但是这两个人身上打着深深的恪党烙印。

李恪真的敢任用这两个人,恐怕当堂就会有人反对。

朝会结束后,长城就会传出吴王监国,迫不及待按照自己人的谣言。

崔知温即是关陇系,和李恪还是姻亲关系,选崔知温,一定会被抹黑李恪任人唯亲,提拔外戚。

不选,关陇系则可借口李恪在朝堂打压关陇系。

李义府和王敬直都是李泰的人,都选二人不可,选其一不选关陇系的人,关陇系乘机提出不满,就得选一个关陇系的人,那就是崔知温。

而不选则可以离间魏王和吴王的兄弟感情。

长孙无忌和王珪,这一次可真是用心良苦呀!

其他士族人则冷眼旁观。

殿后门,长孙无垢也不由微微拧眉,叹了口气,这个情况也出乎她的意料,杜如晦能在短暂时间内分析清楚。

她也看透了这背后的利害关系。

即便是她也会感到十分棘手和为难。

“就这些人,难道诸位再没有其他人要举荐了吗?”李恪笑着询问道。

“监国,这些人都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对,请监国圣裁。”

“请监国在举荐的人中圣裁!”

……

李恪的话音尚未落下,朝中忽然站出一群人,纷纷开口,催促李恪圣裁。

李恪看着站在前面的长孙无忌和王珪,心中不由冷笑。

“李义府连一个县令都没有当过,更别说做益州刺史和別驾这样的主官,不适合!”

“王敬直同样如此,益州不同于别的地方,其他地方几乎完全是以农为主,大家去当官,就是当老爷,二十四节气,发个命令下去,敲锣打鼓催促百姓种地,到了收取粮赋的时候,找来本地的士族,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商量,讨论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把收取粮赋的任务转包给私人。”

“益州已经是一个商贾行为十分活跃的地方,这就要求为官者,足够的熟悉益州,熟悉商贾行为。”

“裴承先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李恪否决的理由十分有条理,也的确如此。

可长孙无忌和王珪的唇角不由微微上扬。

从李恪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要选择褚遂良和岑文倩。

王珪暗暗瞥了眼李泰,今天他们做这个局,除了对付李恪,并州系还是要让李泰认清楚李恪的为人。

或者更准确些说,离间李泰和李恪。

推荐之初,王珪就知道,李义府和王敬直绝对没有希望,他的计划一定会成功的。

哎!

杜如晦不由叹了口气,选择是正确的,可在政治上却是错误的。

这就是身处朝堂的无奈。

有些时候,为了政治上的正确,哪怕明知道是错的,也必须要做。

可惜李恪只看重了做事,而没有看到这是在朝堂!

处庙堂,就首先要保证政治上的正确!

很多有才华之人,能做事之人,为什么走不进庙堂,为庙堂所不容,就是因为他们只追求对天下、对百姓的正确。

这很让人无奈,杜如晦也很反感这种矛盾。

可事实就是如此,想做点事情,就必须保证政治上的正确。

“崔知温一直悬在中枢也不合适。”

长孙无垢听到李恪这句话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站起来,她有些着急,这一次安排李恪监国,除了想要锻炼李恪。

也是想要李恪乘机能够表现出执掌天下的智慧。

将来一些真正为这个朝廷、为天下着想的人,不需要这派系、那派系,也会主动投身辅佐李恪。

对一个帝王来讲,首先是要懂得势的正确、政治的正确。

无疑李恪现在十分的不合格。

太想做事,只想做事了!

“岑文倩也不合格,据我所知,岑文倩在雍州只是给岑大人充当幕僚,而且岑文倩还没有进行科举考试,朝廷规定科举,没有爵位在身,那就必须要参加科举才能入仕为官,法度不可废。”

“褚遂良是合适,可是他现在在吐谷浑,朝廷委任褚遂良在吐谷浑,目的为何,诸位应该比本王更清楚,干系未来吐谷浑能否真正融入大唐,这个位置不可轻易换一些不熟悉的人来充当,坏了朝廷的百年大计。”

及此,长孙无垢暗暗松了口气,可又十分的好奇。

李恪把举荐的所有人都给否决了。

他这是想要做什么。

“监国否决了所有人,不知监国心中是否有合适人选?”杜如晦松了口气的同时,抢在长孙无忌等人之前开口。

绝对不能再让长孙无忌等人抢了先机了。

李恪这个全部否决,也给出了恰当理由,也算是令人欣慰的一件事情。

至少比直接选褚遂良或者岑文倩要好的多。

“我还的确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杨师道,一个是裴行俭。”

所有人听的不由愣怔一下。

“吴王,裴行俭已经为陛下启用,随陛下御驾亲征了。”魏征提醒道。

李恪拍了拍额头:“本王不知这个消息,那就说说杨师道吧,杨师道督导益州接近五年,之前的灾荒虽然处置不当,可他毕竟对益州十分的熟悉。”

“重新启用他,入益州为刺史,可以很好的打通益州盘根错节的关系,益州现在砍麻复耕,士族利益受损,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熟悉益州,有老成持重的人去主导大局。”

“至于缺少一个真正懂益州现有活跃商贾行为的人,我认为表弟长孙冲就很合适別驾之职,舅舅你可不要避嫌,之前表弟长孙冲和杜荷他们整理出那份逐步良田复耕方案,你们大家都知道,举贤不避亲,我是长孙冲的表哥,我们也是结义兄弟,我第一个来举荐,舅舅你也应该像我一样。”

长孙无忌唇角抽搐,心中又气还又有些好笑。

他暗暗看了眼李恪,心中叹了口气。

杜如晦想了想,李恪举荐的这两个人,还真的很合适。

是两个能够做事的人。

杨师道坐在刺史的位置上处理益州复杂的关系,长孙冲这个年轻人有冲劲儿,而且的确更懂活跃的商贾行为。

最主要李恪启用了一个以往暗中抵触过他的人。

这种肚量足够让人心悦诚服了!

谁敢借助此事说三道四呢?

妙!

杜如晦心中暗暗赞叹一句,大声附议:“臣同意!”

“臣也认为这两个人十分合适。”魏征开口。

“臣同意”

……

“王宰辅、舅舅你们呢?”李恪询问道。

长孙无忌见许多关陇系的人竟然也急切的表示同意,不由苦笑,这些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可是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臣同意!”

王珪无奈的叹了口气,计划失败:“臣同意。”

长孙无垢在后面笑着点了点头,轻声对身边婢女说道:“我们走吧。”她已经放心了。

李恪表现出了足够的智慧,她相信接下来的监国之事,应该不会有问题。

她反而更担心亲征大军。

“监国,吐蕃使节慕容孝隽已经在长安一个月了,请求朝廷归还禄东赞,陛下忙于亲征之事,此事一直拖延未解决,而禄东赞此番也随殿下回长安,请殿下决断!”

礼部的人出来说道。

李恪摆了摆手说道:“这事情不着急,我今天休息,明天再说这个事情吧。”

话中,李恪起身:“父皇御驾亲征,大家各司其职,不得有任何的懈怠,我也是有脾气的人,对了关于李义府、王敬直、崔知温,他们都是朝廷年轻俊杰,不能只悬在中枢,还是要到地方去历练的。”

“益州这次有些县令太过放肆,要被革职查办,三位宰辅商量商量,把他们三个人安排到益州当一个县令,让他们去最能接触百姓的位子上,好好的看一看百姓过的什么生活。”

“他们今后该怎么当这个官,父皇回来之后,本王会上奏,让朝廷年轻的俊杰们,先去地方历练,就不要总是浮在上面了。”

“另外,通知杨师道,他去益州之前,我要和他见一面,叮嘱他一些事情。”

“好了,就到这里。”

李恪说完,就当了甩手掌管,丝毫没有乘势抢夺权利的意思。

众人愣神之际,李恪已经快转到屏风后面了。

“恭送监国!”

李泰匆匆跟着李恪离开。

“如晦,吴王处理的还是很妥当的。”魏征点头赞赏道。

“是不错。”

“吴王这个安排合理。”

……

杜如晦听着朝中一些耿直同僚低声议论的话题,不由笑着对魏征点了点头。

他们推李恪做这个监国,的确没有错。

长孙无忌听到这些议论声,则有些面色沉沉。

王珪的神色也不是特别好。

“皇兄,李义府至少能做个郡守吧?”李泰追上李恪,笑的很邪性。

李恪停下脚步,没好气的踢了李泰一脚:“你说说他除了帮你出了些馊主意,他还做过什么?当郡守?杜荷他们都是从县令做起的!”

长孙无垢在暖阁内,透过窗户看着,听着外面兄弟间的对话,不由笑了笑。

片刻后,她看到李泰笑着离开,扭头看着丈夫留下来,堆满了案牍和软塌的折子,莞尔一笑。

自从确定下李恪监国后,李世民就再也没有批折子,这些都是给李恪攒的。

“母后。”

长孙无垢出神之际,李恪走入。

长孙无垢招了招手,李恪进来后,她打量着李恪,给李恪整了整衣服,自言自语说道:“这些年委屈你了,丝路之后,你父皇迫于时势不得不把你贬封岭南,你在岭南做的很好,我们都很高兴。”

“多谢母后夸赞,辛苦虽然有些,委屈谈不上。”李恪洒脱笑着说道。

“这就好,母后在这里等你,是要把玉玺交给你,还有你父皇留下来的这些折子,你都要抓紧批阅,有好些事情,已经耽搁了好几个月了。”长孙无垢说着泛起笑意。

李恪看着成堆的折子,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

“你父皇就那点小心思,想让你吃点苦头,你今天休息,先去看看你母妃,兕子他们也想见你,这次被我拦下来了,从明天开始,你就住在太极宫吧。”

……

涿郡。

李世民征辽行辕已经抵达这里。

帅帐中。

李世民放下手中书册,询问王德:“王德,按照时间算,李恪那混球也应该回长安了吧?”

“陛下,应该差不多了。”

李世民唇角不由微微上扬,想到自己的杰作,他就有些小得意:“混球东西,这次就让你知道我这个当爹的有多不容易。”

“陛下。”

就在此时,房玄龄匆匆走进来:“陛下,是你同意太子作为先锋,进攻辽东吗?”

“玄龄不要着急,承乾身边有侯君集、裴行俭、咬金等人不会有事的。”李世民笑着安抚道。

他知道房玄龄的担心。

房玄龄无奈道:“可是陛下,先锋出发的是不是太早了些,大军的粮草还在转运的途中,现在涿郡之囤积了大约满足三成的粮草。”

“不碍事,大批的粮草正在途中,玄龄,我知道你的担心,这一战我不会谨慎的。”

房玄龄并没有因为皇帝的话而轻松,此番,从皇帝到军中将领,尤其是军中将领,表现出了对高句丽的极大漠视。

大军中从上到下,到士卒的普遍骄傲、仇恨情绪让房玄龄十分的担心。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